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与金融体系怎么改] 中国教育体系真的该改改

发布时间:2020-03-14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世界各国政府目前基本上达成了一个共识:大家在支持美元币值稳定、维护世界经济稳定、付出巨大代价的同时,也希望美国政府下决心支持改革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金融体系。   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改革是一个庞大的课题,需要各国学者集思广益,组建国际研究小组,开展系统研究,拿出一个周全的方案,才可付诸实施。
  
  
  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中国巨额外汇储备受损,提出减持、出售美元资产建议者不在少数,同时指责美国的声音也很强烈,但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应思考改革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金融体系存在的缺陷。众所周知,世界上凡是爆发金融危机的国家、地区,必然发生货币大幅贬值、股票大跌。然而,此次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又升级到金融系统性危机,进而还向实体经济扩散,实体经济进入衰退几成定局;再加上美国财政赤字累累,经常收支、消费者收支均存在巨额赤字,在这种情况下,美元本应贬值却没有贬值,反而步步走强。在2008年9月至10月美国金融动荡剧烈期间,美元指数却从76.69点大幅上冲至10月28日的87.88高点,创出两年半高点,区间涨幅达到14.59%。对此我们应保持清醒认识。这是因为,中国、日本担心一旦美元大幅贬值、发生危机,将造成世界金融体系崩溃、经济大危机,以全球经济大局为重,世界上两个持有美国国债最多的国家采取了继续支持美元的政策,才稳住了美元走势。而美国在世界各地的资本调回本土拯救大本营,也起到了补充作用。不过,这些措施仅能在一定时间内有效,难以为继,现阶段美元走强不过是暂时现象而已。今后美元出现贬值趋势,各国持有美元资产受损还会同步、同比例发生。现在世界各国政府基本上有一个共识:大家在支持美元币值稳定、维护世界经济稳定、付出巨大代价的同时,也希望美国政府下决心支持改革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金融体系。
  改革势在必行
  首先,美元浮动汇率制造成利益失衡。世界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经济关系已经十分密切,贸易和投资充分自由交易、自由流动,彼此之间经济利益是按照标准的价值尺度进行交割,这个价值尺度通常就是美元。换句话说,凡是国家之间、企业之间发生的跨境利益交换、财产转移、效益分配等经济活动,几乎都以美元标价,以美元为尺度进行交往。所以,美元汇率的一举一动均有可能造成利益失衡,美元实行浮动汇率制造成了国际市场混乱。即便金融机构发明了规避汇率风险的许多方法,但委托方的成本仍十分昂贵。
  其次,国际社会对美联储没有约束力。更加令人担心的是,由美联储肩负美元货币发行和监管等职责,并通过美国金融机构向世界传导,美联储实际上在扮演“世界央行”的角色。美联储发行的美元在国际市场上之所以能够流通,是因为大家相信它以美国资产为保障。这其中存在的又一个缺陷就是,如果美国发生通胀,美国欠国外的债务也会同时缩水。由于美联储只需对国内负责,不需对国际负责,任何国家政府或非美机构、企业都无权问责美联储治理通胀失职等类似问题。所以,世界各国只能寄希望于美联储以高尚的道德水准来对世界负责。
  其三,美国监管失职让世界无辜受损。美国金融机构向国外出售劣质金融资产如次级债,效果等于在掠夺他人财富。弗兰克?帕特诺伊撰写的《诚信的背后》一书向世人揭示,美国投行出售的金融衍生产品往往潜藏着巨大风险。当其不讲诚信、向外出售金融衍生产品时不会向客户充分说明,等于在欺瞒客户,结果造成了一些世界著名大客户亏损倒闭。此次美国发生金融海啸,就是由于美联储监管失职,而美国评级机构又对这些衍生品予以过高评级以使金融机构得以对外大肆出售,让世界经济全体遭殃。这是美国金融界的耻辱,也充分暴露了国际金融体系存在的缺陷,即:美联储在向世界发行货币,行使世界央行相应权利,而出现问题却只需向美国负责,不需顾及世界其他国家利益,世界性监管的共同需求得不到体现。
  其四,美联储扮演世界央行角色,美国获得的利益巨大。众所周知,美国政府长期执行财政扩张政策,每年发行巨额赤字国债,其中相当部分对外出售。这些国债多为长期债,其间美国累计发生的通货膨胀有时会高出利率水平,这就等于美国国债贬值,使持有者资产按相应比例受损。实际上不仅美国政府,美国金融机构、企业也纷纷对外举美元债,这些美元债务也都将随着美国发生通胀而同步贬值。应该指出的是,美国政府公布的CPI数据不足以表达美国通胀情况,因为美国资产价格膨胀、资产泡沫更加严重,这使非美机构持有的美元资产同比贬值。
  其五,美国评级机构存在立场问题,配合监管失职,酿成金融海啸。美国次级债信用等级实际上非常低,但却被美国机构评为高等级、信用良好级别,由此才能在美国、在世界市场畅销无阻,给客户造成灾难,给世界经济带来危机。已经有日本金融机构指责美国穆迪对美国国债评级为三A,比日本国债两A高,存在立场偏差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当然是,应该建立具有世界性、可以站在公正的立场进行客观评价的评级机构。
  需要解释的是,美联储此次监管失职并不是“故意而为”,在美国或在其他国家历史上监管落后于金融发展的情况都曾有发生,因此对美国不宜过分指责。作为世界最发达国家的美国,经济上升空间、潜在增长率是非常有限的,而美国却能实现3%~5%的经济增长,可以说这是创造了增长的奇迹。同时也可以说,美国建立金融资本主义发展模式也是在探索全世界经济未来发展的大方向。这个模式不成功,美国还会调整,创造新的模式。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在世界面前承认“犯有错误”,说明美国具有纠错的勇气和能力,美国对内、对外也不想推卸“责任”,美国还有许多精英对美国模式持有冷静、客观评价的立场。此外,我们更应看到,美联储在扮演“世界央行”角色期间发挥的积极作用、建设性作用是史无前例的,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不可抹杀。我们应该本着实事求是原则,寻找解决现存国际金融制度缺陷的方法,而不是简单地开展一场零和博弈,以一种货币取代另一种货币,然后去主宰世界。我们追求解决问题的方案是实现和谐共赢,最终向着建立“世界央行”的目标进行努力。以美国拥有的强大综合实力而言,毋庸置疑,未来的世界央行仍然需要美国发挥建设性作用。基于以上认识,提出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改革的方案才有现实可行性。
  改革的基本设想
  首先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使其从个别国家的强约束中解脱出来,改造成基本可以发挥“世界央行”作用的机构,站在世界经济整体的立场上履行监管、甚至货币发行等我们认为需要的各项职责。可以暂时将其称之为“世界央行”。
  其次,作为“世界央行”,其投票、参与决策、监管的权利格局应该具有世界代表性,需要进行相应调整,如参照主要大国经济、贸易占世界比重适当进行调整。
  其三,世界也需要新的稳定的国际货币。至于新的国际货币如何诞生,可以各抒己见。笔者认为,建立一篮子方式货币,世界主要国家货币占有一定权重系数,以增加广泛的代表性,是一种较好的选择;进而还应吸收黄金等资源占有一定权重,以发挥稳定币值作用。而世界主要国家央行应以资产做担保,保证新的国际货币价值。
  其四,新的国际货币一经诞生,就应该替换各国外汇储备中的美元,并且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结算等国际流通环节改为使用新的国际货币。
  其五,世界各国货币包括美元,应建立起与新的国际货币之间的兑换关系,各国可自由选择浮动、半浮动或者固定汇率制,各国货币包括美元,将仅限于在各国内部流通。
  其六,建立配套机构,配合IMF监管。当前世界亟需建立能站在世界性、超脱立场上的评级机构,对世界市场上销售的金融商品予以客观评级,替代目前以美国企业为主进行评级的体系,这是防止假冒伪劣金融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保障。而IMF履行监管时,应有法律手段,针对不同信用级别金融产品进行分类监管,以便建立良好的金融安全机制和市场稳定的秩序。如果世界各国出资组建这样的评级机构,将其设置在经过改革、具有独立性的IMF内,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案。
  新旧体系的过渡性安排
  为了确保新的货币和金融体系拥有足够的信用和稳定的价值,参与国际货币一篮子协议的世界主要国家的金融管理制度应该改革,以达到新的国际金融体系要求,国家财政收支也应处于良好的平衡状态,通胀水平应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为此需要作出如下安排。
  首先是新旧金融体系过渡期的时间安排,应该是一个长期过程,如用5~10年。
  其次,参与新的国际货币取代美元,也应该逐步推进。
  其三,为了保证平稳过渡、防止国际金融市场发生动荡,世界主要国家央行要建立起联合干预机制,随时保持密切协调行动。
  其四,参与新的一篮子国际货币协议的国家实行金融改革、财政平衡和控制通胀,也应该提出一个时间表,保证在承诺的时间内完成。
  
  当然,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改革是一个庞大的课题,需要各国学者集思广益,组建国际研究小组,开展系统研究,拿出一个周全的方案,才可付诸实施。希望以上个人见解可以起到抛砖引玉作用。

相关热词搜索:国际货币 金融体系 怎么改 国际货币与金融体系怎么改 国际货币体系演变历史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