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创新的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07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摘要]界定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创新的内涵,提出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创新的机理框架,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创新触发的问题引发与思维贯序机理,分析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创新传导的情境嵌入、交叉选择、交互反馈机理,探讨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创新运行的螺旋循环机理及其表现形式。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 知识创新 机理
  [分类号]G302
  
  1 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创新的内涵界定
  
  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随着科技成果转化组织的资源观向知识观的扩展,知识管理日益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组织获得核心竞争力的源泉。知识创新作为知识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是科技成果转化组织有效实施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的保证,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的有力手段。
  诸多学者对知识创新内涵进行过界定,丰富和完善了知识创新的理论发展。Nonaka将知识创新定义为社会化、内部化、集成化、外部化等4个过程;Ami-don D.M.认为知识创新是通过创造、演进、交流和应用,将新的思想转化为可销售的产品与服务,以取得企业经营成功、国家经济振兴及社会全面繁荣;Choo将知识创新界定为知识识别、知识创造与知识决策过程。在我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等认为知识创新的目的是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创造新方法和积累新知识。
  本文将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创新界定为:以科技成果转化战略目标为导向,通过个人、团队、组织的创新活动,在知识的对接、学习、共享、整合基础上创造新知识,探索新的规律,并将知识应用到成果转化全过程并最终完成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及实现产业化的活动。知识创新的功能是提升转化产品知识含量和附加价值,增强转化组织核心竞争力,谋求转化组织持续竞争优势。
  
  2 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创新的机理框架
  
  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创新是创新型人才、创新型团队、创新型组织构成的知识创新主体,在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双重影响下,由知识更新与市场需求驱动而发生的技术知识创新、管理知识创新和市场知识创新行为。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创新的机理包括触发机理、传导机理和运行机理三个逻辑上顺次递进的发生关系。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创新的机理框架如图1所示:
  
  3 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创新的触发机理
  
  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创新的触发机理,主要是知识创新源如何被激活的原理,其目标是“产生知识创新的源头,明确知识创新链网的流向”。
  
  3.1 问题引发机理
  3.1.1 疑难问题引发疑难问题是产生创新思路的触发点。疑难问题的研究过程就是隐性知识的融合与“发酵”过程,疑难问题成为“知识发酵”的“酵母”。疑难问题本身也是转化组织的知识,对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应该有专门的疑难知识库保存。转化组织有必要组织专门的疑难问题收集人员,随时捕捉转化人员在成果转化过程中问题触发的灵感。转化组织也可以构建在线专家答疑平台和在线讨论平台,使疑难问题形成一个“场”,各种疑难问题的串联就能成为组织新知识、新方案的主要来源。
  3.1.2 需求分析引发需求分析主要是指对客户或市场需求的分析,客户对于产品功能的需求往往比转化组织要了解得多,客户对于产品功能的设计方案应该成为转化组织的宝贵知识财富。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团队中,营销人员是客户与中间商的直接接触者,他们掌握有关客户需求和意见的第一手资料,而且往往能抢先了解到竞争的发展状况,对于营销人员和客户知识的挖掘是需求分析的基础。转化组织通过鼓励客户参与设计和将营销人员的工作范围前移而贯穿整个成果转化过程,可以有效引导科技成果转化的方向。
  
  3.2 思维贯序机理
  3.2.1 逻辑推理逻辑推理是指根据所掌握的客观规律,由已知知识推测未知知识。逻辑推理是将疑难问题和市场需求转化为知识需求的工具,是创新人才将知识需求进一步细分,并从已知知识中获取原料加以整合连贯的能力。创新人才通过逻辑推理使疑难与需求进一步深化,并沿着深化的路径将不同来源、不同种类的知识串结,形成一条有完整意义的知识链。问题引发的意义在于找到知识链的“链头”,逻辑推理的意义在于从现有知识库中寻找相关知识组装成知识链。逻辑推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启动知识创新的功能,即创新人才以自身现有知识为起点,出于自我实现的需求,对知识进行深化与推导,从而对现有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逻辑推理是一个知识创新,灵感触发与知识链网编织的过程,当创新人才在思考其他问题时,有可能遇到逻辑断裂,此时就需要重新组织逻辑,往往能产生新的思路,激发灵感引发新的知识创新构思。
  3.2.2 灵感激发灵感激发是指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充分运用智力,对解决未知问题的方案反复思考而形成观察、分析循环,以激发知识创新的行为,其方法包括个人灵感激发和群体灵感激发:①个人灵感激发包括情境悟性激发、挫折事件激发、逆向思维激发等形式。情境悟性激发是指创新人才在某一情境下瞬间诱发自身潜意识中的“创新种子”,进而联想创新内容与情境的联系,从而推导出创新的思路和方法。挫折事件激发是指创新人才在遇到挫折中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成功,从而在挫折中领悟到“创新的真谛”。逆向思维激发是指创新人才在持续的创新思考中仍无法达到创新的目的时,从惯性创新思维的反方向思考,寻求创新解决的途径,从而收获创新的思维方法。②群体灵感激发包括正式组织群体灵感激发和非正式组织群体灵感激发。正式组织群体灵感激发通过组建专家小组以激发群体创造力,针对疑难问题提出设想,并从一个设想引发其他设想,连续进行并记录,整理后得到知识创新构思;非正式组织群体灵感激发依据的是群策群力、知识社会化思想,通过众多知识员工的知识交流与沟通,整合不同来源的知识达到知识创新的效果。
  
  4 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创新的传导机理
  
  知识创新触发后,进入知识创新的传导过程,知识创新的传导是对触发的创新构思在实践中加以实践、检验、融合、选择、深化,直到产生符合需求的能有效指导实践的知识。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创新的传导的目标是“形成知识创新链网,连通知识员工与组织的知识创新路径”。
  
  4.1 情境嵌入机理
  情境是引发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创新的实践和创意产生的情景与环境条件,是科技成果转化业务流程及知识库发生交互耦合作用的场所,是知识创新活动的载体与路径。科技成果转化业务流程是知识创新情境嵌入的客观载体,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创新并不是独立的活动,而是嵌入在科技成果转化业务流程中的创新活动,知识创新并不是目的,目的在于通过知识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进程。只有嵌入科技成果转化业务流程的实践,知识创新对科技成果转化才能具有 价值。科技成果转化的信息平台是知识创新情境嵌入的技术条件。知识创新活动的实施大多需要借助信息平台,通过信息平台创新人才和团队能互相交流,互相提供知识支援,并发生知识激荡,产生新的知识;信息平台也是创新人才与团队、组织沟通的桥梁,他们从组织知识库中获得知识营养,需要信息平台的支持。
  
  4.2 交叉选择机理
  交叉选择是在情境嵌入的基础上发生的个人知识与组织知识融合与优化过程,它建立在创新人才的知识遗传和变异的方式基础之上。
  在个人知识库中,创新人才的知识创新是遵循一定规律的,这种规律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这种遗传因素就是创新人才的知识结构,知识结构决定着员工的知识思维模式,知识思维模式不同,知识创新思维的激发频率也不一样。在知识创新过程中,员工的个人知识与组织的知识交织在一起,形成双链耦合结构,在双链中,个人知识与组织知识具有相似的排列规则,两者存在补偿效应。员工知识库与组织知识库的耦合是组织知识库逐渐丰富的基础,是组织记忆能力的前提。组织通过双链结构,将不同员工的知识库连接起来,系统组织员工的知识,并从中能发现员工知识的断裂点,以便通过知识创新加以修复。
  
  在知识创新过程中,由于外来知识的参与和外部需求的变化,可能会发生变异,变异将产生组织全新的知识基因,为组织创造全新的知识基因组,优化组织的知识结构。变异的发生也可能并不都是对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有利的,也可能产生冗余知识或无用知识,这些知识需要有一定的选择机制加以分类管理。交叉选择为科技成果转化组织产生大量有效的新知识,组织内知识的交叉选择概率对知识创新效率与效果有重要影响。
  
  4.3 交互反馈机理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由成果对接、试验、试制、生产制造、市场开发诸环节联结的有机整体,前一个环节是后一个环节的投入,后一个环节作为前一个环节的输出,对前一个环节知识创新发挥重要的反馈作用。
  4.3.1 顾客与创新人才和团队交互反馈客户需求的知识也就是知识创新需要得到的知识。客户知识引导创新人才和团队知识创新的方向,并随时检验员工创新的知识的市场有效性。客户与组织的交互反馈是知识创新行为发生后的补偿优化式知识创新行为,交互反馈能充分暴露组织自身的知识缺陷,以创造缺失的知识弥补产品功能的不足。
  4.3.2 技术人员与市场营销人员知识交互反馈技术人员与市场营销人员知识交互反馈,不仅发生在新产品投入市场之后,更发生在新产品概念形成之初,通过市场营销人员搜集客户知识,汇集整理客户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据此产生知识创新的构思。在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中,技术人员与市场营销人员反复不断进行知识交互反馈,使组织内的技术知识、管理知识、市场知识与市场营销人员提供的服务知识、商品化知识、潜在需求知识进行交互耦合,在此基础上发现组织知识缺口,对组织知识创新提出需求与目标。
  4.3.3 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生产制造人员知识交互反馈 一方面,产品设计人员参与工艺研发与生产组织设计,使产品工艺与生产制造过程既能保证产品性能和质量要求,又能避免功能冗余,减少原材料和能源消耗,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工艺设计、生产制造人员参与概念产品研发、样品设计,使工艺、设备、生产组织和产品设计有机结合,既能保证产品工艺和生产制造的可行性,又能开发生产制造潜力,提高产品开发的高效性。
  
  
  5 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创新的螺旋循环运行机理
  
  科技成果转化组织的知识创新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过程,需要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互动,这种互动体现在不同知识转化模式的轮换过程中。按照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提出的知识创新的SECI模型,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形成一个知识螺旋,包括社会化、外在化、组合化、内在化4个循环过程。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创新的运行机理的目标是“将创新的个人知识组织化、将创新的组织知识个人化;将创新的隐性知识显性化、将创新的显性知识隐性化;通过知识的循环转化实现知识的进一步创新”。
  
  
  
  5.1 社会化
  社会化实质上是隐性知识在不同主体间的互动,是创造出来的隐性知识的共享。在组织中,能否共享隐性知识,关键因素在于经验或某种共同的经历。社会化的主要特点是需要人们运用感官,通过观察、体验、模仿等感性经验交流,来转换难以用语言表达的隐性知识。智者言传身教、团队的共同体验,以及亲密、和谐、相互关心的组织氛围和文化,都是保证个体间隐性知识社会化的有效途径。
  
  5.2 外在化
  外在化阶段是知识创新活动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在这个阶段,被分享了的想象和创意,能够通过语言、图像、模型、概念等显性知识的形式得到表达,并在成员之间传递。隐性知识已经由想象阶段迈向了概念性表述,成员之间的交流将快速和有效,在这种互动中越来越清晰的概念得以形成。
  
  5.3 组合化
  在组织知识的创新过程中,一方面是个人的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这是知识创新的起点;另一方面,则是分布于不同个体、不同部门的显性知识通过组织内的知识网络发生交换和整合,最终形成转化组织的知识体系。知识组合化的过程也就是组织知识的形成过程。
  
  5.4 内在化
  内在化是将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将经过社会化、外在化、组合化而成的知识转化为成员的经验与心得体会。内在化是一个“干中学”的过程,随着新的显性知识在组织内的共享,员工开始将其内化,用来拓宽、延伸和重构自己的隐性知识体系,组织内的成员通过学习新知识和新概念,将这些显性知识转化为自身的隐性知识,完成知识在组织内的扩散。
  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创新的螺旋运行形式如图4所示:
  
  6 案例分析
  
  哈飞集团是一个建国初期建立的以军用飞机生产为主的大型军工企业,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为我国军工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世纪80年代,哈飞在军转民的大潮中开始涉足汽车行业,开发微型车。哈飞集团的微型车开发过程就是一个完整的知识创新过程。
  哈飞集团的知识创新是由问题引发和思维贯序共同作用触发的。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哈飞集团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军品市场萎缩,民品技术不过关,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低下,经济效益逐年降低。同时,汽车行业却开始欣欣向荣,但哈飞却没有相关方面的核心技术知识,更无知识产权。因此,哈飞集团选择了国际合作、协同创新、自主开发的复合式创新路线。
  在确定市场目标后,哈飞开始了艰苦的知识创新步伐。首先,哈飞在充分调研国内汽车市场的基础上,与国外汽车生产商进行合作开发,不仅将国外的先进技术加以学习吸收,还开发出了一部分自主知识产权,终于在1985年生产出松花江型微型客车。然后,哈飞与世界著名的设计公司宾尼法瑞那公司合作开发,1998年,拥有全部知识产权的“松花江中意”车正式通过国家鉴定,成为中国第一个通过定型鉴定的汽车。由此可见,哈飞的知识创新过程就是国外技术本土化、外部知识内部化、内部知识组合化的过程。
  当掌握了大部分汽车产品开发的知识时,哈飞开始了知识循环提升的过程。在哈飞汽车占领了国内市场的一席之地后,哈飞转变开发理念,由协同创新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进军。1999年6月哈飞中意参加了北京国际车展,2000年作为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车型第一次作为中国汽车参加了第70届日内瓦国际车展。哈飞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标志着哈飞的汽车研发技术知识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哈飞的知识创新取得巨大的成功。
  
  7 结论与展望
  
  本文在借鉴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创新的内涵定义的基础上,对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创新进行了界定,为科技成果转化领域引入知识管理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方向性的参考,为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决策借鉴。文中构建的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创新机理框架对于企业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本文是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研究课题的部分成果,课题将全面研究科技成果转化与知识管理的耦合关系,课题组的后续研究方向是研究知识对接、知识学习、知识共享、知识整合对科技成果转化的促进机理、模式等。

相关热词搜索:机理 成果转化 创新 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创新的机理研究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 科技成果转化有哪些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