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交民巷到外交部街:外交部的组建_东交民巷外交部公寓

发布时间:2020-03-14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尽管有着丰富的外事活动经历,但王炳南清楚,跟以往的工作比起来,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意义非凡――1949年10月1日,从这一天起,一举一动,对外就代表着拥有四万万人口的新中国、代表着浴火而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王炳南曾任中共中央外事组副主任。开国大典结束后,中共中央外事组的人员匆匆赶回东交民巷的御河桥――这是外交部成立以前外事人员办公的主要地点,另外一处办公地则在松树胡同。跟着王炳南忙碌的这些人便是新中国第一批外事工作人员。他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在10月1日这天将新中国的第一份公函送出,函中指出:“我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世界各国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是必要的。”
  此时,参加开国大典的群众队伍还没有散尽,街上交通不畅,而时间又如此紧迫,大家不免有些焦虑。
  “周部长来了!”终于有人惊喜地说。随即,王炳南带上未签字的公函随周恩来来到北京饭店的临时办公室。周恩来认真审阅了打印好的公告和公函,然后挥笔在每份公函上签上“周恩来”三个字。当王炳南带着签署好的文件赶回东交民巷时,已经是晚上九点多钟了。他于是把柯柏年、韩叙等外事组懂外文的同志召集在一起,让大家马上分头发送公告和公函。
  柯柏年、韩叙等立即分头骑自行车出发,一个小时之内,留在北京的苏联、美国、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意大利七个国家的旧领事馆就收到了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发表的建国公告和外交部长周恩来的公函。骑自行车送出第一份公函,这后来成为外交界的趣闻。
  另一些同志则带着公告和公函从北京分别去往南京和上海。与此同时,南京,上海两市外事处主任黄华和章汉夫召集各国驻各自城市的原外交代表们谈话,向他们口头宣布了建国公告和公函的内容。各国旧外交人员接到正式文本后,纷纷向本国政府发报,有的为了节省时间,甚至索性用明码电报发出。
  建国前夕的外交筹备工作,主要由中共中央外事组完成。据时任外事组研究处一科科长的凌青回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前一天,王炳南召集了解散中央外事组的会议,我参加了。”这次会议还由王炳南宣布了即将组建的外交部科长以上的干部名单。“柯柏年是美澳司司长,伍修权是苏欧司司长,沈端先(夏衍)是亚洲司司长。当时周恩来兼任外交部长,副部长是王稼祥、李克农、章汉夫,王炳南任办公厅主任。”
  1949年11月,外交部的组织机构基本建立起来,共和国外交部第一批司局级领导名单也正式确定:办公厅主任王炳南,副主任阎宝航、董越千、赖亚力;苏欧司司长伍修权,亚洲司司长沈端先;欧非司司长宦乡,副司长温朋久;美澳司司长柯柏年;国际司司长董越千(兼),副司长龚普生;情报司(新闻司前身)司长龚澎,条约委员会主任委员章汉夫(兼);外交政策委员会主任委员周恩来,副主任委员乔冠华,秘书主任杨刚。
  新中国的外交干部有几个重要来源。首先是解放军的一批高级将领,如袁仲贤、王幼平等,主要被派往国外担任大使等领导职务;第二就是原中央外事组的干部及各大城市长期从事地下工作、统战工作的干部,如乔冠华,龚澎、陈家康等,主要是在部内工作;三是从大学里挑选的一批优秀毕业生,作为外交队伍的后备力量,四是从地方上抽调的干部。除此以外,还聘请并留用了一批对外交问题素有研究的专家和从国民党外交部门转过来的外交官,如梅汝墩,何思敬、林其翰等,担任外交部的顾问。
  11月8日傍晚,大家聚齐到外交部的第一个部址――北京东城区外交部街33号,参加外交部的成立大会。

相关热词搜索:外交部 组建 东交民巷到 从东交民巷到外交部街:外交部的组建 东交民巷有什么好玩的 东交民巷都住的什么人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