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马英九,要想连任不容易

发布时间:2020-03-15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2008年“大选”,在民进党的“冲撞政策”下,两岸关系恶化,台海局势紧张,泛蓝阵营精诚团结,最终将民进党“台独”政权赶下台。时隔近四年,2012年台湾“大选”面临的岛内政治环境已然发生变化。
  
  台湾2012“大选”即近,蓝绿两党攻防剑拔弩张。马英九寻求连任固然有发展两岸关系方面的政绩以及现任优势,但一些不利因素仍不能轻忽。6月19日,马英九宣布与“行政院长”吴敦义搭档参加明年的“总统”选举,力图挽回目前在选举上出现的“颓势”。
  
  政治气候时过境迁
  
  2008年“大选”,在民进党的“冲撞政策”下,两岸关系恶化,台海局势紧张,几度处于危险边缘;陈水扁“乱政”八年使岛内经济凋零,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民众怨声载道,相当一部分民众抱有强烈的换党换人心态。在岛内民心思变的社会氛围以及民进党信任度、支持度双跌的政治气候下,泛蓝阵营精诚团结,国、亲、新三党同仇敌忾,最终将民进党“台独”政权赶下台。时隔近四年,2012年台湾“大选”面临的岛内政治环境已然发生变化。
  一是岛内政治格局“蓝消绿长”。2008年民进党下野后,政经实力大幅削弱,社会基础松动,党内权斗激烈,路线调整困难重重。在陈水扁贪腐案的影响下,民进党的处境更是雪上加霜,“假台独、假民主、真贪腐”的虚伪性暴露无遗,一度深陷发展危机。蔡英文任党主席后,推动民进党转型,一方面为民进党贪腐、暴力、激进的负面形象“消毒”,另一方面在“立委”补选、县市长等一系列选举中稳扎稳打,连战连捷,稳固了基本盘,扩大了社会基础。尤其是在2010年年底的“五都”选举,民进党总得票数超过国民党40多万,总得票率超过国民党5个百分点,重返执政舞台的信心与实力大增。与此同时,国民党2008年“大选”时领先的选票不断被蚕食鲸吞,国、民两党在南台湾差距拉大,在北部、中部差距缩小,呈现“北蓝南绿中拉锯”的政治形势。而随着陈水扁的入狱服刑,国民党在“大选”中消费“陈水扁红利”掣肘民进党的可能性也随之减少。
  二是马英九光环折旧。马英九上台以来施政屡屡犯错,政绩不佳,先是经济“马上好”的竞选承诺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未能兑现,后又接连在“八八水灾”、进口美国牛肉、大法官提名等事件上饱受诟病。其执政能力因此备受质疑,甚至被贴上“无能”标签,民调低迷,形象折损,威信与号召力大不如前。
  三是泛蓝整合问题重重。尽管泛蓝阵营在支持国民党执政,扶助马英九连任的大目标上一致,但受现实政治利益、马英九领导风格以及历史过节等因素影响,泛蓝内部波澜不平。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多次抱怨,马英九对亲民党不够尊重,国、亲高层关系渐行渐远。日前宋楚瑜已明确表示亲民党将争取不分区“立委”席次,国亲联盟濒临破局。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近期马英九又针对退役将领“开刀”,对一名老将在大陆发表“国军、共军都是中国军”的言论表示“震怒”,甚至扬言要停发其退休俸禄,惹火了退役将领居多的新党,国新不和浮上台面。尽管亲民党、新党实力有限,但若泛蓝三党“兄弟登山、各自努力”,不但会影响国民党的“立委”选情,更有可能拖累马英九连任,让民进党渔翁得利。因此如何协调国、亲、新三党关系,平衡泛蓝阵营各方利益,有效凝聚泛蓝团结,都考验着马英九及其选举团队的智慧。
  此外,理想性色彩浓厚的马英九上台以来坚持“清廉”诉求,全力推动国民党改革。但由于马英九的决策圈子狭小,“马氏改革”未充分吸纳各方意见,动作强硬,手段粗糙,急于求成,不但“自断手脚”清空党产,还祭出停权、开除党籍等严厉党纪,与地方派系划清界限,削弱了国民党的组织动员能量与基层组织选战优势。
  
  对手威胁重重
  
  代表民进党竞逐2012“大选”的蔡英文对马英九竞选连任具有很强的威胁。
  在形象上,蔡英文与马英九的洁身自爱相比并不逊色。蔡英文是学者出身,清新不算计、理性不草根,与传统的民进党人截然不同,被称为“女版马英九”、“小龙女”,部分民众对蔡英文的执政能力抱有很大的期望。岛内媒体认为,在距“大选”仍有七个月的情况下,马蔡支持度就不分伯仲,这是国民党候选人在历次“大选”中均未有过的“不正常”现象,着实让人捏一把汗。
  在路线政策上,蔡英文加紧进行两岸政策调整,极力削减民进党在两岸政策上的劣势。在大陆全方位崛起、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格局不断深化,求和平、求稳定、求发展成为岛内主流民意的背景下,民进党只有对两岸政策做出务实调整,塑造成熟稳健的形象才能让中间选民放心。蔡英文自2009年县市长选举后即开始着手研拟“十年政纲”,推动民进党政策转型,最近又提出所谓“和而不同,和而求同”的两岸政策“新论述”,意欲通过重新粉饰包装“台独”,既向深绿“急独”势力交待,维持民进党的基本盘,又力图塑造务实和有能力处理两岸关系的形象,打破国民党在两岸议题上的垄断优势,分割马英九独享的两岸政策红利,试图减轻岛内民众的疑虑,捞取更多选票。
  在选战策略上,蔡英文放弃操弄“统独”、族群的惯用手法,诉求“治理”能力,凸显马英九施政不力。马英九上台后,没有及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应对台湾社会不断拉大的贫富差距,加上民众厌恶族群、“统独”对立和蓝绿恶斗,给民进党提供了抨击国民党政策的口实与机会。在蔡英文的主导以及民进党的恶意操作下,国民党被贴上“大财团、大资产阶级”利益代言人的标签,民进党则成为“中下阶层、中南部、中小企业、中产阶级”利益的体现者。“五都”选举中蔡英文刻意回避对自己不利的“统独”、ECFA等议题,大肆攻击马当局“倾中卖台”、施政造成社会严重贫富分化,效果明显:民进党在“五都”选举中所得选票大幅成长,一举超过国民党,让人不得不刮目相看。此一策略初步得到验证后,蔡英文极有可能在2012“大选”中进行复制,继续锁定台湾安全、主权、利益分配等议题,与国民党政策相区隔,强调民进党“公平正义、照顾弱势”,批判国民党无法公平分配财富,造成社会阶级差距悬殊,进一步炒作“谁得利”、“谁受益”等敏感问题,不断抛出“绊马石”。
  
  选民票的投向变数加大
  
  近年来,岛内选民动向发生了一些不利于马英九选举连任的新变化。
  蓝营选民投票的积极性降低,是马英九面临的一大问题。马英九上台后,陷入“全民总统”的迷思,启用偏绿人士出任“阁员”,未对李登辉、陈水扁的“去中国化”进行彻底的拨乱反正,这种“蓝绿通吃”的做法,非但没有打动“意志坚固”的绿营选民,反而让蓝营民众萌生“恨铁不成钢”的情绪,引发不满。台湾“监察院”前院长钱复一针见血地指出,马英九未考虑台湾社会的蓝绿对立,站在中间“温良恭俭”、样样俱到,却两头挨打,“做到累死,也被人怨死”。而在政策论述上,马英九又反复强调“不统不独不武”的“三不”政策,没有为蓝营选民指明政治目标与发展方向,客观上为“台湾主体意识”的生存发展制造了空间,导致部分泛蓝民众产生“不知为何而战”的困惑。因此,国民党重新执政后的几次“立委”补选及地方性选举,蓝营选民投票意愿低落,投票率偏低,直接影响了国民党的选情。在这种情况下,2012年“大选”调动起蓝营民众的投票热情,催出基本盘,便显得尤为急迫。
  中间选民的投票意向也难以预料。在岛内蓝绿高度对峙的格局下,中间选票至关重要。中间选民较少受蓝绿意识形态的左右,更易通过领导人的政绩好坏作出选择。马英九上台后,实施开放合作的大陆政策,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受到中间选民的肯定。但由于两岸和平红利的扩散效应具有渐变性与滞后性的特点,而马当局又拙于宣传其在发展两岸关系上的作为,加上民进党不断借题发挥,进行抹黑,大肆炒作“国民党只重财团利益,忽视小市民”,扰乱视听,导致“政府亮出的经济资料和经济协定都无法转换成民众感受到的经济效益”,部分民众因没有即刻感受到两岸和平发展的利多而对马英九失望,也有一部分民众因部分人、部分阶层率先享受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好处而产生相对剥夺感,在一定程度上或将影响中间选民的投票意向。
  还有,“首投族”动向值得关注。2008年“大选”时“小马哥”成功吸引了岛内年满20周岁首次具有投票权的“首投族”。但上台以来马英九没有及时应对岛内贫富差距拉大的现实,房价居高不下,青年人就业压力大,加上国民党青年工作方式老套,导致其在青年选民上的优势大打折扣。与此同时,民进党动作频频,早早锁定思想独立,求新求变,不安于现状的百余万“首投族”。“首投族”有凭感觉投票的明显特点,在选前数月的时间里,不知马英九将如何运作青年选票,争取“首投族”。

相关热词搜索:连任 要想 不容易 马英九 要想连任不容易 马英九简历 马英九书法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