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阿里巴巴生态系统全图

发布时间:2020-03-10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摘要]综述当前有关信息生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成果;构建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理论模型,并对系统组成要素及要素间的关系进行解析;以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平衡与发展等关系的分析为基础,提出企业信息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准则及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并构建一套包含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在内的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企业 信息生态 信息生态系统 评价准则 指标体系
  [分类号]G203 F224.13
  
  1.引言
  
  借助信息生态理论,建立起企业级的信息生态系统,可以为企业信息管理提供一种新范式,这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的共识,而任何一种信息管理模式都需要有效的评价体系来衡量其效果,这是企业认识不足、展望未来、保证信息管理工作顺利实施和持续改善的基础。因此,企业信息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同时,也是信息生态领域需要拓展和深化研究的内容之一。
  国外学者关于信息生态评价问题的研究并不关注于指标体系的构建,而是通过对微观层面具体信息生态系统(如公司、图书馆、学校等)的实际调研来总结经验。国内学者则在信息生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面作了初步探索,如赵需要等(2006)从外生态和内生态两个层次构建了网络信息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李玉杰等(2009)从系统的构成要素、内部结构、功能机制和作用表现四个方面构建了信息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王翠翠(2009)基于信息生态学视角从功能性、生态系统性、环境适应性三个方面构建了企业信息化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肖蜀吉(2010)分别基于组织构成、系统活力、系统弹性适应力三个角度提出企业信息生态系统评价的三大准则:组织、活力、弹性,并据此构建了包含73个指标的企业信息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王晰巍等(2010)从企业信息生态系统建设过程角度构建了由就绪度、成熟度、贡献度3个一级指标、细化分解的12个二级指标、37个三级指标组成的企业信息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已有研究成果为建立信息生态评价榧架提供了有益引导,但也存在两个突出问题:①指标体系中大都包含较多“活力”、“机制”、“弹性”等类型的指标,且没有针对特定信息空间内的研究对象进行分解,在评价时难以量化打分,指标的实际应用意义减弱;②指标体系中一般包含了信息生态系统要素的水平评价指标,但鲜有反映要素间联系和作用机制的指标,不能充分体现系统性。本文将在企业信息生态系统解析的基础上,以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平衡与发展等关系的分析为基础,构建具有一定理论参考价值和实际操作意义的企业信息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2.企业信息生态系统解析
  
  2.1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理论模型
  企业信息生态系统是指企业信息空间中的信息人、信息、信息环境诸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这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既包含企业信息活动中的各组成要素,也包含这些要素在信息活动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机制。一个基于一般角度抽象的包含各类信息人、各类信息及内外信息环境诸要素的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2.2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组成要素及其关系
  2.2.1信息人 信息人分为信息工作人员和信息用户。信息工作人员是指信息主管及其领导下的从事信息工作的整个团队,可以从技术的角度分为信息技术人员和信息管理人员。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识别信息用户的需要,生产信息并将其及时、准确、适用和经济地提供给各类信息用户。信息用户主要包括四类人员:决策层领导人员,各职能部门管理人员,企业其他员工(如工程技术人员、生产工人等),外部信息用户(如某些战略合作伙伴)。在系统中,人是信息生态的主体,信息生态系统是围绕着人及其信息需求而形成和展开的,其核心价值就是满足信息用户的信息需求。系统中其他要素也反过来影响人,它们的协同演进不断刺激信息用户的需求增加,提高信息工作人员的技能,提升整个组织的信息生产力,人与信息环境诸要素存在着持续的交互作用(图1中双向箭头所示)。
  2.2.2信息 按照企业信息价值的不同,可以将企业中的信息分为原始信息、基础信息、信息产品、决策信息,它们体现了信息在流动中增值的过程。此外,还有可供外部信息用户交流的共享信息及从信息用户到信息源的各种反馈信息。信息是维持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粘合剂。在系统中,信息人通过对信息的获取、开发、加工、利用能动地改变自己和信息环境,信息环境诸要素通过协同作用实现信息价值的增值过程,从而带来系统整体功能的提升。
  2.2.3信息基础设施、信息技术、信息结构、信息制度
  企业信息生态系统核心的外围是信息活动的四大支撑性要素:信息基础设施、信息技术、信息结构、信息制度。它们的协调互动是保持系统结构相对稳定和系统功能提升的基础:①信息基础设施是信息环境的基础与支撑,信息设备和应用系统的配备是现代企业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变革和发展的前提,但企业信息基础设施配备的数量、种类、规模等应根据企业所需信息技术的具体内容和类型确定。②信息技术是信息环境中的关键性工具要素,是企业信息人进行信息处理、存储、传递等工作的必要支撑,而信息人能力的提升、信息需求的增加反过来又促进信息技术的进步。③信息结构是指企业信息交流沟通的方式,优良的信息结构是企业信息人之间进行优质高效信息交流的基础。信息结构优化的进程必然与组织结构变革的进程相统一,这就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同时,企业的组织结构也会直接影响企业不同类型信息技术应用的成败。④信息制度是一种行为规范,是企业为了维护系统秩序而人为制定的程序化、标准化的行为模式和运行方式。信息制度是信息环境的保障,信息环境的发展尤其是信息人的行为离不开信息制度的协调和规范。
  2.2.4信息战略 信息战略是与一个组织内正规信息的供给和需求有关的含蓄或明确的目标、远见、准则和计划的合成体,它受管理约束,计划长期支持组织的目标,并使组织适应其环境。信息战略与系统中的要素都有密切联系,系统中其他要素的形成和发展、要素间和谐共进的状态以及信息生态系统核心价值的实现是在信息战略的指引下逐步纠正和调整的渐进过程。信息战略可以辐射到系统中其他任何层次的要素。
  2.2.5信息文化 信息文化是企业在信息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并为全体员工所遵守的价值理念、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的总和。它存在于系统的外围,又可辐射到整个系统,甚至在不知不觉中推动着系统的演变:①信息文化直接影响信息人的信息行为,同时,信息人的素质和行为本身也是企业信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②信息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约束与规范信息人的信息行为,促进信息制度的完善;同时,信息制度也保障了信息文化的传承和更新。
  2.2.6外部环境 企业信息生态系统作为一个开放的社会系统,必然要与外部环境发生能量、物质或信息 的交换,才能使自身保持一种活的结构。因此,整个宏观经济环境、科学技术水平、信息政策、法律制度都会影响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发展。
  
  3.企业信息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准则
  
  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是系统科学的基本范畴,是一切系统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一个健康的系统必然具有内部结构优化、外部功能良好的特征。结构是相对稳定的,这是系统保持有序性并发挥其功能的基础;功能相对而言是易变的,这是系统适应环境并不断演进的条件。一个健康的系统应该能够在结构稳定和功能易变之间找到平衡,使其既能保持相对稳定性,又能持续进化,而系统的不断演化必然使得其组成要素具有较高的水平。因此,企业信息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准则可以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3.1系统结构优化
  即系统内部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作用的方式或秩序合理,具有能够主动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优化结构,具体表现为:①不同类型信息人之间和凿共生。人是信息生态中最活跃的要素,他们具有合理的信息生态位,建立序化的作用关系,和谐共处,是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结构优化的基础。②信息环境诸要素之间相互协调。即信息环境所包含的要素之间形成数量比例适当、相互匹配、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有序状态。③信息人与信息生态环境高度适应。这表现为信息人能够有力地驾驭信息生态环境,而环境能够有效满足信息人的需求。
  
  3.2系统功能良好
  企业信息生态系统功能的直接体现就是其核心价值实现情况,也即能够高效满足信息用户的信息需求,具体表现为:①信息渠道畅通,即系统中的信息流转渠道无缺道、无堵塞、无断裂、无脱节现象。②信息流转迅速,即系统中的信息流转快速及时,信息的摄入、受理、吸收、反应、反馈等一系列处理过程都快速高效。③信息转化准确,即信息工作人员能准确理解信息用户的需求,并通过信息活动将需求准确转化为信息产品传递给用户。④信息输入输出相当,即信息输入量与信息输出量大体相当,不存在入不敷出而造成的系统亏空,也没有人多出少而导致的系统超载和信息流失。
  
  3.3系统相对稳定
  稳定性是系统存在的一个基本特点,系统之所以能够保持它的有序性,是因为各要素之间有着稳定的联系。企业信息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与外部环境存在着物质、能量以及信息的交换,外界环境的干扰有可能使系统偏离某一状态而产生不稳定,但一旦干扰消除,系统又可恢复原来状态,继续保持稳定。因此,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稳定是指在一段时间内,系统趋向于保持某一相对稳定的状态。
  
  3.4系统具有演进优化的推动力
  健康的信息生态系统必然是具有持续发展力的。在系统内部要素数量适当、协调有序,系统结构合理、功能良好的状况下,具有可持续发展力的系统必然有打破现有平衡的意愿,在与外界环境的交互中,调整自身要素组成,进一步优化系统结构,从而实现系统从打破平衡时的无序状态到更高层次平衡有序状态的演进。因此,平衡并不是一种死平衡,优良的企业信息生态系统应该具有耗散结构,在某些要素的推动下通过涨落实现有序。
  
  3.5系统要素保持较高水平
  前述四个评价标准关注的是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协调状况,以及基于优良结构下的系统功能体现。这固然重要,但系统要素自身水平也应是考核的标准之一,因为相对于组织总体战略而言,系统在较高水平处于相对稳定的平衡状况是系统演进的目标,不仅能体现协调的要求,也能体现发展的要求。
  
  4.企业信息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企业信息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指标体系构建应遵循如下原则:①系统性。即应该坚持目的性、整体性、相关性、层次性的系统原则,既要有反映评价目的和系统总体状况的综合性指标,又要有多层次、多角度的局部指标;指标体系既要能反映信息生态系统要素的发展水平,避免指标之间的重叠,又要能充分体现要素之间的相关性,使评价目的、评价准则与评价指标有机联系,组成层次分明的整体。②科学性。即指标体系对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抽象描述要概念清楚、语言简练、边界明确,客观地反映信息生态的内涵和外延。③导向性。即指标体系要体现与企业信息生态系统核心价值及发展演进目标相一致的原则,能够规范和引导系统未来发展的行为实施和方向选择。④实用性。即指标体系应有可测性和可比性,便于收集数据或专家评分,能够进行横向、纵向比较,因此,要尽可能避免诸如“弹性”、“活力”等过“软”的指标。⑤稳定性和动态性。即指标体系既要能反映系统诸要素及其协调关系已经达到的水平,又要反映出系统的发展和变化趋势。
  
  4.2企业信息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遵循前述系统健康评价准则及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本文设计了一套分层次的指标体系。第一层是目标层,包含一个由第二层指标综合得到的表征企业信息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综合性指标:企业信息生态系统健康指数(G)。第二层是准则层,包含按照前述系统健康的五个评价准则所构建的五个次一级指标:系统结构优化(A)、系统功能良好(B)、系统相对稳定(c)、系统演进动力(D)、系统要素水平(E)。第三层是指标层,用具体指标反映各准则层的状况。
  4.2.1系统结构优化 准则A是系统结构优化状况,通过系统中诸要素的联系来反映。根据前述第二部分企业信息生态系统各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分析,本文设计了14个三级指标,反映不同种类信息人之间的适应情况,信息人和信息环境诸要素的交互情况,信息环境诸要素之间的适配情况,包括:信息主管协调不同信息人之间关系的能力(A1);信息技术人员与信息用户沟通情况(A2);信息技术人员与信息管理人员沟通情况(A3);信息管理人员与信息用户沟通情况(A4);信息人驾驭企业现有信息技术的能力(A5);企业现有信息技术对信息活动的支持情况(A6);现有信息基础设施能否满足信息技术应用的需要(A7);现有信息技术对企业信息结构的支撑情况(A8);现有信息结构能否体现企业信息技术应用效果(A9);信息人对信息制度的理解和自觉执行程度(A10);信息制度规范信息人行为的力度(A11);企业信息战略规划稳步推进状况(A12);企业信息文化对信息人信息行为的影响程度(A13);信息人的信息行为促进信息文化发展程度(A14)。
  4.2.2系统功能良好 准则B从信息传递渠道是否通畅、信息流转是否迅速、信息转化是否准确、信息输入输出是否得当四个角度考察信息生态系统的功能状况。信息传递渠道是否通畅从信息的纵向传递、横向传递、信息共享渠道三个方面来考察;信息流转是否迅速从各类信息用户获取信息所花费的时间长短角度来考察;信息转化是否准确可以从信息用户所接受信息与预期是否一致的角度来度量;信息输入输出得当指不存在信息超载或不足现象。据此,准则B可用以下 三级指标来细化:企业纵向信息传递渠道通畅度(B1);企业横向信息传递渠道通畅度(B2);企业与供应链上下游节点信息传递渠道通畅度(B3);信息传递至高层决策者平均所需时间(B4);信息传递至中层管理者平均所需时间(B5);信息传递至基层操作者平均所需时间(B6);高层决策者信息需求传递至信息工作人员平均所需时间(B7);中层管理者信息需求传递至信息工作人员平均所需时间(B8);基层操作者信息需求传递至信息工作人员平均所需时间(B9);获取供应链上共享信息平均所需时间(B10);信息人所接收信息与信息需求平均一致程度(B11);信息超载量(B12);信息不足量(B13)。
  4.2.3系统演进动力 准则D反映的是系统的自组织能力。如前所述,优良的系统能够在动力机制的推动下,通过系统要素的协同作用不断打破自身平衡,向更高级的平衡演进。本文认为企业信息生态系统演进的动力机制主要包括:外部环境的刺激;用户不断增加的信息需求;信息人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欲望导致的自身信息技能的不断提升;组织的学习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组织创新能力;信息战略引导信息生态系统进化的持续性。只有企业能及时感知并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用户有不断增加的信息需求,有能力通过学习满足需求,且企业能够为用户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信息生态系统才可能持续进化。据此,本文设计了准则D的12个细化指标:宏观经济环境(D1);社会信息技术进步水平(D2);相关信息政策支持(D3);相关法律保障(I)4);企业信息需求增加的量与质(D5);信息人的感知能力(D6);信息人的决策能力(D7);信息战略是否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具有长期引领作用(D8);企业学习能力(D9);企业抗风险能力(D10);企业信息工作人员技能提升情况(D11);企业研发能力(D12)。
  4.2.4系统要素水平 准则E反映的是信息生态系统中要素的丰富程度,也即要素的种类是否齐全、各种要素所占比例是否适当等。本文分别构建了关于信息人、信息、信息基础设施、信息技术、信息制度、信息战略六大要素的评价指标体系。信息结构和信息文化已在其他准则层中进行了考察,为了不造成指标重叠,这里不再考虑。准则E下属的三级指标包括:信息人种类齐全状况(E1);各类信息人数量比例是否适当(E2);信息总量丰富程度(E3);信息种类多样化程度(E4);各类信息比例是否适当(E5);信息设备种类(E6);信息设备先进程度(E7);各类信息设备比例是否适当(E8);应用系统装备种类(E9);应用系统装备先进程度(E10);各种应用系统装备比例是否适当(EII);信息技术种类是否丰富(E12);信息技术先进程度(E13);各类信息技术比例是否适当(E14);各种信息技术标准兼容程度(E15);信息制度完备程度(E16);信息战略内容完备程度(E17);信息战略规划期长短是否合适(E18);信息战略是否具有远见(E19)i信息战略的环境适应度(E20)。
  4.2.5系统相对稳定 准则c反映系统的相对稳定性。当关于信息生态系统的评价具有连续性时,评价主体会定期从准则A、B、D、E四个方面对系统进行评价,并且综合四个准则计算出各个时期的企业信息生态系统健康指数,记为IES(注意:这时综合指数IES不足按A、B、C、D、E五个准则计算的G)。假设连续进行了T期评价,就可以得到反映系统健康状况的序列数据IES(T)=|IES1,IES2,IEST|。若在T时期内系统卡H对稳定,则序列IES(T)的波动相对较小,呈现较为平稳的上升趋势;若在T时期内系统不稳定,则序列IES(T)的波动相对较大,甚至呈现随机扰动状态。因此,可以根据近T期[ES(T)序列波动情况的观察设定一个反映当前时期信息生态系统稳定性状况的指标:信息生态系统稳定指数(C1)。
  
  5.结语
  
  本文在对企业信息生态系统解析的基础上,结合系统论观点提出了企业信息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准则,并据此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笔者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给企业从“生态”和“以人为本”的视角来审视信息管理工作的成效带来一定的指导意义,并能对信息生态评价领域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当然,本文只是根据信息生态理论及一般企业信息管理工作实践提出了指标体系的大体框架。在实践中,企业信息生态系统考核的重点会因企业规模、类型、发展阶段及评价目的等因素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指标体系的最终选择还应考虑各企业信息管理工作的特点,在实践中不断调整优化。此外,关于评价的其他问题,如评价主体、客体的具体界定,评价方法选择,评价流程设计等都是信息生态评价领域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相关热词搜索:指标体系 企业信息 生态系统 企业信息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企业生态系统评价体系探析 评价指标体系论文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