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炜在高原_张炜好声音

发布时间:2020-03-12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因为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篇小说《你在高原》被推到了当代文学的顶峰。   身为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的张炜,以450万字的?篇小说《你在高原》名列茅盾文学奖榜首。   《你在高原》全书是张炜潜心22年时间创作完成的,由《家族》、《橡树路》、《海客谈瀛洲》、《鹿眼》、《忆阿雅》、《我的田园》、《人的杂志》、《曙光与暮色》、《荒原纪事》、《无边的游荡》10个单元组成。每部既可独立成篇,又相互联系,主人公和主线故事贯穿全书。作品多采用现代叙事技巧,非线型结构,人物多达100多个。这是已知中外小说史上篇幅最?的一部纯文学著作,被誉为一部“时代的伟大记录”。
  书中主要讲述的是一批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的经历。围绕地质队员宁伽不断探究父辈及家族的兴衰、苦乐、得失和荣辱,在广阔的背景下展示当代人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特质。《你在高原》的分卷各不相同,创作风格差异之大令人叹为观止:古典、现代、梦幻、意识流、魔幻、武侠叙事、寓言、童话…一不论是故事还是语言,不论是形式还是意境都大不相同,囊括了19世纪以来所有的文学实验。
  《你在高原》出版之后即引起了文学界的一片震动。自2010年3月出版以来,获得荣誉众多:《亚洲周刊》评选的“2010年全球华文十大小说”中,《你在高原》位列榜首;《中国教育报》评选的“2010年度十大文化人物”,第一位是张炜;香港《大公报》综述2010年度“最值得珍藏的人与书”,将张炜和《你在高原》置于首位;第九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张炜凭《你在高原》荣获最高奖“年度杰出作家”……
  我们所有的文学爱好者应当向张炜致敬!在一个浮躁的时代,一个文学式微的当口,他竟然以苦行僧般的方式坚守着文学的阵地,如一个坚强的战士,20多年里始终保持着冲锋的状态,最终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童话般的美丽故事。
  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认为,“作品对于人类发展历程的沉思、对于道德良心的追问、对于底层民众命运和精神深处的探询、对于自然生态平衡揪心的关注等方面,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何来定位这部?篇小说的文学地位?《你在高原》总策划、作家出版社社?何建明说,季羡林先生生前曾经说过一句话:这是一个伟太的时代,却缺少伟大的作品。“这部作品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这就是时代需要的伟太作品。”
  一部文学作品,如何得来如此的盛赞々
  在山东省作协举办的《你在高原》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座谈会上,山东省著名作家赵德发表示,这部作品为中国当代文学增添了庄严。“如今,许多作家和写手,对文学轻慢、不恭甚至亵玩,但张炜始终保持着庄严的写作态度,使得《你在高原》具备了庄严的品质,洋洋450万言,全方位地表现了一个时代,其中的思想与诗性饱满充沛,故事情节繁茂动人,无论是内容还是文体都让人肃然起敬。”
  山东省作协副主席李掖平是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评委,对《你在高原》最深的感触是“众望所归、名至实归。”《你在高原》获奖的背后,是一个文学记录时代的永恒主题。可以说,是时代性与真实感造就了《你在高原》的高度的文学价值。正如张炜自己所说,这是一部“??的行走之书。”
  张炜的《你在高原》起意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源于他的朋友的一个真实故事。17岁之前,张炜生活在胶东半岛一个靠近大海的山林里。小时候,他见到一群搞勘探的地质队员,在山林搭起帐篷,竖起铁架,没日没夜地在大地中寻找什么。他战战兢兢地接近地质队员。很快,他和地质队员们成为好朋友。夜晚,地质队员燃起篝火,在野炊的快乐中一边唱歌一边喝酒。张炜感觉地质队员真幸福,整天与大自然打交道,何其快乐!
  在接受采访时,张炜曾表示:“我童年的一个理想就是做一名地质工作者。至今,我及我的朋友们,帐篷与其他地质行头仍旧一应俱全。我的少年时代,有许多时候是在地质队员的帐篷中度过的。这10册书,严格来讲,即是一位地质工作者的手记。
  为了写书,张炜划定了一个区域,几乎走遍了那里的山山水水。对那里的每一座山脉、每一条河流,他熟悉的程度不亚于任何一个当地人。他了解了城市和村镇的总体状况,目睹了不同阶层的生活状态。他还利用出国的机会,进行考察,将当下中国置于整个世界的体系中研究、比较。他自修了考古学、植物学、地质学等专业学科,密密麻麻地记下了数十本田野笔记。他把自己封闭在深山的陋室中,不停地读着写着,以至于忘记吃饭、忘记睡觉……20多年中,他精心地打造着一部庞然巨著。
  在书中,张炜讲述的是关乎自己的一个年代的人和事。“我是一个五十年代生人,可对这一代,我仍然无法回避痛苦的追究。这是怎样的一代,你尽可以畅言,却又一言难尽……时代需要伟大的记忆!这里我特别要提到五十年代出生的这一茬人,这可是了不起的、绝非可有可无的一代人啊……瞧瞧他们是怎样的一群、做过了什么!他们的个人英雄主义、理想和幻觉、自尊与自卑、表演的欲望和牺牲的勇气、自私自利和献身精神、精英主义和五分之一的无赖流氓气、自省力和综合力、文过饰非和突然的懊悔痛哭流涕、大言不惭和敢作敢为,甚至还要包括流动的血液、吃进的食物,统统都搅在了一块儿,都成为伟大记忆的一部分……”
  作为《你在高原》的终审,作家出版社副总编杨德华读完了??的10部作品后拍案叫快。“进入21世纪后,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虚拟的时代。人们普遍地从网络、声像等传媒中获取信息,流连忘返在虚拟的世界里。而《你在高原》却是这样地不同,它第一次甩开阔步,实勘大地,足踏高山荒原、江河林川,穿行在田间垄舍车水人流之中,极为具体地面对了生活局部。在这场艰苦而又漫?的跋涉中,别开生面地把人们的视线从幻相交错的斗室、光怪陆离的虚拟空间牵引而出,落到一个真实具体、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里。它每一章节的根据都来源于生活实在,这样做的结果是大不相同的:作品中,山川河流乃至一草一木都有了活的生命。
  这是文学的当代性所在。在张炜看来,任何文学作品都包含了永恒性的因素,同时又携带了它所诞生的那个时代的密码。如果一本书写得不算成功的话,那么它起码还有一点“当代性”的因素在支撑着。任何一部书,最终还是要有它自己难以替代的独有魅力,才能获得?久不灭的生命。
  “如果说《你在高原》成功讲述了一批上世纪50年代生人的经历和命运,那么我们60年代、70年代、80年代出生的人,应该如何面对我们的生活与时代?”山东青年作家刘玉栋表示,“《你在高原》势必给青年作家的文学创作指明了道路、带来了全新的力量,激励着青年作家朝着更高更远的文学目标前进。”
  
  
  编辑 杜启洪

相关热词搜索:高原 张炜 张炜在高原 你在高原内容简介 你在高原张炜在线阅读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