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信息传递游戏题目【信息服务系统信息传递模式浅析】

发布时间:2020-03-07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摘要]认为信息服务系统具备社会系统的特性,是以信息和知识的传递与交流为主要任务的社会交流系统;信息传递的基本模式是传递、交互与反馈;用户在信息传递活动居于主导地位。从传递、交互和反馈三个维度分析信息服务系统信息传递机制设计需要考虑的基本信息传递模式,指出分布式环境下应该重新定位信息系统在信息传递中的角色以及用户在信息系统和信息传递中的角色,充分研究信息、用户、系统在信息传递、交互、反馈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设计合理的传递、交互与反馈机制。
  [关键词]信息服务系统 信息传递模式 信息交互 信息反馈
  [分类号]G250.7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系统具备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系统特征。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将人、资源、设备等各种社会系统要素联系在一起;数据挖掘、知识发现、语义网等技术拓展了人类的信息处理和交流能力;分布应用集成、SOA、网格等协同服务技术使信息系统具备实现社会协作机制的能力。相应地,在信息服务系统的信息传递与交流的过程中,信息系统扮演着双重角色:一是信息传递的媒介、信道,为信息传递与交流提供支持;二是充当信息传递与交流的认知主体和发起者(如智能代理),主动提供服务。
  用户是信息系统的认知主体和信息传递的发起者而不仅仅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在传统的信息传递模型中,用户被视为被动的信息接收者,信息系统语法、规则与接口设计很少考虑用户的信息需求本身,用户需要去适应系统语法与规则的要求。但是,用户访问信息系统,往往是需要消解某种不确定性或问题状态,或完成某个工作任务,通常不是通过一次查询、一种访问方式或途径就能解决的,需要更加复杂的系统交互,要求将用户作为信息系统的一部分加以考虑,把用户作为信息系统的认知主体和信息传递与交流的发起者,设计相应的用户交互和反馈机制。
  分布式环境下信息服务系统信息传递机制设计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重新定位信息系统在信息传递中的角色;重新定位用户在信息系统和信息传递中的角色。这意味着,研究和设计信息服务系统信息传递机制需要考虑的基本传递模式包括三个方面:传递、交互和反馈,应该考虑的要素则包括:传递对象的内容组织、传递主体和客体、传递的方向与路径等。
  
  1 传递维
  
  当我们讨论信息传递时,首先需要明确的基本要素是信息传递的主体和客体。信息传递的主体和客体是认知代理,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信息系统,或其他“能从周围世界分离出信息的实体”。这里,我们实际上把信息系统和用户看作一个分布式系统的两个独立的、各自具有认知能力的信息处理子系统。由此,我们对信息传递产生了三种理解,当传递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而信息系统只充当传递的媒介时,称其为信息交流,如即时通讯工具;当传递的主体和客体是人和信息系统时,称其为信息发现,如信息检索、信息过滤;传递的主体和客体均为信息系统时,称其为信息交换。
  1.1 线性传递与迭代式传递
  线性传递反映的是以系统为中心的设计思想,其理论基础是信息传递模型论。在这种模式下,信息被看作具有客观属性的对象,信息系统的任务是准确地描述这些对象,并提供相应的接口。其内在假设是用户能够理解并按照系统设定的语法准确描述自己的信息需求,并且用户的信息需求在与系统的交互过程中是不变的。线性传递是从信息系统到用户的单向传递,早期的数据库系统和文献系统皆属此类,基本不提供任何相关反馈功能。
  所谓迭代式传递即交互式传递,反映的是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思想,其理论基础是认知观点:信息传递过程就是用户不断与系统交互的过程,用户的信息需求在与系统的交互过程中会不断发生变化,因为获得新信息会使用户的认知状态发生改变,相应地,用户的知识需求状态(ASKs)也会发生变化,因而系统需要提供相应的反馈机制来发现新信息对用户的影响,进而捕获用户信息需求的变化。“迭代”说明信息系统与用户之间存在双向的信息流,主要表现为“输出一反馈”的循环过程。
  1.2 单向传递与双向传递
  单向传递是线性传递的基本特征。单向传递意味着系统只是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介,用户只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双向传递反映了信息系统传递机制设计由以系统为中心转向以用户为中心,是迭代式传递的基本特征。更为重要的是,双向传递强调信息系统的认知功能和用户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这种认知功能通过系统与用户之间的交互以及挖掘用户与系统之间的交互信息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讲,线性传递是实现信息交流、信息发现和信息交换的基本系统功能。但是,完整的信息发现过程需要系统提供双向的信息传递机制。
  1.3 自适应传递与用户事件驱动传递
  根据信息传递活动的启动机制,信息传递包括两种基本模式:自适应传递与用户事件驱动传递。
  所谓自适应传递,也称主动传递、基于推技术的传递或条件事件驱动传递。在这种传递模式中,信息系统充当认知代理(传递主体),以条件事件和触发事件为启动机制。条件事件用于描述用户(传递客体)的状态或者说预测用户的信息需求,触发事件用于捕获信息源的变化,包括时间触发事件、信息变化事件、用户交互事件。信息系统的认知代理和传递主体角色主要由各种任务代理实现。如信息过滤系统和信息推荐系统中以用户模型或用户聚类模型为条件事件,以“新”信息对象为触发事件。“新”信息是一个相对概念,可以是新进入信息集合的信息(无条件信息变化事件),如某个新闻事件的后续报道文章,也可以是同类用户发现而当前用户未发现的信息对象(有条件信息变化事件),如协作过滤和推荐系统。资源发现与服务发现则是以用户交互为触发事件的自适应传递。
  所谓用户事件驱动传递,也称被动传递、基于拉技术的传递或目标事件驱动传递。在这种传递模式中,用户充当认知代理(认知主体),以用户信息需求与信息系统信息集合之间的信息流为启动机制。触发事件是用户的直接意图、工作任务、异常知识状态等不确定性状态。这是信息检索系统的主要传递模式,即用户向系统提交查询,系统对查询表示与文献表示进行比较,将相关的文献提供给用户。用户充当认知代理意味着信息传递是由用户的主动信息行为驱动的,因此,用户利用超文本或其他导航结构浏览信息,用户访问博客系统、问答系统、维客、论坛等也属于此类传递模式。
  
  对复杂的信息服务系统而言,如数字图书馆、elearning系统、知识社区等,有两个基本问题需要解决:信息量的不断膨胀与用户信息需求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用户信息需求的复杂性与用户认知能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第一个方面的问题意味着系统作为认知代理,必须能够跟踪、监测系统信息资源空间以及用户信息需求的变化,预测用户的信息需求,将相关信息提供给用户而屏蔽无关信息;第二个方面用户信息需求的复杂性主要表现为多样性和变化性,用户信息需求的多样性要求系统根据用户的主动信息行为和用户期 望的系统支持设计不同的传递模式;用户信息需求的变化性则要求系统在不同交互阶段提供不同的传递模式。因此,越来越多的信息服务系统倾向于组合使用条件事件驱动和用户事件驱动两种传递方式。
  
  2 交互维
  
  信息传递的实现总是依赖于一定的信道,即信息在各种信息载体或信息对象之间的流动及其流动的方式。信息交互是一种复杂的交互过程,涉及用户、信息内容、信息系统等多方面因素,取决于用户的认知状态和信息处理能力、信息内容的语义和结构、信息系统的特性。同时,信息交互是一个迭代式交互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存在三类双向交互,如图1所示:
  其中,用户与系统之间的双向交互,在于发现用户信息需求变化过程中的信息流,通过捕获系统输出信息对用户信息行为的影响实现。系统与内容之间的双向交互,在于揭示系统信息集合的信息对象之间的信息流并用相应的结构体系加以组织、如索引、词表、数据仓库等。用户与内容之间的双向交互,在于发现信息内容与用户信息需求之间的信息流。
  Colleen和Belkin建立了一个描述信息交互活动的分面分类系统,如表1所示:
  该分类系统由五个主分面组成,每个主分面之下又包括若干子分面。其设计思想是“利用主分面和子分面的不同组合描述和表征复杂信息交互活动”。因此,该系统可以用于信息交互活动分析,进而用于信息检索系统乃至信息服务系统设计以及信息检索与服务技术选择。该分类系统为我们抽象信息服务系统的交互活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描述框架。下面以博客系统和信息过滤系统的信息交互为例加以说明:
  2.1 博客系统信息交互
  博客系统是一种新兴的个人知识管理工具和在线信息交流工具。涉及的主要信息活动包括:信息创建、发布、组织、更新、链接、订阅、评价等。用表1所述分类表可描述为:
  ?信息行为面:信息创建、发布、组织、修改、链接、订阅、评价、…
  ?交互的对象面:
  层次:信息、元信息
  媒介:图像、文本、…
  数量:一个对象、对象集合
  ?通用交互维度面:
  信息对象:部分一整体
  系统性:随机的一系统的
  程度:选择的
  ?交互标准面:时间、主题、…
  2.2 过滤系统信息交互
  信息过滤是以信息系统为认知代理,以满足用户长期兴趣需求为目标的一种信息路由选择机制。信息过滤与一般信息检索过程的最大区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它需要预测、评价、修正用户的信息需求,构造预定义的查询;检索执行的范围是信息集合新增的信息对象。信息过滤技术主要应用于定题服务、信息提醒、信息推送与推荐等主动信息服务领域。用表1所述分类表可描述如下:
  
  ?通信行为面:
  媒介:文本、多媒体、…
  模式:中介
  映射:一对一、一对多、…
  ?信息行为面:
  预测、评价、修改
  访问:
  方法:搜索
  模式:描述
  ?交互的对象面:
  层次:信息、元信息
  媒介:图像、文本、…
  数量:一个对象、对象集合
  ?通用交互维度面:
  信息对象:部分一整体
  系统性:随机的
  程度:选择的
  ?交互标准面:主题、动机、意图…
  在这里我们增加了一个分面:通信行为面。这是由信息过滤系统的“路由”特性及系统的认知代理角色决定的。另外,尽管colleen和Belkin的信息交互分面分类系统在设计信息行为面时并没有列示“过滤”子分面,但他们指出该分面是可以扩展的(其他分面亦如此),唯一的要求是同级子分面之间应该具有互斥性。当我们利用该系统建立具体的交互模型时,这一点尤为关键。如在分布式环境下,信息行为面还可以增加一个“发现”子分面,以描述资源发现和服务发现等信息行为。
  
  3 反馈:第三反馈理论
  
  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包含其他“信息”的信息。也就是说,在用户与信息系统交互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反映或部分反映用户信息需求以及信息需求变化的信息,如用户进行相关判断、阅读、下载、收藏某篇文献或浏览某个网页,甚至用户的交互过程、浏览路径、检索历史等交互信息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用户的信息需求及其变化。系统与用户交互信息包含或部分包含用户信息需求信息,是信息服务系统反馈机制设计的理论基础。
  反馈研究是信息交互研究的重要内容,对于构建系统用户模型和交互模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信息科学领域,关于反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信息检索领域,spink称之为继“控制论反馈理论”、“社会反馈理论”之后的“第三反馈理论”,足见反馈研究与设计的作用。在他看来,控制论反馈理论和社会反馈理论对不同信息检索方法与模式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分别产生了两种反馈设计模式:传递反馈和交互式反馈。
  
  传递反馈是传统信息检索系统反馈机制设计的基本思路,即反馈是IR系统的一项功能:IR系统的输出或系统反馈。系统反馈的观点把反馈视为线性的信息传递,而不是反馈循环过程,对信息的理解与控制论反馈理论相同,即负反馈或负熵的概念。系统反馈的主要应用是查询重构和自动相关反馈技术,其基本理论假设是用户的相关判断或智能相关判断为构造精确描述用户信息需求的查询提供补充信息。
  交互式反馈更重视从社会反馈理论中吸收营养,主要包括社会交流理论和人机交互研究,更强调正反馈的作用,认为反馈是一种迭代式的交互过程或反馈循环,需要考虑包含用户、信息表示、系统甚至交互过程本身在内的多种交互因素和多种反馈类型的影响。交互式反馈意味着以系统“中间”输出结果为反馈源设计多种反馈机制,如基于用户相关判断(显式反馈)和用户信息选择行为(隐式反馈,如访问路径、点击、收藏等)的相关反馈,基于用户评价的量值反馈、策略反馈等。
  Sspink从五个方面对三种反馈理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为我们剖析信息系统的信息传递机制和反馈机制提供了分析工具,如表2所示:
  
  4 结论
  
  信息交互和反馈研究表明,用户不仅仅是系统输出信息的被动接收者,还会响应系统的输出,进而作出反应,因此,研究信息系统中的信息流运动并设计相应的信息传递机制和反馈机制,必须深入分析并反映用户、信息内容、系统之间的复杂交互关系和双向信息流,提取其中的本质关系并建立相应的交互模型。
  信息检索与服务系统越来越具备社会系统的特性,是以信息和知识的传递与交流为主要任务的社会交流系统。用户在信息传递活动居于主导地位。在设计信息传递机制时,应反映信息检索与服务系统发展的这一特性,充分研究信息、用户、系统在信息传递、交互、反馈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设计合理的传递、交互与反馈机制,进而要求从自组织系统的层次来认识系统信息传递机制,包括设计自适应的知识表示与组织机制、资源发现与服务发现机制、智能代理与主动服务机制等。

相关热词搜索:信息服务 浅析 信息传递 信息服务系统信息传递模式浅析 信息传递的模式 信息传递的模式图解释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