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来了如何理财】悟空理财可信吗

发布时间:2020-03-14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车耳商旅滋味● 系列之三十四      理财无非就几种方式:简单一点就把钱放在家里,保险点就放在银行,激进点就拿去投资。这几种方式各有优势,也各有缺点。
  
  老太太的方式
  
  现代经济下人们经常嘲笑的理财方式就是把钱放在家里――老太太的方式,因为钱放在家里首先不能生息,进而会贬值甚至还可能丢失。还有许多人长期把钱藏在一个地方不用,最后连自己都忘了。
  但这种理财方式至少有一个好处:钱是在自己而不是在别人手里控制的,因为就连银行也可能倒闭。这次金融危机中美国就有上百家银行倒闭,许多追逐高利息从而把钱放在小银行的华人储户就蒙受了惨重损失。2008年下半年,欧洲从比利时到卢森堡再到爱尔兰,都出现了银行挤兑,以至于法国总统萨科齐不得不高调声明保证所有人的存款。
  
  存银行的方式
  
  现代经济下,把钱放在银行是老百姓最常见的做法。在美国,钱放银行首先分储蓄户和支票户。储蓄户是带利息的;支票户不带利息,专门用来支付各项费用,比如水电单或者信用卡账单。西方商业银行还有帮高额储户理财的经理,他们会根据你储蓄的多少帮你订一个理财方案,比如1/3放储蓄户,1/3买一些风险不大的退休基金,剩余1/3向你推荐他们银行自己设计的各种投资组合。总之,在最后一种方案中是让你投资那些高风险、高收益的资本市场,风险高到可能连本都收不回来,收益则可以高到几年会成倍地增长。
  为了证明他们说的不错,这些人会拿出各种证据,比如银行印制的投资股票基金的小册子,上面既写清股票的组合又有其增长曲线,让你一目了然,为之心动。
  接受这样投资顾问的建议有时问题挺大。我在法国时就接受过这样的投资顾问的建议,结果投资组合出现亏损,连本都亏了一些。
  后来我发现他们推荐的股票组合都是表现好的,确切地说都是过去表现好的。只是这些表现好的股票升值空间已经有限,它的预期利润已经被前期的投资者赚了,所以当你买的时候可能正是那些赚了钱的投资者获利回吐的时候。就是说,你成了投机者的接棒人,如果股票下跌,下一棒就没有人接了,于是你被套牢。
  
  激将法式的促销
  
  亏损之后我发现,这些西方商业银行财务顾问的金融知识和市场感觉都不够好。他们每天从事大量的营销工作,占了其很多时间,并没有真正研究股市和债市。他们只是按照银行的守则做事,或者根据领导的意思将银行想促销的产品推销出去,而对股票的组合、投资的行业以及对未来经济的了解都是很肤浅的。
  有些财务顾问还非常执著,一遍一遍地打电话促销,还说一些话来刺激客户,让人觉得不听他们的话就是十足的傻瓜。在法国时,一个本来挺礼貌的银行财务顾问在连续刺激我买他们的产品都无功而返后直截了当地对我说:你把钱放在这儿不投资,对我们来说没有意义。因为银行需要让钱流动起来,这样钱才能生钱。
  我当然知道这一点。他如果完成不了自己的销售计划就无法让银行赚到钱,也就无法赚自己的奖金,只是吃一些利差。所以从他的利益来说,得让客户把自己存款拿出来,一会儿买这个产品一会儿买那个组合,最好把客户的钱分得七零八落。这样,他们既可以赚手续费又可以少付存款利息,因为每一次钱的变动银行都要少付几天利息的。
  
  私人银行
  
  如果一个客户钱很多的话,就可能碰上那些叫做私人银行的理财顾问。这些人管理的都是几十万、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存款的客户,每个都是西装笔挺、头发梳得油光光地去见客户。他们天天游走于富翁之间,觉得自己也是上等人。
  这些私人银行家对那些在商业银行低层次工作的财务顾问同行往往不屑一顾。因为他们有更精心设计的投资组合和更宽松的税收环境,同时给客户有更多的优惠,比如汇款不收费等。由于私人银行管理的都是当地富翁的资产,对后者来说税收上的减免相当重要,尤其在西欧,那里累进税的实施使得有钱人收入越多交税比率越高。
  不过,这些私人银行家尽管看上去衣冠楚楚,又能随口说出许多成功的案例,但其中有些人的做法还是让你担心:他们往往要你介绍给他更多的富裕客户,而为了答谢,他们可以把你拉来的客户按存款比例付给你佣金。这看上去是个不错的生意,自己没有风险只有报酬,但不要忘了,你的钱也可能是被朋友拉过去的,别人在拉你的
  时候可能就已经赚了佣金,而银行付的佣金是算在你身上的,就是说银行拿你的钱来赚钱。
  
  投资的方式
  
  钱无论放在家里还是存进银行,都是被动的管理方式,而投资股市、债市则是自己主动的决定。自己的钱自己管理,赢利或亏损都不用埋怨别人。投资产品上,有人投资股票,有人投资房产,有人投资黄金,有人投资艺术品;而在投资领域中,有人只做实体经济的交易,有人则敢做虚拟经济交易,敢于买期权和商品期货金融的衍生品。
  因为股市千变万化,还有人想出来了对冲的方式,锁定风险。这些人声称无论市场涨跌,他们都会替客户赚钱。理论上应该如此,因为对冲基金可以把借来的股票卖掉,等到股票下跌时再低价买回来还给出借者,从中牟取利润。这就是卖空,国内股市上以前是被禁止的,2008年金融危机后证监会放松了管制,还提出了融资融券的说法,允许融券其实就是允许卖空。
  投资尤其是长期投资,在西方是人们常见的行为。长期投资者的拥护者常常引用巴菲特,说在20年前投资巴菲特的公司几万块钱,现在能涨到几十万甚至几百万,许多人深信不疑。现在呢,还有人举这样的例子吗?2008年金融危机后巴菲特亏损估计有几十亿美元甚至更多,是世界上个人亏损最大的之一,投资到他公司的人现在都亏了钱。所以,投资的风险是明摆着的,如果在高点进入又碰上现在这样的危机,那只有亏损的份儿,无论怎
  样都没有把钱放在炕头上值。
  
  卖空的神话
  
  我们可以看到,如果是在牛市中投资,大部分人都会有钱可赚。而在向下走的股市中,绝大部分人都是赔钱的。当日交易者(股票在手上不过夜)就不用说了,这种人多年前在华尔街如同雨后春笋,现在几乎灭绝。
  对冲基金也亏损累累。我们知道的贝尔斯登,就是因为对冲基金的亏损巨大,才把这个世界第五大投行拖下水的。雷曼兄弟也是栽在这个问题上,在这次金融风暴中几乎所有大的对冲基金都损失惨重,有的说倒就倒了。
  对冲基金其实都是由一些高水平、高学历的人在管理,由于可以卖空,可以在跌势中牟利,又掌握全球最详尽的信息,他们自信自己基金的抗风险能力比任何人都强。于是他们在市场上兴风作浪,既投资金融期货又投资商品期货,将世界经济搞得大乱。石油之所以在不到一年时间里从几十美元一桶暴涨到147美元一桶,并不是真正的需求所致,而是被游资炒作的结果。现在这些资金也尝到了苦果。
  所以,对冲基金无论在股市上行还是下行时都能赚钱的说法,只是一个神话而已。
  
  投资银行的命运
  
  至于投行的基金经理,管理的可能是他本身所在公司的自有资金,也可能是客户的资金。这些人投资都不仅买单一股票,还建立一个个组合,就是好多种上市公司的股票池。他们关注着自己组合中股票的表现并决定如何调整这个组合,剔除表现不好的并加入表现好的股票。
  对他们来说,商业银行的财务顾问给客户出的建议都没什么价值,听他们的话来投资纯粹就是随大流,因为商业银行的经理既不懂趋势又不研究组合。而高学历的投行基金经理都认为自己的组合是最好的。他们都是最受追捧的人,各银行的分析师都为他们提供各种资料和分析报告,希望他们买自己推荐的股票,尤其希望他们通过自己的机构来买卖从而赚取佣金。
  但是,把钱给这些基金的问题是,他们每年平均要收取2%的管理费,同时还可能提取20%的收益,用他们的行话说就是“2%外加20%”。
  时至今日,随着仅存的两家投行改制成了控股公司,美国连真正意义上的投行都没有了。那么,人们手中的富裕资金又该如何处理呢?
  最理智的办法就是该花就花,能省则省,适度投资。需要花钱的时候就把钱花出去免得日后贬值,只是不要追求奢华;而能够省下来的钱也要省,因为未来不确定因素太多,省钱还是必要的,只是不要过分节俭;适度投资的意思是讲,不要像美国人那样连退休金都投入股市,结果连养老钱都搭进去了。
  
  本文虽然说的是在国外的体会,但对国内也有借鉴意义,因为中国现代银行体系的构筑方式等都来自西方,在西方国家发生的危机我们也可能发生,而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还会继续。
  于是,关于中美老太太的故事就有了新版本。原来版本是:中国老太太攒了一辈子钱终于在60岁时住上了自己的房子;而美国老太太则是30岁时贷款住上了房子,到60岁才还清贷款。有人由此嘲笑中国老太太愚昧,号召大家学习美国人。新版本却不一样了:美国老太太在住了30年房子后却因不能继续偿还抵押贷款而被银行收回房子,美国老太太无家可归了!
  
  敬请关注下期系列之三十五:
  美国还没有社会主义吗

相关热词搜索:来了 危机 理财 危机来了如何理财 金融危机来了怎么理财 金融危机怎样理财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