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风雨望火楼:望火楼

发布时间:2020-03-11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望火楼在观象山西偏。一塔矗立,上出云霄。人守其上,以备火警……   ――刘少文?《青岛百吟》(1929年出版)      在青岛,有一些老建筑十分特别,它们望着几代青岛人的成长和他们一起“生活”,但又把自己的那段历史深深地锁在门内。望火楼,就是这样的一座建筑,历经沧桑却始终神秘。
  沿着观象山边的观象一路一直北行,这条民居窄巷的尽头,一处裸露的岩石上,矗立着一座高大坚实的塔楼,它便是青岛人口中的望火楼。斑驳的墙体、锈蚀的铁门和基座上的杂草无不在诉说岁月的苍茫,每当夕阳西下,望火楼的长长身影深深地印在似火的黄昏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独一无二的公用建筑
  
  单从这座高塔的名字便可知道,它不仅仅是青岛惟一的单体塔楼,更是当年极具实用功能的公共建筑――消防?望塔。
  据说,早在1900年,一些居住在青岛的德国人自发组织成立了第一支非官方的志愿消防队。平日,除几名常备消防手驻队值班外,其他成员各行其业,遇有火警时临时集合,穿戴皮制衣帽和皮鞋、裹腿、篷布雨衣,用木梯和绳索登高灭火。1901年,当局在市内铺设自来水管道时,在今平原路安装了两个德制埋式大叉口消火栓。至1903年时,市区已设置立式消火栓29个。此后,消火栓在市区内逐年增设。
  上世纪初,青岛巡捕局消防队初建时,便着手在观象山顶修筑高18米的消防?望塔,用来发现火警、观察火情。这是当时一种行之有效的做法,这座高塔成为青岛最早的消防?望塔,民间俗称望火楼。在没有高楼广厦的上个世纪初,海拔70多米的观象山是青岛的一处制高点,而建在山上的望火楼理所当然成为全市位置最高的建筑,它的塔顶是八面透空的平台,正好俯瞰着当年青岛的全城,因此,不管白天黑夜,只要哪里突然冒烟起火,它都会第一时间报告给各区消防队,紧急灭火,以免酿成火灾。
  在当时,消防队虽然安装了报警电话机,但因市内电话极少,报警人通常要跑到消防队或分布于市区的报警站报警,再由受理者用鸣喇叭、敲钟或在信号山上升挂信号旗等方式传递消息。到了晚上,传讯形式则改为挂灯笼。这种传统的方法一直沿用至上个世纪30年代。
  1929年夏,当局的消防部门作出决定:遇有火警,即先鸣乱钟30下,而后依照顺序方向从速鸣钟:市南界内鸣钟一下,市北界内鸣钟两下,港口界内鸣钟三下,台东界内鸣钟四下,四沧界内鸣钟五下,李村界内鸣钟六下。1930年青岛开通拨号自动电话后,电话报警逐渐取代其他方式。上世纪40年代初,望火楼被封闭弃用,它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逐步变成了纯粹的景观建筑。
  
  巧夺天工的建筑构造
  
  望火楼的风格带点浪漫主义色彩,给人和谐与自然的感觉,但细部装饰简单,趋向于更为实用的功能性。伫立在裸露岩石上的望火楼,其建筑的底部和入口处周边都采用了大量的方石叠砌,大门上部设计为拱券式硬山顶,其余主体为砖墙,塔的外部有按照沿内旋梯的走向镶嵌的几个粗石台的小窗绕塔一周直达二层,三层空透式的?望台则是由八根以钢筋混凝土为芯、海蛎子、小石子等干粘石抹灰的柱子撑起的铜皮塔顶。望火楼的塔身为八角形,象征对应“四面八方”,18米高的望火楼从内部分为三层,八角形塔身的第一层内墙却只有六面,沿着墙壁建有石阶铁栏的旋转楼梯直通二层,而二层通往三层?望台的却是一个垂直的简易铁楼梯。建筑面积约170平方米的望火楼从设计比例、虚实关系以及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都能看出德国设计师库尔特?罗克格想要建筑一座风格简洁,但比例尺度均衡、视觉和谐适宜的公用建筑。
  
  悬而未决的年代之谜
  
  关于望火楼的建造时间,一直纠结在1905年和1921年两个时间点上。有人查阅过德国占青岛时期的原始资料,包括文字、照片、建筑图纸以及不同年代的地图,都没有在上面找到望火楼的影子。按常理推测,望火楼在当时应该算是非常重要的公共建筑,如果存在会有文献记载和地图标注。此外,现在站在中山路与四方路交叉口看观象山仍能看到望火楼,但在一张1916年印制的明信片上,发现四方路远端的观象山麓上还空无一物。据此,研究者们认为并非建于1914年之前。望火楼究竟建于何时?也许1920年9月出版的《青岛守备军第四步兵大队写真帖》上有答案。
  1920年9月出版的《青岛守备军第四步兵大队写真帖》上刊有一张从观象台环视360°拍摄的青岛全景图片,图上还看不到望火楼,通过已建成的普济医院(1919年11月竣工,位于胶州路1号,今青岛市立医院老楼)和尚未建造的日本中学(1921年6月竣工,今中国海洋大学鱼山路校区),可以判断照片约摄于1920年,而1922年版《青岛写真帖》上已经可以看到普济医院、日本中学和望火楼,两相比较大致就能判断出望火楼建于1921至1922年。日本人有建望火楼的习惯,当时沈阳就建了4座望火楼。由于在日本第一次占领青岛期间,在聊城路一带建有大量的民居,这种木质楼房容易起火,很有可能为了防止火灾而在观象山上建造望火楼。不过由于在1922年青岛主权回归中国已成定局,日本当局应不会再投资建造基础或公共设施,所以望火楼建于1921年应比较符合逻辑。只是望火楼仍然延续的是德式建筑风格。
  
  改写命运的第二次修护
  
  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之间,望火楼曾进行过一次简单的修护,主要维修了破损的门窗、重新粉刷了剥落的墙皮,并把铜制塔顶更换为铁皮塔顶。2009年,在风雨中摇曳了近百年的望火楼,因其外围搭起了高高的脚手架而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人们期待着望火楼在第二次修护后能够焕发往日的光辉。然而,青岛市南区房产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在塔楼内勘测现场时,却发现楼体的墙壁已经出现了缝隙;而几处重要部位的箍筋也因为钢筋生锈体积膨胀而撑断;二层楼板变得非常脆弱几乎不能承受太多的重力……在一片争议声中,望火楼的铁皮塔顶被摘掉,三层空透式?望台的八根柱子连同石头围台也一起被拆掉,等待着望火楼的是改写命运的一次修护。
  
  In Qingdao, there are some very special old buildings, which have witnessed the growth of several generations of Qingdao locals. However, they have locked their own history away deep behind their gates. The Fire Watch Tower is such a building, which remains mysterious despite undergoing vicissitudes.
  The Fire Watch Tower not only is the only single tower in Qingdao, but also was a public building with a practical purpose, being constructed as a watch tower for fire prevention. The Fire Watch Tower is located on a barren rock and is 18 meters high. Inside of the tower, there are three storeys. Along the wall, the spiral stone stairs fenced with iron rails leads to the second storey. The lookout platform at the third storey is supported by eight pillars pasted with lime. Over the platform is the bronze roof. The Fire Watch Tower has an area of roughly 170 square meters and was designed by a German designer. Nowadays, it is being renovated.

相关热词搜索:风雨 望火楼 百年风雨望火楼 望火楼 南宁望火楼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