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军事科技的较量】 二战中的军事科技

发布时间:2020-03-13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惨烈性的世界战争,也是迄今为止科学技术最广泛、最深入地应用于军事领域的战争。各交战国为赢得先机与主动,最大限度地缩短科学技术从实验室到战场的时间,使战争以机械化钢铁对抗的手段逐步取代人力、畜力的抗衡、厮杀,彻底改变了沿用千百年的武器装备的陈旧面貌,也大大加速了战争的进程。
  
  从“闪电战”到库尔斯克会战:坦克的威力
  
  二战初期,德、意、日法西斯集团猖狂一时,显示出较强的战斗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较早地看到了军事科技对提高武器装备先进性的重要性。出于发动侵略战争的需要,他们把当时最先进的军事科技用于武器装备的生产,从而使武器装备现代化程度大大领先于盟国。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失败后,虽然其军事发展受到《凡尔赛和约》的限制,但暗地里仍秘密研制各种武器装备。不仅在国内秘密研制新型重炮和坦克,而且将秘密研制海空武器装备的地点设在国外,如在荷兰制造潜艇,在瑞典制造飞机。到二战爆发前,德军已经装备了多种新型的坦克和装甲战车。这保证了德军二战初期的“闪击战”一举成功――在空军的协同配合下,利用坦克具有高速突击的特性,通过不停顿的突击作战,在对方尚未实施充分的战争动员时,就以“闪电”般的速度对敌重兵集团实施突击,并一举将其击溃。坦克具有的这种高速突击作战能力,使德军“闪击战”发挥得淋漓尽致,一时间竟横扫大半个欧洲。然而,到战争的中、后期,由于轴心国部队的军事科技与军工企业受到盟国部队的沉重打击,其武器装备的生产能力大为下降。相反,盟国的军事科技则迅猛发展,特别是苏军有了大量的机械化装甲部队后,开创了以坦克为主要突击力量的宽正面、高速度、大纵深的战役进攻样式,在战略反攻和进攻时横扫德军如卷云。例如,1943年苏德战场上发生的库尔斯克大会战,可以说是二战中规模最大的“坦克肉搏战”。双方一次在战场上投入的坦克和自行火炮等陆战平台就达7000多辆。会战中,苏联红军击毁德军坦克1500余辆,使德军装甲集团受到开战以来最沉重的打击。
  
  从“海狮”到空袭东京:航空与雷达技术
  
  基于战争需要,航空技术在二战时期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空气力学和航空技术的新发现,使许多新式作战飞机出现在战场上,如以活塞式发动机为动力装置的轰炸机、战斗机和攻击机得到很大发展和广泛应用,并出现了电子对抗飞机和安装机载雷达、可在夜间作战的战斗机,从而使作战飞机战技性能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整整更新了一代。1938年,德军飞机的年产量达到5200架,成为当时世界上生产飞机最多的国家。1939年,德国又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标志着航空器动力装置的重大突破,飞机的速度得到极大的提高,这样在二战时期就出现了以作战飞机为主要作战力量遂行的独立空中战役。正是因为拥有强大的空中力量,希特勒制订了企图通过空袭英国、迫使其投降的“海狮计划”。而基于海、空警戒的需求,特别是炮瞄和引导拦截敌机等要求,极大地促进了英国雷达技术的发展,英国很快生产出不同种类的雷达。雷达的出现使得“超视距作战”成为可能。正是有了雷达,英国才免遭纳粹铁蹄的践踏。在1940年的“不列颠空战”中,英国就建立了一个由侦察警戒雷达、地面引导雷达、飞机截击雷达、高炮控制雷达和探照灯雷达等20多个地面雷达站组成的雷达网,有效地遏制了德国空军的空袭,使德军企图通过空袭轰炸就迫使英国屈服的梦想完全落空。空战期间,英国共损失作战飞机915架,但纳粹德国丧失飞机1733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开战以来第一次严重受挫。战争后期,盟军各种新型护航舰艇的出现,雷达、声纳(ASDIC)、高频测向仪(HF/DF)等探测设备的改良以及刺猬弹等先进反潜武备的广泛应用,使从发现德国潜艇到将其击毁的整个过程变得迅速而有效。从1943年初开始,曾经几乎使英国的商船航运濒临崩溃的德国潜艇部队在大西洋水域的优势已不复存在。随着战争的发展,盟国空军飞机的数量和质量都逐渐超过了轴心国空军。在彻底摧毁德国的柏林会战中,苏联空军动用了7500架飞机对柏林进行了猛烈轰炸,加速了法西斯德国的灭亡。在亚洲战场,美国B-29轰炸机在对日作战中战果累累,东京和日本全境都如同陷进了地狱。应该说,是B-29加速了太平洋战争的进程。
  
  珍珠港袭击:航母的转折点
  
  航母技术产生于一战末期,但却是在二战时期发挥了前所未有的作用,并取代了有攻无防的战列舰成为海军的主力战舰。1922年,日本建成世界上第一艘航母“凤翔”号。至二战前夕,日本的航母数量就达到10艘,而当时美、英两国各为7艘。由于美、英奉行的是“巨舰大炮主义”的传统思想,仅将航母当作海军的一种辅助兵力使用。因此,日本的航母性能质量远超美、英,可用于侦察、防空、轰炸、鱼雷攻击、校正舰炮射击等。1942年12月7日,日本海军以6艘航母为主力成功偷袭珍珠港,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遭此重创后,美国改变了以航母为辅助兵力的陈旧思维,加快发展各种类型的航空母舰,大批新型航空母舰相继建成并装备部队。在太平洋战场后来发生的各种规模海战中,航母给海军航空兵注入了机动性、持久力和攻击力,使盟国海军从日本舰队手中夺取了太平洋的控制权,确保了盟军部队以排山倒海之势直逼日本本土。
  
  未能物尽其用的导弹
  
  二战时期,有些军事技术是为适应战争需求而产生的。如雷达和导弹技术。20世纪30年代末,德国开始火箭、导弹技术的研究,并建立了较大规模的生产基地,1939年发射了A-1、A-2、A-3导弹,并很快将研制这种小型导弹的技术应用到V-1导弹和V-2导弹上。这两种导弹是现代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的鼻祖。在1944年6月~9月,德国用它们袭击了英国伦敦,让英国人吃尽了苦头。二战后期,德国还研制了“莱茵女儿”等几种地空导弹,以及X-7反坦克导弹和X-4有线制导空空导弹,所幸均未投入作战使用。战后,导弹作为一种新式武器的出现,已引起当时各国的兴趣和重视。德国战败后,其导弹技术和导弹研究人员大部分被原苏联和美国等所拥有,并开始加紧对导弹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制造,从而揭开了世界导弹的发展序幕。
  
  核武器:给二战画上句号
  
  核武器是军事科技在二战后期产生的最新成果并被迅速应用到战争中的一个突出例子。原子弹几乎是伴随第二次世界大战而生。1938年12月,德国化学家哈恩和物理学家斯特拉斯曼发现铀原子核裂变现象。在1939年以前,德国的核技术基本上是超过美、英的,然而由于希特勒热衷于欧洲战场上的大规模“闪击战”,德国核武器研究起步不久便落后于美、英。1939年8月,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写信给美国总统罗斯福,建议研制原子弹。他的建议马上引起美政府的高度重视,美国政府开始立项拨款,并于1942年8月正式将这一计划命名为“曼哈顿工程”。为完成这一工程,美国动用了60万名工程技术人员,投资达200亿美元,历时三年多,终于在德国败亡之后、日本垂死挣扎之际的1945年7月16日成功地爆炸第一颗原子弹。1945年8月6、9日,美国分别向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了最新研制成功的原子弹“小男孩”和“胖子”,使两座城市倾刻间化为一片焦热的火海。原子弹的杀伤力令整个世界震惊。原子弹的投放,迫使天皇裕仁于8月15日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1945年9月2日,麦克阿瑟将军代表盟军接受了日本的投降。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终的胜利。
  二战胜利已经60周年了。我们再一次回顾军事科技在二战中的地位与作用,对于我们倡导新军事革命的今天,仍有重大现实意义。
  
  古德里安与朱可夫
  古德里安(1888―1954) “德国坦克装甲兵之父”、“闪击英雄”。他主张以坦克部队为主,与步兵、炮兵、工程兵及侦察通信部队等混合编成具有独立作战能力的装甲师,集中使用于主要方向,既用于突破又能扩张战果。德军正是本着“闪击战”原则,依恃其坦克集团的快速进攻,横扫欧洲,席卷北非,重创苏联。甚至有人认为“是古德里安用他的装甲思想和行动,帮助希特勒改写了世界历史”。
  
  朱可夫(1896―1974) 苏联元帅和国防部长。担任骑兵团长的时候,即主张建立坦克兵团,反对按传统的办法将坦克分散配属给步兵,以发挥快速突击的作用。1939年对日哈勒欣河战役中,他以两个坦克旅插入日军纵深,以较小代价几乎全歼了日军两个师团。莫斯科会战中,他第一次提出了快速集群概念并用于反攻,会战共歼敌30余万。斯大林格勒会战,他以一个坦克军和一个机械化军的向心突击,合围了33万德军。库尔斯克会战,他先以纵深防御消耗德军实力,然后将总预备队的机械化兵团投入反攻,打垮了德军的最后一次进攻,基本摧毁了德军坦克兵团。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他的坦克集团军歼灭了德国“A”集团军群,解放了波兰大部分领土,随即进入德国攻克柏林。
  
  日美航母的交锋
  世界上第一艘按航母设计的战舰是英国“竞技神”号,但一战迟缓了“竞技神”号的工程进度。日本“凤翔”号虽然设计晚于“竞技神”,但比英舰提早一年下水,抢走了世界第一的桂冠。“凤翔”号曾给中国人民带来无限的灾难。1932年1月28日夜,日本法西斯发动了对上海的突然袭击。当日本巡洋舰“出云”号遭到中国军队的重创后,日本法西斯一直在寻机报复。2月中旬的一天,“凤翔”号上六架舰载轰炸机飞离甲板,突然间从长江口钻了出来,飞临杭州对我空军基地进行轰炸。1945年3月19日,一群美军轰炸机在日本内海发现了它,对其进行俯冲轰炸,将其变成废铜烂铁。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争的扩大,日美之间以航母为主要攻击力量的战斗接踵而来。
  珊瑚海海战。1942年4月末,日军派出有“翔鹤”、“瑞鹤”、“祥凤”三艘航母在内的两支机动部队企图控制珊瑚海,切断美澳之间的海上航线。美军太平洋战区总司令尼米兹海军上将派出由“约克城”、“列克星敦”号两艘航母、八艘巡洋舰、13艘驱逐舰组成的特混编队,阻止日军南进。双方的损失是:日军“祥凤”号被击沉,“翔鹤”号被击伤、损失飞机77架,伤亡1047人;美军“列克星敦”号被击沉,“约克城”号受重创,损失飞机66架,伤亡543人。
  中途岛海战。1942年6月初,日本海军联合舰队与美军太平洋舰队在中途岛进行海战。日本海军几乎倾巢而出,参战舰船达200余艘,其中航母八艘(舰载机400余架)、战列舰11艘、巡洋舰22艘、驱逐舰65艘、潜艇21艘以及辅助船队等,编成六个编队,由联合舰队总司令山本五十六海军上将统一指挥。此战,美军仅以损失一艘航母和130架飞机的代价,取得了击沉日军四艘航母和击毁332架飞机的辉煌战绩,彻底扭转了太平洋战场上美军的被动局面。
  莱特湾大海战。莱特湾大海战是世界海战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也是太平洋战争中最后一次大海战。日本海军在这次海战中遭到了惨败,共损失航母四艘、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和潜艇29艘,舰载机100架、死亡10000人;美军损失航母三艘、驱逐舰三艘,舰载机150架,死亡1500人。日本海军从此丧失了大规模海战的能力。
  
  V1、V2空袭伦敦
  “V-1”为巡航式导弹。飞行速度慢、弹道低、精度差。德军从被其占领的比利时、荷兰、法国等地向伦敦及英国北部的重要城市发射8070枚导弹,其中有500多枚在发射架上就爆炸,近半数被英军的飞机或高炮拦截掉,实际命中率仅有30%左右。“V-2”为弹道式导弹。“V-2”与众不同的呼啸声、巨大的破坏力以及对这种新奇武器的未知,给伦敦居民带来了心理恐惧,使得盟军大为震惊。此后,摧毁德军的导弹工厂和发射阵地便成了盟军的一项重要任务。
  
  功败垂成的德国核武器
  1939年4月,纳粹德国将六名原子物理学家召至柏林,决定开始制造能控制利用铀的装置。同年夏天,德国禁止在其占领下的捷克出口铀矿石,并对有关铀的消息进行严格的新闻封锁。9月26日德国军备规划局铀学会,并进行代号为“U计划”研制核武器计划。
  在得知德国开始研制原子弹的消息后,美国很快就制定了“曼哈顿工程”的原子弹研制计划。同时,美国陆军部成立了代号为“阿尔索斯”的秘密行动小组,专门收集其他国家研制原子弹的情报。1943年2月,“阿尔索斯”发现了德国在挪威建立年产1500千克重水的生产工厂,立即在挪威抵抗组织的配合下,派出六人行动小组将工厂破坏。当发现该工厂修复后,美军又于1943年11月,出动400架次轰炸机进行猛烈空袭,将该工厂彻底摧毁。1944年1月,英国特别行动执行局特工破坏了运载重水的德国“海德”号运输船,全部1100千克重水随船沉没。1944年6月,“阿尔索斯”又发现德国在法国北部一小镇建立了研制基地,随即派出突击分队一举破坏了基地设施,并将两名奥地利籍的科学家带回英国。因此,德国始终没能在战争期间制造出原子弹。

相关热词搜索:较量 军事 科技 二战:军事科技的较量 新二战风云 二战之救赎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