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利比亚战争 利比亚未来:唯一确定,没了卡扎菲

发布时间:2020-03-12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伦敦、曼彻斯特、巴黎、罗马、纽约……在这些西方的大城市不时可以看到有人欢呼着燃放烟火,这并非西方人在提前过万圣节,而是利比亚侨民在欢庆。10月20日,利比亚前领导人卡扎菲被捕后离奇死亡,录像显示他死前曾受虐待。其子穆塔西姆的命运亦类似。
  
  卡扎菲42年政治生命彻底画上了句号,持续3个月的内战中,另有超过2万人死于非命。留给利比亚新政府的,除了满目疮痍的城市,还有“打天下易,坐天下难”这个古老的命题。
  
  “利比亚前领导人卡扎菲已经死亡,卡扎菲的反对派赢得了战争,但现在的问题是他们是否能赢得和平?”英国广播公司(BBC)提出。
  
  美国总统奥巴马说,卡扎菲之死标志着利比亚人民将翻开历史的一个新篇章,利“过渡委员会”领导人贾利勒的话则很直接,他说:“利比亚极需开始国内和解进程,没有和解,什么都干不成。”
  
  但是,虐杀仇者,意味着和解并非易事。
  
  统一的国家武装在哪里
  
  利比亚新政府以武力推翻卡扎菲政权,但实际上他们面临的首要问题依然是关于军事的。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缺少一支正规和服从的武装力量,而这恰恰是新政府的短板之一。另外,在内战中有大量的武器散落在民间,这无疑将成为悬在新政府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重建利比亚不是件容易的事,几乎可以称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贾利勒在约旦首都安曼出席世界经济论坛时直言不讳,他认为临时政府当务之急是从利比亚街头清除武器,恢复法律和秩序,“我们需要恢复稳定,收缴街头泛滥的武器……这并不容易。”
  
  卡扎菲却并没有给利比亚留下一个现代化的军事体系,旧利比亚的军事系统由本国军队、部落武装和外国雇佣军三部分组成。特立独行的他甚至没有设立一个国防部,而仅有自己和几个儿子亲信直接指挥手下大概7万人的武装力量。卡扎菲本人也满足于“上校”这个军衔,于是这个仅仅相当于团长或者旅长的军衔就成了过去利比亚的封顶军衔。
  
  目前外国雇佣兵已不存在,原卡扎菲正规军中的很大一部分在内战爆发以后倒戈,特别是以东部土著为主的陆军和空军很早就参加了起义,但是还有一部分忠于卡扎菲的武装被击溃后转入地下,如果新政府与他们不能达成和解,以后将成为一个重大隐患。而实际上,反对派对卡扎菲父子的虐杀,无疑在那些对前政权有好感的人心中埋下了复仇的种子。
  
  另一方面,在本次内战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地方武装在未来政局中的影响也值得关注。特别是米苏拉塔的民兵,他们为推翻卡扎菲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内战早期,米苏拉塔会战就决定了整个战局的胜负,最后抓获卡扎菲的亦是来自这座城市的民兵。所以倒卡胜利,该地武装的牺牲和功劳都是最大,这座利比亚第三大城市将得到什么,位于西部的该城如何与东部协调利益,将直接关系到新利比亚的稳定。
  
  同时,外国在新利比亚的军事存在也不会缺少。这种存在分为明暗两条路线,在明的是新政府的后台―西方国家;在暗则是各种极端势力。
  
  对于前者,各方均表示谨慎。到目前为止,新利比亚政府关于外交的声明中,没有任何部分涉及军事方面。北约也一再表示,战争结束以后就将撤走。
  
  “如果利比亚提出请求,西方应当准备好在这一进程中提供操作上的协助。不过,在军事方面,既然卡扎菲已不再威胁利比亚人,西方应当趁早告辞,以免待久了引起东道主的不快。专制者已适时退场,未来应当由利比亚人自己决定。”英国《金融时报》的社评并不主张西方在利比亚有更多军事存在。
  
  “利比亚的军事力量并不薄弱。卡扎菲借助外国雇佣兵是因为这些外国人没有政治诉求,不会兵变。他的雇佣军主要来自非洲和东欧。利比亚人现在是全民武装,只要有一点反抗力量的人就会起来暴动,新政府要解决的不是如何借助外国势力,而是如何统一军队,防止各派武装势力厮杀,特别是倒卡战争中壮大的本地化‘基地’组织,有可能对新的秩序的建立构成致命的威胁。”中东问题专家、社科院研究员殷罡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另一方面,反卡势力中实际上有大量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和阿拉伯地区其他强人类似,坚持世俗主义的卡扎菲一向是他们的死敌。
  
  “美国和北约在推翻卡扎菲的过程中有意地扶持了伊斯兰战斗团,在率先突入的黎波里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美国利用这些势力推翻卡扎菲,会留下很难解决的后患。7月28日反对派武装指挥官尤尼斯被极端势力残忍虐杀,曾经是卡扎菲安全部队和反恐工作主管的他实际上是宗教极端势力的死敌,是‘基地’组织最痛恨的。尤尼斯死后很难冒出更强势的人。”殷罡表示,“卡扎菲和尤尼斯的死对他们所在的部落造成重创,他们不可能在今后的政治活动和内部冲突中保持沉默。”
  
  亲西方的未来路线?
  
  除了维持国内稳定和统一外,外交路线和经济重建也是新政府面临的两个主要议题。《金融时报》认为,利比亚过渡委在掌权伊始拥有几个有利因素。按非洲标准衡量,利比亚是相当富裕的。得益于大体上运营有方的油气产业,该国有足够资源承担必要的物质重建。
  
  但是贾利勒也指出,利比亚现已消耗了62%的石油储备,因此必须开发其他经济来源,以取代日益减少的石油收入。他同时表示,阿拉伯国家的经济问题并不在于缺少资金,而在于不善于“管理资金”,还警告利比亚新政府不要把“石油开采合同政治化”。
  
  早在战前,意、美、英等国在利比亚石油领域的投资就超过百亿美元。现在战争结束以后,重启这些项目以补偿在战争中损失的利益是显而易见的。在9月,美国财政部已经解除了部分对利比亚的制裁,以便利美国企业及个人与利比亚国家石油公司及其他企业的合作。许多共和党议员纷纷向政府施加压力,要求政府“打开钱包”,向利比亚提供人道主义援助。这些议员认为,尽管美国目前失业率高企,财政紧张,但利比亚作为一个能源输出国,美国的资金投入一定会得到高额回报。
  
  10月18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高调访问利比亚,并在对的黎波里学生及民众发表演讲时说,美国“希望卡扎菲很快被活捉或被杀掉”,这样利比亚人民就不用再害怕他了。结果仅仅两天以后,卡扎菲就被抓毙命。这一时间上的巧合在网络上引发了“献礼”的猜想,认为利比亚和美国早已掌握了卡扎菲的行踪,只等一个合适的时间。
  
  殷罡对此表示否认:“卡扎菲之死和希拉里的访问没有任何联系,只是在时间上的巧合。那75辆车的车队目标非常大,行驶速度非常快,北约飞机通过近距离机关炮扫射摧毁其中的20辆,其中就包括卡扎菲所乘车辆,卡在受袭后躲入公路涵洞,被抓获,虐待致死。这些都不可能事先安排好。”
  
  不过新利比亚亲西方道路或许短期内将是主流。贾利勒已经宣布辞职。知情人士相信他的副手阿里?塔霍尼(AliTarhouni)将被提名接替,塔霍尼一直负责全国过渡委员会的石油和财政事务,受过美国教育,是亲西方派。在班加西庆祝大会的主席台上,塔霍尼坐在贾利勒的身旁。
  
  “反卡扎菲战争的胜利乃至反对派的生存都有赖于西方的军事介入。反对派的领导人非常清楚这点,而利比亚的公众和政府在战后重建中又都极为需要西方的援助。其他国家,如俄罗斯、中国等金砖国家、日本,它们几乎没有在反卡战争中发挥什么作用,它们将不会是主角。所以在短期,甚至一二十年里,不管是世俗主义者还是伊斯兰主义者赢得选举,利比亚都会极为依赖欧洲,特别是英国、法国、美国以及意大利。利比亚会重返阿盟,但那是象征性多于实质性的,新利比亚在外交上不太可能有什么独立的路线。”加拿大麦基尔大学(McGillUniversity)中东问题学者MichaelBrecher教授为时代周报分析。
  
  欧盟也将解除针对利比亚的经济制裁,并与新政府重启签署双边关系框架协议的谈判。其在的黎波里设立的办公室将升格为欧盟驻利比亚代表团。在利比亚的重建过程中,欧盟将在利比亚的边界管理、公民社会建设、加强妇女权利和媒体作用等方面起主要作用。
  
  此外,还有一个经济话题是关于卡扎菲资产的归属问题,无疑这笔钱对于未来利比亚的重建非常关键。“卡扎菲的资产公私不分,在境外有上千亿美元的资产,但是根据相关国际金融规则是很难收回来的,关于这些财产的争议以后也会成为新的话题。”殷罡透露。
  
  非洲老“金主”的身后
  
  除了和西方的关系外,利比亚易帜对非洲的地缘政治也会产生微妙的影响。和其他阿拉伯世界的领袖不同,卡扎菲对撒哈拉以南非洲一直有特别的“兴趣”。他曾多次自诩为非洲的代言人,举办各种泛非的国际组织活动,并对许多非洲国家提供经济援助。所以倒台以后,表示愿意收留他的也多是这些国家,如尼日尔等。
  
  卡扎菲的“非洲情结”,多少与他因为特立独行在阿拉伯世界里受到排挤有关。利比亚无力和埃及、沙特以及土耳其争夺在伊斯兰世界的影响力,纳赛尔曾表示“很烦这个小兄弟”。作为一个世俗领导者,他也不会得到原教旨主义者的喜欢。此外,贝督因人的出身也让那些正统阿拉伯人看不起他。
  
  但是卡扎菲的非洲梦并不一帆风顺。多次花重金举办的国际首脑会议都因为他性格古怪导致不欢而散。介入乍得内战和乌干达―坦桑尼亚战争更是输得灰头土脸。特别是后者,在地理上和利比亚相隔遥远,完全是卡扎菲的个人狂想。
  
  “基于他的慷慨赠礼,卡扎菲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中有不错的名声,也由此获利。但是这种关系仅仅建立在卡扎菲对这些国家统治集团内的一些炫耀式金援。他不是第一个干这个的,这种角色也会有其他人扮演,特别是那些觊觎这些国家丰富自然资源以维持自身经济利益的大国和跨国公司。这些非洲国家的一个主要经济来源随着卡扎菲的垮台而消失了,不过不用担心,他们的统治者会自己去寻找新的‘金主’。”Brecher教授表示。

相关热词搜索:利比亚 没了 未来 利比亚未来:唯一确定 没了卡扎菲 利比亚未来唯一确定 利比亚未来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