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中国外交新亮点的经济外交|中国外交新亮点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0-03-19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以经济手段作为本国外交中的一种特殊手段的做法,一般称为经济外交。经济外交是在外交发展过程中逐渐凸显出来的,它将外交与经济结合起来,强调经济因素对外交关系的推动作用,以经促政,以政促经,实现外交与经济的良性互动。各国积极开展经济外交活动,主要目的一般有三个:一是为本国的经济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为了在国际上获取并维护本国的经济利益;三是为了配合本国的对外经济、贸易活动。解读中国经济外交,可以看出,它是全方位的,包括能源外交、对外援助、对外投资合作、服务贸易、区域合作等,主要在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推进各种形式的区域和双边经济合作,实现资源合作多元化,保障所需原材料、能源的稳定供给。二是加强国际磋商和协调,争取更多国家承认我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减少与外部世界的贸易摩擦,同时,实现一些政治诉求,包括在国际上遏制“台独”等。三是着眼于我国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新形势,积极扩大和深化了与各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保持我国对外经济关系全局稳步发展。
  经济外交成为
  我国外交工作的亮点
  胡锦涛主席在第十次驻外使节会议上提出,要加强经济外交和文化外交,推动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在国务院首次召开的全国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外交工作会议指出,必须从国际政治经济的总趋势、从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从外交工作的总方针这三方面充分认识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外交工作的重要性,推动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外交工作上一个新水平,他提出了开展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外交的指导原则,即“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以政促经、政经结合,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形式多样、注重实效”。我国领导人和政府如此重视经济外交,在历史上是不多见的。
  近年来,我国同各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外交进一步深化。在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的同时,中美经济技术合作进一步扩大。中日在政治、安全领域尽管麻烦不断,但经济关系依然密切,经贸合作成为中日关系发展的主轴。在能源、科技等领域中俄加强了合作,普京总统在2004年10月访华时,确定了中俄在2010年前实现双边贸易额翻三番的目标,我国还计划在接下来的15年内对俄经济投资120亿美元。2004年是中国外交的“欧洲年”。2004年,中欧双方高层互访频繁,进一步密切了中欧关系,双方政治互信大大加深,欧盟在解除对华军售禁令问题上出现了一些积极迹象。而且,中欧签署了一系列合作文件,随同希拉克、施罗德、钱皮等政府首脑访华的欧洲企业家满载而归,中德双方1天内签署了22项合作文件,法国企业也与中方签订了数十亿欧元的合同,这被法国《费加罗报》评为“一个破纪录的数字”。
  不仅如此,我国还加强了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外交工作。2004年11,胡锦涛主席访问巴西、阿根廷、智利和古巴等拉美四国,我国与这四个国家签署了经贸、旅游、交通、资源、航空航天等方面十几个合作文件,巴西、阿根廷、智利相继承认我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中国承诺在未来10年向拉美地区投资1000亿美元,争取2010年中国和拉美国家贸易额达到1000亿美元,这两个1000亿美元展示了中国经济外交的大手笔。
  温家宝总理于2004年出席了在老挝首都万象举行的第八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及第六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并访问了老挝。在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上,东盟正式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这被《纽约时报》认为是“中国经济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与东盟签署了《货物贸易协议》和《争端解决机制协议》,标志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入了实质性全面启动的阶段,这进一步推动了中国与东盟的政治、经济及战略合作。2004年,我国政府几位领导人先后访问了非洲,取得了诸多重要成果,而加强经贸互利合作一直是中非合作的重要内容。
  在多边外交场合,中国也加强了国际磋商和协调,阐述中国的经济政策和主张,加强了经济外交的力度。2004年6月17日,胡锦涛主席在塔什干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第四次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加强务实合作,共谋和平发展》的重要讲话,提出要充分发挥成员国经济互补性强和资源丰富等优势,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促进成员国经济共同发展,而且,为推动经济合作尽快取得实质性成果,中方决定向上海合作组织其他成员国提供总额为9亿美元的优惠出口买方信贷。11月21日,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二部分会议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举行,胡锦涛主席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就开展亚太区域合作和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方向着重阐述了中方的观点。另外,我国还与世界银行合作成功承办了全球扶贫大会,首次参与了西方七国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加强中国和七国在国际经济政策方面的沟通与合作。
  开展经济外交的主要原因
  我国经济外交发展迅速,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从国际上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极格局的解体大大加快了全球各国间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代世界主题,经济因素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国家经济利益日益成为国际关系的首要因素。国际上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国都在努力提高外交的务实性,为国家经济发展服务越来越成为各国外交的一个重点,经济外交是对国际形势这种发展趋势的准确反映。
  从国内来看,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在处理外交与经济关系方面经历了不少曲折,安全利益和政治利益的考量一直占据外交战略的绝对主导地位,因而,中国外交经历了较长的几乎不计成本的“以经济促外交”时期。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当前,发展成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我国政府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坚持政治与经济相结合,更加重视发挥经济外交的重要作用,正进入“以外交促经济”时期。
  从外交理念的转变来看,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各国均在努力拓展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以期在交往与合作中实现“共赢”,因而,发展双边和多边关系具有更强大的动力和吸引力,稳定性和合理性的外交思维和理念逐步取代反复无常和偏激的外交冲动,各国外交、尤其是大国外交展现出一种更具“和平”式的发展。而且,在这种“和平”式的发展中,由于国家利益的实现更多地是采用经济手段,国家间关系也因此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经济关系,即国际关系由“高级政治”转向“低级政治”的发展进程。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外交理念发生了转变,经济外交逐渐凸现。经济外交的本质就是“以经济促外交、以外交促经济”,是经济与外交的辩证统一,这是我国外交的新思路、新突破。
  (本文责任编辑: 卜卫东)

相关热词搜索:外交 新亮点 中国外交 显示中国外交新亮点的经济外交 中国周边外交新亮点 中国外交有哪些新亮点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