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必去的博物馆 “北京放映”讲述中国

发布时间:2020-03-14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锣鼓听音      倪 骏   中央戏剧学院   电影电视系副教授 博士      微凉的夜风中,在刚刚落成的亚洲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的中影数字拍摄基地,“北京放映”在闭幕酒会中接近了尾声,作为参展影片《十七》的一员,我有幸参与了这次活动。
  “北京放映”创办于1996年,是为弘扬民族文化,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走出去工程”的指示精神,促进国产影片的对外推介工作而举办的国际性的中国电影推广活动。“北京放映”由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主办,原由中国电影集团公司独家承办,2004年和2007年先后增加了中国电影海外推广公司和北京赛点文化传播中心作为联合承办方。2008年的第十二届“北京放映”,也由他们联袂倾力打造,于9月23日~26日在北京隆重举行。
  经过多年打造,“北京放映”已成为与“巴黎放映”、“伦敦放映”等国际著名影片展映活动交相辉映的知名品牌,成为我国惟一在国际电影市场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中国影片推介平台和国际买家购买中国影片的首选之地。
  走过11个年头的“北京放映”一直本着务实和创新的精神,竭力为国产影片开拓海外发行市场搭建推介平台。迄今已展映国产影片421部,为数百部次的国产影片销往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沟通窗口。
  本届“北京放映”组委会特别邀请了来自美国、法国、奥地利、德国、英国、瑞士、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印度、日本等22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名来宾,其中匈牙利、土耳其、塞内加尔片商是第一次参加“北京放映”活动。戛纳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等也均派选片人参加此次活动。为满足国外片商希望在“北京放映”期间选购影片的同时,结识更多中国电影人的愿望,本届“北京放映”提供了全方位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影片展映期间,影片出品方、演职员亲临现场,与片商进行交流;部分参展影片公司组织酒会等相关活动;组委会还安排与会者参观,使外商增加对中国电影实力的了解,以创造更多合作制片的机会。
  本届“北京放映”组委会本着选新片、选适合国外观众观影习惯的影片的原则,从各电影制片厂及民营制片单位选送的大量影片中,精心挑选出60部优秀影片,在“北京放映”期间公开展映。这些影片都是新近拍摄的。其中有国内票房超过一亿的“贺岁档”影片《集结号》、体现贫穷父子顽强生活的现实题材影片《胡同里的阳光》、以苗族文化激发灵感而摄制的《鸟巢》、展现羌族人民生活的《尔玛的婚礼》、描绘都市爱情的《命运呼叫转移》等。这些影片都极具国际市场开发潜力。在这60部影片中,还有一些尚未公映或刚刚拍摄完的影片,也在“北京放映”期间做首映活动。这些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制作精良且风格多样的影片不仅会令与会来宾大饱眼福,也会让感兴趣的中国观众一睹为快。其中约40部国产新片于活动期间在北京新东安影城放映。我们的《十七》也参与了放映活动,虽然只有小厅放映短短三场,却获得了观影者的阵阵掌声。最近《十七》可谓捷报频传,继6月陈冲获得第十一届上海电影节中国新片展映单元电影频道传媒大奖的“最受关注女演员”奖后,9月又入选新加坡“1949年后中国经典电影展青春献礼单元”;10月入选第28届美国夏威夷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并为导演姬诚获得亚洲新人奖的提名……
  其实,从第一届至第十届“北京放映”的主会场一直在中影公司院内,组委会利用中影内部的三个影厅为来宾放映影片。随着参展影片和来宾人数不断增加,活动影响不断扩大,“北京放映”已不再局限为中影公司的一个商业活动,从第十一届起,开始与北京市联合,会场转移至新世纪影城,同时将影片展映、推广文化与展示北京融为一体。今年的“北京放映”延续了这一做法,并得到不断完善。影片展映期间,组委会还举办了主题论坛,请中外专家集中就如何增加中国电影出口问题出谋划策。
  弘扬民族文化精髓,推动中国电影事业蓬勃发展,展现当代中国面貌,促进中外电影交流与合作,这既有“北京放映”一贯秉持的宗旨,也有不断丰富的内涵,更见证了“北京放映”的茁壮成长。“北京放映”的成功,证明了将“请进来”和“走出去”巧妙结合,是推介中国电影、弘扬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而本届“北京放映”,主办方更立足于通过全方位的宣传推广,进一步将“北京放映”对外推广中国电影的单一功能做更广意义的延伸,使其变成一个立足北京、面向全球、既对外推广、也对内宣传中国电影、民族文化的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电影之窗”和“民族文化之窗”。
  (感谢新浪娱乐“第十二届北京放映专题”提供部分资料)

相关热词搜索:放映 北京 中国 “北京放映”讲述中国 第十二届北京放映 第十二届北京放映专题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