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战略较量的焦点 贫富差距:蓝绿较量新焦点

发布时间:2020-03-15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贫富差距与民生问题将成为马英九连任的重大挑战。      目前,在岛内蓝绿两大政治阵营的斗争与较量中,民进党在两岸议题上的较量形势较国民党颇为不利,于是它开始调整策略,试图从“族群政党”转向“阶级政党”,攻打“民生牌”、“治理牌”与“阶级牌”,将“贫富差距”作为攻打马英九当局的武器。随着形势的发展,收入分配与贫富差距问题将成为未来蓝绿较量与下届“总统”大选的攻防新焦点。
  
  民进党开打“贫富差距牌”
  
  近来,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在各种场合,对马英九“倾中”的大陆经贸政策展开了攻击,认为台湾的贫富差距问题日益严重是马英九“倾中”大陆经贸政策的直接结果,这一政策加速了产业外流,造成失业人数增加。蔡英文指出,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与实施与台湾贫富差距扩大有直接联系,对台湾冲击要远远大于WTO(世界贸易组织),它将引发台湾经济结构再一次调整,造成财富重新分配,最不利于弱势团体、弱势产业、弱势劳工、农民和受薪阶级。她表示, “ECFA是执政者错误的经济发展偏好,将扩大台湾的贫富差距,对社会的公平正义感受是很大的冲击”。
  蔡英文的这一表述得到了民进党外围组织的积极配合。新年伊始,“新台湾国策智库”董事长、知名绿色经济学家吴荣义在台湾平面媒体刊登巨幅广告,攻击马英九执政造成种种弊端,包括“所得分配恶化”,“台湾社会M型趋势愈演愈烈,前5%最富者收入是5%最贫穷者的66倍,贫富差距史上最严重”,“失业问题严重”,“估计现有68万名劳工找不到工作,其中20万人将长期失业”,“薪资所得倒退”,“近半数上班族月薪不到3万元”。“台湾智库”董事长与绿营经济学大将陈博志批评马英九政府夸大人民所得提高,指出2010年与2007年相较,台湾国民所得不是当局公布的增长了4.16%,而是仅增长1.36%。“新台湾国策智库”执行长罗致政则表示,马政府的决策一直都是“自我感觉良好,但人民感觉痛苦,如果马再听不进建言,将与人民的距离愈来愈远”。可以说,在岛内绿营政治人物、学者与媒体的共同宣传下,贫富差距问题似乎成为当今台湾最大的社会问题。
  
  台湾“贫富差距”真相
  
  台湾贫富差距真相如何?这需要科学与客观的分析与评判。
  总体观察,台湾的贫富差距问题并不严重,在全球范围内属于财富分配平均或“均富社会”。依据联合国的标准,反映贫富差距问题的基尼系数在0.2~0.3之间,表示财富分配比较平均;在0.3~0.4之间表示财富分配相对合理;在0.4~0.5之间表示收入差距较大;在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在台湾工业化之前,人民的收入差距非常悬殊,上世纪50年代初基尼系数达0.56,60年代为0.44,属于收入差距较大或收入差距悬殊一类。工业化开始后,台湾经济进入快速增长期,就业人口增加,贫富差距获得很大改善,上世纪70年代与80年代初是台湾贫富差距最小的时期。1980年台湾的基尼系数只有0.28,创造了台湾“均富型增长”奇迹。随着高科技产业的兴起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技术、智力与资本在收入中的比例上升,台湾贫富差距逐步扩大,形成一个新的转折点。但就基尼系数指标观察,台湾贫富差距问题并不突出,一直控制在较为合理的范围之内。尤其是新世纪以来(2000年到2009年),台湾的基尼系数变化不大,一直在0.32~0.35之间变动,没有超过0.4,依上述国际标准属于分配相对合理的社会。
  如果按家庭收入的五等分位倍数方式观察贫富差距,2000年到2009年,台湾地区20%最高家庭收入与20%最低的家庭收入之比变化也不大,一直在六倍左右,在世界范围内属于较为均富或贫富差距较小。2009年台湾的家庭所得五等分倍数为6.34,虽然在历史上居于次高水平(仅次于2001年),与韩国的5.0(2008年)、法国的5.7(1995年)与日本的6.1(2008年)差距不大,但远较香港的17.7(2001年)、新加坡的13.0(2008年)、英国的8.6(2008年)、美国的13.6(2007年)好了许多。从国际横向比较来看,近些年来台湾贫富差距虽然呈现扩大趋势,但实际差距并不悬殊。
  
  统计数字无法反映现实世界贫富两极化趋势
  
  从统计数字看,虽然台湾的贫富差距问题并不十分严重,在世界范围内属相对“均富”的社会,但为何突然这一问题在台湾社会变得十分突出,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马英九当局为何开始将“分配”问题列为施政的优选考虑对象?
  关键因素在于统计数字并不能完全反映台湾社会贫富差距扩大的现实。尽管从统计上来看,台湾的贫富差距并不严重,但不可否认的是,近20年来这一现象呈现逐步扩大趋势:富人的财富累积得更加快速,低收入群众的财富增加得更加缓慢,甚至没有增加,形成贫富两极化的发展态势。如果把5%收入最高的家庭与5%收入最低的家庭进行对比来看,收入差距则从1998年的32倍迅速扩大到2003年的51倍,2009年的66倍。
  近十多年来,台湾的低收入群体持续增加,低工资成为常态。在贫困线以下的贫困人口或所谓的低收入户到2010年增加到近11万户,近27万人,双双创下历史新高,较十年前增加了一倍。2010年底,台湾调整贫困线(低收入户)标准后,低收入户再增加5万多人,达到32万人,再加上台湾近54万的中低收入人口,合计中低收入群体达85万人。依据台湾家庭收支调查资料,2010年,月收入不到2万元新台币的人口达138万人,加上“无酬家属”这类所谓的就业者60万人,合计近200万人;月收入低于3万元新台币的人数则达360万人。以台湾大学毕业生为例,上世纪90年代中期,大学毕业生的月工资在3万元新台币以上,如今已降到2.5万元新台币,如果再考虑到最近十多年以来物价上涨的因素,普通台湾百姓的实际收入下降得更多。2010年台湾劳工阶层月平均实质薪资只有4.3万元新台币,不如12年前的水平,约80%的劳工月收入在3.3万元新台币以下。可以说,今天台湾工薪阶层的劳动收入比例在下降,资本、土地等收入比例在上升,这已成为台湾贫富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民众贫富差距感知越来越突出
  
  从不同群体与民众的感受观察,台湾的贫富差距问题确实越来越严重。台湾《天下》杂志每年发表的调查资料显示,受访民众认为台湾贫富差距严重者的人数比例从2005年的77%上升到2009年的93%。
  台湾民众在经历了从“穷困”到“暴富”与“均富”、再到“贫富两极化”的变化过程后,有一种“由富变穷”的相对失落感。上世界50年代到80年代,台湾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积累了庞大的社会财富,而且在民营经济大力发展与就业率较高的情况下,实现了“国富民不穷”的“均富社会”,让台湾走出战后与50年代初期的“穷困”时代,一举成为世人关注的亚洲“四小龙”成员。台湾的富裕相对于大陆改革开放与两岸交往初期大陆的贫穷落后形成鲜明对比,台湾人的自豪感得以充分体现。但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近十多年来,大陆经济快速增长,社会财富迅速累积,民众收入水平大幅提高,与台湾经济相对衰落及收入增长缓慢形成新的显著落差,台湾民众“由富变穷”的失落感格外强烈。除了少数大财团与大资本家累积了庞大的财富外,普通大众与劳工群体的收入增加放慢,中低收入群体增加,出现相对贫困化的趋势。尤其是过去许多所谓的中产阶级因房价上涨、收入减少或财富缩水等因素,成为了“新贫”。据报道,近十多年来台湾有近百万中产阶级消失,这是日本趋势策略大师大前研一提出的M型社会(整个社会分成了三块,左边的穷人变多,右边的富人也变多,但是中间的中产阶级忽然陷了下去)的典型写照。
  
  公务员待遇之争背后的利益分配问题
  
  新年伊始,台湾“立法院”三读通过取消军公教人员的免所得税待遇,此举被视为意在“摘掉军公教的黑标签”,实现社会公平。与此同时,马英九认为,去年台湾经济实现了高增长,可以考虑给公务员加薪,以刺激与带动民间工资上调,促进普通民众收入的提高,改变贫富差距问题。然而,民进党将“阶级对立”与“贫富差距”作为了新的斗争工具,马英九提高公务员薪资的主张一经提出,就引起了民众的强烈不满,造成新的民怨:在政府财务紧张、税收短缺的情况下,还动用纳税人的钱为待遇较好的公务员加薪,而薪资不高、工资多年不涨的劳工阶层并未得到充分照顾,这如何能够缓解业已扩大的贫富差距问题?
  这一难题尚未解决,公务人员退休金18%的优惠存款利率问题再次成为舆论焦点。公务员在台湾长期以来被视为一个“特权阶层”,是既得利益者,更被认为是国民党的坚定支持者,公务员退休金的优惠待遇屡屡成为每次重大选举民进党攻打国民党的重要手段。
  去年七月,台湾“立法院”通过“公务人员退休法”修正案,于今年1月起正式实施。新法主要是修正扁政府时代这一法案“肥大官、瘦小吏”的缺失。然而,这一法案虽较过去合理许多,可为政府减少支出,但由于仍保留了18%的公务员退休金优惠利率,在台湾贫富差距扩大与银行存款利率只有1%左右的情况下,形成极大反差与利益分配的不公,民进党借机发难,颠倒黑白,直指新制是“恢复旧制度”,要求彻底取消这一制度,并在民间不断煽动不满情绪。目前,这一问题在岛内引起极大争议,已经演变为一场政治风暴。
  
  贫富差距成为大选攻防新议题
  
  对于即将展开的台湾领导人选举,岛内两大政治阵营已经开始了备战部署,为赢得选举寻找新的政治论述。马英九祭出“九二共识”大旗,质问民进党是否承认“九二共识”,将两岸议题作为与绿营对决的核心议题。在这一问题上显得被动的民进党,则将攻防的重点转向了民生问题,即贫富差距与收入分配问题,并将贫富差距与两岸问题挂钩。也就是说,下届台湾领导人大选,民进党的“罩门”在“两岸”,马英九的“罩门”在“分配”。
  近来,民进党到处鼓吹与宣扬台湾贫富差距扩大,失业问题严重,劳工收入下降,民生问题突出,而且将台湾贫富差距扩大与马英九的两岸政策相联系。蔡英文一再表示,“ECFA将引发台湾经济结构再一次的调整与最大的财富重新分配,这样最不利于弱势群体、弱势产业、弱势劳工、农民和受薪阶级”。民进党鼓吹民生问题严重的背后,是想在两岸议题上变被动为主动,在大选中不至于失分太多。
  对于民进党开始主打“贫富差距牌”, 马英九当局有充分认识, 目前“分配”问题已经成为马当局施政的优先考虑与重要工作。台“行政院”已提出“改善所得分配措施”方案,内容包括扩大对家庭可支配所得后20%中低收入家庭的照护,规划征收奢侈税与豪宅税、打击地产投机及增加社会福利支出等。在日前通过的“中央政府”财政预算中,“国防”、“外交”等预算支出创新低,而社会福利预算支出大幅增加,较上年增长6.8%。“内政部长”江宜桦表示,“未来社会福利预算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然而,通过社会再分配来改善中低收入者的生活条件,提供更多的社会福利与安全待遇,需要经济实力作后盾。近十年来台湾经济发展呈现相对衰落之势,财政收入不足,赤字增加,限制了社会财富再分配的功能;而投资不足使得就业无法扩大,政府提供的短期就业只能维持低收入水平,贫富差距扩大的趋势很难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可以说,贫富差距与民生问题将成为马英九连任的重大挑战。

相关热词搜索:蓝绿 较量 贫富差距 贫富差距:蓝绿较量新焦点 贫富差距 贫富差距的代际传承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