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的短文

发布时间:2017-02-16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胡适的短文篇一:胡适先生的文章有三个显著的特点

胡适先生的文章有三个显著的特点?

首先?清楚。能用那样轻松的白话文?把道理说得那样清楚?是很不容易的?几乎可说并世没有第二人? 其次?胡适的作品多是思想的辨析?文采上感情上有他的欠缺。他的文章之用心?偏向于思想处多于散文艺术方面?最后在驳论文章时?说理的严密?分寸的恰切?语气的肯定。 胡适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参加“庚款”留学考试时改名胡适?字适之。先生1891年2月17日生于上海大东门外?世为安徽绩溪人。其父胡传?字铁花?号钝夫??清岁贡生?官至淞沪厘卡总巡、台东直隶州知州?有著作《台湾纪事两种》传世。

先生一生领尽风骚?1962年2月24日于中央研究院院长任上逝世?享年72。 胡适5岁开蒙?在绩溪老家私塾受过9年旧式教育?打下一定的旧学基础。1904年到上海进新式学校?接受《天演论》等新思潮?并开始在《竞业旬报》上发表白话文章。1910年夏赴美留学?先入康乃尔大学习农科?后转入文科?1915年进哥伦比亚大学?追随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学习哲学。1917年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古代中国逻辑方法之进化》。在此期间?胡适热心探讨文学改良方案?并试作白话诗。而与《新青年》主编陈独秀的通信?以及《文学改良刍议》一文的发表?更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文学革命。同年胡适学成归国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并参与《新青年》杂志的编辑?至此一发而不可收?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 五四时期?胡适连续撰写《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等文?提倡“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并相继完成《国语文法概论》、《白话文学史》等著作?对白话文取代文言文而成为现代中国人重要的思想和交流工具起了决定性作用。

在理论倡导的同时?胡适还进行了一些文学创作的“尝试”。其小说、剧

本均未见成功?独有出版于1902年的《尝试集》?乃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新诗集?颇有开拓之功。 文学创作非其所长?在新文化运动中?胡适另一主要贡献是输入新思想。其《易卜生主义》、《贞操问题》?当年都是振聋发聩之作。而从问题与主义之争?到《人权论集》?再到主办《独立评论》?胡适始终坚持独立姿态和批判精神。抗战军兴?胡适出任驻美大使?胜利后又先后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和中央研究院院长。但其始终保持书生本色?不曾背叛五四主义知识分子。

胡适称新文化运动为“中国的文艺复兴”?并断言其有四重目的?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照他的理解?所谓整理国故?就是用科学方法对三千年来破碎的古学进行一番有系统的研究。故胡适治学特重方法?屡次撰文介绍清儒与西哲的“科学方法”?以至于再三声称他的学术研究都是为了证明并推广其“科学方法”。 胡适治学有两个主要领域?一是中国哲学史?一是中国文学史。尽管《中国哲学史大纲》只出版了上卷?《白话文学史》也没有下编?可这两部书都是建立规范并奠定学科基础的经典性著作。后人可以赞赏?也可以批评?却无法漠视其存在。前者的平视诸子以及历史的眼光?后者的双线文学观念?都是对本世纪学术发展影响甚深的“大胆假设”。另外?他首创新红学?重修禅宗史?以及用历史演进法来研究中国章回小说?都是开一代新风?功不可没。 抗战以后?因奔走国事?再加上自身学术路数的内在限制?胡适学术上未能更上一层楼。晚年沉醉于《水经注》疑案?下力甚大?可惜成果不尽如人意。

胡适的短文篇二:浅析胡适散文的特色

浅析胡适文章的特色

摘要:作为文学革命的主要倡导人,胡适在文学领域有多方面的活动和业绩,在散文创作方面,也自成一派。有人论及中国现代散文时曾说:“中国散文中现有几派,适之仲甫(陈独秀)一派的文章清新明白,长于说理讲学,好像西瓜之有口皆甜。”胡适的散文有三大特色,一是明白晓畅,二是以学识见长,三是自然清新。

关键词:胡适 散文特色 明白晓畅 学识见长 自然清新

引言:作为文学革命的主要倡导人,胡适在文学领域有多方面的活动和业绩,在散文创作方面,也自成一派。有人论及中国现代散文时曾说:“中国散文中现有几派,适之仲甫(陈独秀)一派的文章清新明白,长于说理讲学,好像西瓜之有口皆甜。”也就是说,胡适散文有三大特点,即明白晓畅,以学识见长,自然清新。

一、明白晓畅

“明白晓畅”四个字,说来容易,做起来却并不那么简单。1919年8月,一向致力于办通俗白话报刊的李辛白,要创办一个《新生活》周刊,请胡适做一篇短文章,并说道:“老实说,这一篇是借你的名字来做广告的,以后我就不再请你做文章了:你们做的文章,老百姓看不懂。”胡适足足花了一个整天的功夫,删了又删,改了又改,才写成千多字的《新生活》这篇文章,登在创刊号上。过一年多,胡适见着李辛白,问起《新生活》周刊的文章情况,李说:“糟极了!这一年之中,恐怕这只有你那篇文章是老百姓看得懂的!”这篇《新生活》把抽象难说的问题,说得具体、生动、鲜明、通俗明白之极,以至被选入当时各种小说的国语教科书里,成为胡适的文字流传最广的篇章之一。

为了做到明白晓畅,胡适的散文常采取从事实入手,或直接用事实说话的具体写法。《新生活》一文如此;《贞操问题》一文也是因报纸上褒扬“唐烈妇”、“陈烈女殉夫”和“俞氏女守节”等几篇奇文而发的,抓住了现实生活中见怪不怪、司空见惯的事例,因而具体充分地揭露出封建主义的“节烈”观念,是十分野蛮残忍、全无心肝的贞操论。胡适往往善于选取最典型的具体事例来说明问题。如《人权与约法》一文里列举了三件事实,一件是报载国民党三全大会的一项提案“严厉处置反革命分子案”,主张不要证据,凭党委机关的一纸证明即可定罪;

一件是唐山的国民党军队随意拘禁商人,严刑拷问;一件是安徽大学校长受蒋介石召见时,称蒋为“先生”,不称“主席”,而被借口拘捕关押。这就非常具体典型地、令人们十分清楚地看到国民党的政府、军队以至最高当局侵犯人权的违法行径。这种具体的写法,看来平常,有时又难免“太露”,少含蓄;然而“太露究竟远胜于晦涩”,而且对于“言之无物”的空话病和“不知所云”的晦涩病,是最有效的医方。

在语言上,胡适坚持用白话写作,并尽量采取民众口头的活词汇以及俗语土证等,也是他的文章明白通俗的一个重要方面。如“老相识”、“旧手脚”、“巴结”、“巴望”、“面长面短”、“米米小的问题”、“做戏无法,出个菩萨”、“见了黑旋风不认得是李逵”、“养个孩子还免不了肚痛”、“不会写字怪笔秃”、“为我心为你心”??等等一类词语,在他的散文中可以说是俯拾即是。再加叙述论说都非常畅达,理气条贯,因而读者易于理解,读起来舒坦畅快。

二、以学识见长

胡适自幼苦读过儒家传统的经史典籍,进新式学堂以后,仍自修“汉学”,有深厚的国学根底;留美学习七年,他又广泛接触了西方文化,对于西方近代哲学和文学确也下过一番功夫,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学贯中西的学者。博洽的学问和丰富的生活阅历,使胡适写作时,能从中外古今的知识海洋中得心应手地选取材料,因而他的散文大多显得很充实丰富。有时,胡适请出黄宗羲老先生来,说学生干政的爱国运动“是三代遗风,是保国的上策,是谋政治清明的唯一方法。有时,他又搬来周亮工的《因树屋书影》,引鹦鹉濡羽救火的故事,表达“我们的骨头烧成灰终究是中国人,实在不忍袖手旁观,”为国家民族尽一点微力的思想情怀,情辞吻合而恳切。有时,胡适又喜欢请出西方的哲人名士,征引外国的经史掌故。在《中国公学十八年级毕业赠言》一文中,他叙述达尔文一生多病,每天只能坚持做一点钟工作,却取得科学上如此伟大成绩,来勉励大学毕业生继续坚持读书做学问;他引用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犹爱真理”的名言,表述自己既敬爱蔡元培先生,又不能不批评其红学观点的两难心境;他介绍易卜生,为的是宣传写实主义、个性解放和人道主义精神;他分析日本民族的成功,在“善于模仿”而有创造。这样的事例,在胡适散文中真是不胜枚举。他一生跋涉于书山学海之中,涉猎甚广,博闻而又强记,写作时便能信于拈来,如数家珍,而且运

用得天衣无缝;人们读他的散文也就如入宝山,目不暇接,开卷必有所获了。 胡适散文见识之长,还表现在作品中富于时代精神的新思想,新见解和新方法。他的散文,或抨击封建伦理道理,或赞颂新文化与反孔的健将,或描写军阀专制与保守者脸谱,或追求民主、自由、法治,或呼唤个性解放与人道精神,或针砭国民性弱点,或奖掖扶植文学青年。凡此种种,虽然也有较为浅薄或软弱妥协的成分,但大多数具有反对封建主义、张扬民主科学的积极意义,因而使他的散文呈现前所未有的思想风貌、给人们以有益的启示。

三、自然清新

胡适的文章从不堆砌那些华丽陈滥的辞藻,也不为什么义法格套所拘,是所谓“法不前定,以笔所至为法”,“词不准古,以情所迫为词”。说的是平平常常的话,全无斧凿的痕迹;然而大巧若拙,细心的读者方能体会其修辞锤炼的苦心。例如《追想胡明复》开头一段:

“宣统二年(1910)七月,我到北京考留美官费,那一天,有人来说,发榜了。我坐了人力车去看榜,到史家胡同时,天已黑了。我拿了车上的灯,从傍底倒看上去(因为我自信我考的很不好),看完了一张榜,没有我的名字,我很失望。看过头上,才知道那一张是‘备取’的榜。我再拿灯照读那‘正取’的榜,仍是倒读上去。看到我的名字了!仔细一看,却是‘胡达’,不是‘胡适’。我再看上去,相隔很近,便是我的姓名了。我抽了一口气,放下灯,仍坐原车回去了,心里却想着,‘那个胡达不知是谁,几乎害我空高兴一场’”!何等平常言语!然而端灯读榜的情景,写得何等生动传神,跌宕有致!不假雕饰,却实在是精心构制锤炼所成,让人觉得一种自然清新的美。

胡适的散文常用比喻,但他的比喻从不用离奇怪诞的物事,而多取材于日常生活,因此显得朴素自然,且往往富于深刻的哲理。如用北京街头的清道夫,来比喻中国思想界“打扫孔渣孔滓尘土”的反孔健将,何等贴切而深刻!(《〈吴虞文录〉序》)用“在别的园地里种出无数的小树,开出了无数可爱的鲜花,”“引起了园地外无数的歌喉,嘹亮的唱,哀怨的唱,美丽的唱,”来象征徐志摩诗歌的影响,何等新鲜而富于诗情!(《追悼志摩》)最有名的是胡适“以脚喻诗”,他说:“我现在回头看我五年来的诗,很象一个缠过脚后来放大了的妇人,回头看他一年一年的放脚鞋样,虽然一年放大一年,年年的鞋样上总还带着缠脚时代的

血腥气。我现在看这些少年诗人的新诗,也很像那缠过脚的妇人,眼里看着一班天足的女孩子们跳上跳下,心里好不妒羡!”他以当年人们常见的“缠脚”与“放脚”,来比喻摆脱旧诗形式束缚与创造新诗的艰难,以及他们坚持奋斗的精神,真可谓“物虽胡越,合则肝胆”,妙喻惊人,给人以十分清新而丰厚有力的艺术感染。

胡适的短文篇三:胡适经典美文《少年中国之精神》

胡适经典美文《少年中国之精神》

前番太炎先生,话里面说现在青年的四种弱点,都是很可使我们反省的。他的意思是要我们少年人:(一)不要把事情看得太容易了;(二)不要妄想凭借已成的势力;(三)不要虚慕文明;

(四)不要好高骛远。这四条都是消极的忠告。我现在且从积极一方面提出几个观念,和各位同志商酌。

一、少年中国的逻辑

逻辑即思想、辩论、办事的方法。一般中国人现在最缺乏的就是一种正当的方法,因为方法缺乏,所以有下列的几种现象:(一)灵异鬼怪的迷信,如上海的盛德坛及各地的各种迷信;

(二)谩骂无理的议论;(三)用诗云子曰作根据的议论;(四)把西洋古人当作无上真理的议论;还有一种平常人不很注意的怪状,我且称它为“目的热”,就是迷信一些空虚的大话,认为高尚的目的,全不问这种观念的意义究竟如何。

今天有人说,“我主张统一和平”,大家齐声喝彩,就请他做内阁总理;明天又有人说,“我主张和平统一”,大家又齐声叫好,就举他做大总统;此外还有什么“爱国”哪,“护法”哪,“孔教”哪,“卫道”哪??许多空虚的名词,意义不曾确定,也都有许多人随声附和,认为天经地义。这便是我所说的“目的热”。以上所说各种现象都是缺乏方法的表示。我们既然自认为“少年中国”,不可不有一种新方法;这种新方法,应该是科学的方法;科学方法,不是我在这短促时间里所能详细讨论的,我且略说科学方法的要点:

(一)注重事实

科学方法是用事实作起点的。不要问孔子怎么说,柏拉图怎么说,康德怎么说,我们须要先从研究事实下手,凡游历、调查、统计等事都属于此项。

(二)注重假设

单研究事实,算不得科学方法。王阳明对着庭前的竹子做了七天的“格物”工夫,格不出什么道理来,反病倒了,这是笨伯的“格物”方法。科学家最重“假设”(Hypothesis)。观察事物之后,自说有几个假定的意思;我们应该把每一个假设所涵的意义彻底想出,看那意义是否可以解释所观察的事实,是否可以解决所遇的疑难。所以要博学,正是因为博学方才可以有许多假设,学问只是供给我们种种假设的来源。

(三)注重证实

许多假设之中,我们挑出一个,认为最合用的假设,但是这个假设是否真正合用?必须实地证明。有时候,证实是很容易的;有时候,必须用“试验”方才可以证实;证实了的假设,方可说是“真”的,方才可用;一切古人今人的主张、东哲西哲的学说,若不曾经过这一层证实的工夫,只可作为待证的假设,不配认作真理。少年的中国,中国的少年,不可不时时刻刻保存这种科学的方法,实验的态度。

二、少年中国的人生观

现在中国有几种人生观都是“少年中国”的仇敌:第一种是醉生梦死的无意识生活,固然不消说了。第二种是退缩的人生观,如静坐会的人,如坐禅学佛的人,都只是消极的缩头主义;这些人没有生活的胆子,不敢冒险,只求平安,所以变成一班退缩懦夫。第三种是野心的投机主义,这种人虽不退缩,但为完全自己的私利起见,所以他们不惜利用他人,作他们自己的器具,不惜牺牲别人的人格和自己的人格,来满足自己的野心,到了紧要关头,不惜

作伪,不惜作恶,不顾社会的公共幸福,以求达他们自己的目的。这三种人生观都是我们该反对的。少年中国的人生观,依我个人看来,该有下列的几种要素:

(一)须有批评的精神

一切习惯、风俗、制度的改良,都起于一点批评的眼光。个人的行为和社会的习俗,都最容易陷入机械的习惯,到了“机械的习惯”的时代,样样事都不知不觉地做去,全不理会何以要这样做,只晓得人家都这样做故我也这样做,这样的个人便成了无意识的两脚机器,这样的社会便成了无生气的守旧社会。我们如果发愿要造成少年的中国,第一步便须有一种批评的精神;批评的精神不是别的,就是随时随地都要问:“我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不那样做?”

(二)须有冒险进取的精神

我们须要认定这个世界是有很多危险的,定不太平的,是需要冒险的;世界的缺点很多,是要我们来补救的;世界的痛苦很多,是要我们来减少的;世界的危险很多,是要我们来冒险进取的。俗语说得好:“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我们要做一个人,岂可贪图自在?我们要想造一个“少年的中国”,岂可不冒险?这个世界是给我们活动的大舞台,我们既上了台,便应该老

胡适的短文

着面皮,拼着头皮,大着胆子,干将起来。那些缩进后台去静坐的人都是懦夫,那些袖着双手只会看戏的人,也都是懦夫。这个世界岂是给我们静坐旁观的吗?那些厌恶这个世界梦想超生别的世界的人,更是懦夫,不用说了。

(三)须要有社会协进的观念

上条所说的冒险进取,并不是野心的,自私自利的。我们既认定这个世界是给我们活动的,又须认定人类的生活全是社会的生活,社会是有机的组织,全体影响个人,个人影响全体,社会的活动是互助的,你靠他帮忙,他靠你帮忙,我又靠你同他帮忙,你同他又靠我帮忙;你少说了一句话,我或者不是我现在的样子,我多尽了一分力,你或者也不是你现在这个样子,我和你多尽了一分力,或少做了一点事,社会的全体也许不是现在这个样子,这便是社会协进的观念。有这个观念,我们自然把人人都看作同力合作的伴侣,自然会尊重人人的人格了;有这个观念,我们自然觉得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和社会有关,自然不肯为社会造恶因,自然要努力为社会种善果,自然不致变成自私自利的野心投机家了。

少年的中国,中国的少年,不可不时时刻刻保存这种批评的、冒险进取的、社会的人生观。

三、少年中国的精神

少年中国的精神并不是别的,就是上文所说的逻辑和人生观。我且说一件故事作我这番谈话的结论:诸君读过英国史的,一定知道英国前世纪有一种宗教革新的运动,历史上称为“牛津运动”(TheOxfordMovement)。这种运动的几个领袖如客白尔(Keble)、纽曼(Newman)、福鲁德(Froude)诸人,痛恨英国国教的腐败,想大大地改革一番;这个运动未起事之先,这几位领袖作了一些宗教性的诗歌写在一个册子上。纽曼摘了一句荷马的诗题在册子上,那句诗是:Youshallseethedifferencenowthatwearebackagain!翻译出来:“如今我们回来了,你们看便不同了!”

少年的中国,中国的少年,我们也该时时刻刻记着这句话:

如今我们回来了,你们看便不同了!

这便是少年中国的精神。

相关热词搜索:胡适 短文 胡适的文章 胡适的作品胡适 短文 胡适的文章 胡适的作品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