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杂志生活:本来生活网怎么样

发布时间:2020-03-16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最近在港报上看到一则反潮流的小新闻,意思大概是:内地大酒店今年起不再销售明报集团的《亚洲周刊》;但外籍和台港澳人士仍可订阅。   由于奥运前,外国记者可在华自由采访,许多人感受到政策只会宽不会紧。不过信息的传递是有方向的,信息大概是管进不管出:外国记者来采集作出口用的信息放宽,但输入信息还是会相对谨慎。
   以内地角度看,该刊有的封面是蛮刺激的。不过这是港,台杂志的惯技,并非该刊所独有。
  老实说,要讲做新闻,现在的《亚洲周刊》(Yazhou zhoukan,简称YZ,这大概是香港当时唯一用汉语拼音作为英文刊名的杂志)才算交得出货。20年前创刊时,只相当于内地的《参考资料》。
  我在YZ筹组期间加入工作,正式出版后还做了大约两年。大概是1989年秋天离开,当时还写了篇社论。后来有“发烧友”想办一种新型的“城市周刊”,有老板推荐我。我于是继YZ后,又成了《壹周刊》的创刊元老。
  我在YZ时,该刊是英文杂志《Asiaweek》,(以下简称AW)的小弟。AW是当时东亚英文周刊先驱《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远东经济评论,简称FEER)的对手,影响力虽然不能比,但在东南亚总算站稳了阵脚。同期内,中国在经济上日渐开放,气氛活跃,渴求信息。AW的新西兰籍创办人Michael o’Neill遂加开中文版,希望可以北进。
  当时香港很多媒体都有这个想法,关键是落实。o’Neill是新闻人,不谙中文,又深信AW模式的优越性,遂把英文版的做法照搬到中文版。当时的AW全彩印刷,论美观比得上你现在看的《南风窗》。相比之下,东南亚一些地区的华文报刊印刷粗糙、新闻管得严,华文甚至受到排斥,华人对全彩的时事杂志自然惊为天人。但香港不缺全彩的刊物,AW式的内容不够卖点。
  
  什么是AW式的内容呢?原来,该刊要概括全亚洲的新闻,但人手有限,故主要靠“炒稿”。方法是选辑通讯社的稿件和亚洲各地空运到港的报纸,综合改写,自己采访的内容不到一半。炒稿在香港报界很常见。港报规模小,有些新闻无法派人到场,就录写电台和电视的报道,当作“本报讯”。最多是见报前致电有关人士,引述一两句话。
   这虽然有违知识产权,但每天发生的事根本登不完,很多其实只要交代几句即可。但周刊不同报纸,如果大半内容靠炒稿,就不能说是“新闻”,而只是“摘要”。当然,现在生活紧张,让你很快地看完一周的大事,那也很重要。但YZ既然名为《亚洲周刊》,不能只报华人的事也得讲讲中东南亚;而港人当时楼股齐飞,对“落后地区”不感兴趣。
  令o’Neill深信AW模式优越的是,撰述员根据剪报炒出稿件后,要由另一组研究员逐字核对剪报后才能出街,以确保内容准确。但随便着三种不同的中文报纸就知道,同一件事的报道,不要说立场,即使在细节上都有出入,影响到读者对责任谁属的判断。若此,撰述员应根据哪份剪报来写稿?在同类的报道里,研究员又应该根据哪份剪报来核实?只要有报纸登过就深信不疑,那是教条,不是制衡。
  这个制度更令新闻人沦为word processor(文字处理器)。YZ一周不过50~60页,选题基本上由老总说了算。编辑部其他的同事只须稳守办公桌,一手报纸,一手稿纸。撰述员负责改写,我与其它编辑负责改稿。一周五天,连对外的电话都很少打。
  我改稿很快,大部分时间都在等下班。待遇不错,但浪费青春。后来请辞,洋老板挽留,特地找我去吃饭。但一个比较明白我又深得老板喜爱的同事对老板说:他名为“助理老总”,但其实只是 a glorified copy-editor(美化了职衔的文稿编辑):
   至于前文所提到的社论,其实并非YZ的社论,而是当时香港民意沸腾,老总不能写中文,我作为手下第一人,责无旁贷,但按YZ的规矩不署名。之所以有此规定,理由是集体创作,非一人之功。但那篇文字除了打字(当时PC还未普及,仍然是手写稿的时代)和校对,所有的创作我一人包办。说穿了,不让作者署名是怕对手来挖角。

相关热词搜索:杂志 生活 我的杂志生活 寒假生活手抄报 我的寒假生活1000字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