买官被骗 [买官被骗的“张三亿”]

发布时间:2020-03-06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铁腕推出“栾川模式”   张献会于1958年7月出生在河南省汝州市的一个农民家庭。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后,给他的人生带来了转机。两年后,张献会考上了河南大学中文系。完成了4年学业后,张献会被分配到了当时的国家级贫困县――洛阳市栾川县。
  栾川地处深山,交通不便,条件很差。一些同学听说自己被分到了大山里,吓得哭了起来。张献会却说:“我出生在一个祖祖辈辈种地的农民家庭,如果没有党的政策,没有恢复高考,我可能还在家种地,我坚决服从组织分配!”
  踌躇满志的张献会背着铺盖从老家出发了,他整整坐了10个小时的车,来到了栾川县城关镇政府。
  第一次下乡的张献会听到了这样一首歌,“喝一杯小酒没有菜呀,唱一支山歌没有调呀,青山绿水无限好,叫一声大哥没有嫂呀。”张献会感到心里沉甸甸的。在那里,他和群众一起垒堰,改滩造地。在一次冬季农田水利建设中,他两个月跑坏了3双解放鞋,磨烂了10双手套。
  就这样,张献会从城关镇党委秘书一步一步地干起。1988年年底,30岁的他成为栾川县最年轻的县级领导干部,被任命为栾川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2001年9月,张献会成为栾川县委书记。这年,他43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栾川县旅游资源丰富,但是“藏在深山人未识”。张献会根据栾川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政府主导、部门支持、全民参与”的旅游模式。
  张献会用铁腕式的行政手段,与县属部、委、局签订责任状。全县300多名干部职工奔走在大江南北,推介栾川旅游资源,慢慢地叫响了“休闲栾川”品牌。栾川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国家级贫困县飞跃至财政收入全省第8位、年收入十几个亿的富裕县。
  “张三亿”跨区抓捕发帖者
  “栾川模式”作为中国县级旅游业发展的样板和典型,在全国旅游界引发了巨大的震荡和冲击波,许多县、市纷纷到栾川考察、取经。
  作为“栾川模式”的倡导者和策划者,张献会在2006年底成为副厅级的县委书记,可谓春风得意。
  可是,2007年8月16日,网上突然出现一篇《河南惊现数亿家产的县委书记――张献会》的帖子,在当地引发了极大震动,于是张献会就有了一个“张三亿”的绰号。
  帖子中说:栾川是世界第三大钼都,这几年钼价大涨,很多人发大财了。栾川的县委书记张献会被栾川老百姓称为“张三亿”,为什么?因为百姓认为张书记的资产早已超过三亿!
  此贴一发,在洛阳石破天惊,但帖子很快被网站删除。2007年8月26日,洛阳市吉利区网民陆军鹏被栾川公安局副局长带人给抓走了。
  陆军鹏是洛阳吉利区某公司的职工,他对栾川的情况并不知情。只是在网上看到《河南惊现数亿家产的县委书记――张献会》的帖子后,便转发到了洛阳的论坛上。而在陆军鹏被抓前两天,洛阳市委、市政府曾联合下发通知,要求保障公民言论自由,严禁各部门利用技术手段查明网友真实身份资料和打击报复。
  好在,在有关领导的过问下,陆军鹏不久被释放。
  最大一笔贿赂买官被骗
  2007年12月,张献会背负“张三亿”的绰号到洛阳市走马上任,任洛阳市总工会党组书记、主席。
  但仅仅过了4个月,张献会被河南省纪委“两规”。而他的东窗事发与洛阳市委原书记孙善武的落马有关。2007年12月28日,孙善武被省纪委“两规”。因为张献会曾向孙善武行贿5万元,孙在“两规”前就将这5万元上缴了。
  张献会“出事”后,在栾川政界引起震动。一条条流言在栾川传播着,有人说,他的案子很大,牵连很多,有可能像嵩县一样,倒下一个县委书记刘培忠,牵连出30多个领导干部等。但事实究竟如何呢?
  2010年8月26日,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张献会一案做出判决:因张献会犯受贿罪、贪污罪,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5年。其受贿的人民币92.8万元、贪污的人民币16万元和2000欧元上缴国库。
  法院认定的张献会的受贿行为,绝大多数是其下属为了升迁而主动向张献会送的现金或购物卡,多则数万元,少则几千元。向张献会行贿的有时任副县长、县财政局局长、县民政局局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乡党委书记等20人。这些行贿官员,绝大多数的职务都得到了升迁。
  富有戏剧性的是,张献会收取的最大一笔贿赂60万元,为了买官竟被骗子骗走。
  2006年前后,经别人介绍,张献会认识了一个叫许壁显的人,许向张献会介绍说他表哥付某某在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任副局长,与省里好些领导很熟,然后关切地说:“张书记,像你在栾川当了这么多年的县委书记,有资历有政绩,上边如果有人帮忙说话早就上去了,将来想进步可以让我表哥帮忙。”许璧显的话正好点到张献会的痛处,张献会顿生好感,就请许璧显同他表哥说说,为他副厅级的事帮帮忙。许璧显爽快地答应了。
  2006年6月,许向张献会提出要弄一批稀有矿石。为尽快让许壁显帮忙买官,张献会让许找某矿业公司总经理刘某帮忙。由于矿石管理严格,刘某向张献会提出直接给许钱。从2006年6月10日起,张献会先后3次向刘某索要人民币60万元,这些钱都先后汇给了许壁显,作为帮助他买官的经费。
  但是,直到2006年11月,河南省委考察组到洛阳考察班子,公示考察的对象中没有张献会。
  此时,张献会才发觉自己上当受骗了,一气之下想让公安局追查许璧显的诈骗行为,但冷静一想又觉不妥,自己为买官受骗也不是件光彩的事,只好吃个哑巴亏。
  其实,许璧显的真名叫许公民,现年51岁,河南辉县人,无业,也没有他所说的付局长,骗取的60万元被他全部挥霍。
  60万元虽然被骗走了,但刘某是出了血本的,于是在 2006年12月原钼都公司董事长退下来后,张献会就推荐刘某继任。
  而被骗后的张献会并不罢休。为争取一个副厅级实职,他先后3次侵吞公款11万元,用于买购物券,送给有投票权的人。

相关热词搜索:被骗 张三 买官被骗的“张三亿” 买官被骗的张三亿 论文 索贿买官的"张三亿"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