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愈合的历史伤疤] 糖尿病伤口愈合小妙招

发布时间:2020-03-19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今年2月25日,一场突如其来的骚乱在爱尔兰首府都柏林爆发,给这个恬静平和的城市带来了混乱。骚乱持续了几个小时,街上车辆被焚毁,商店窗户被砸烂,警察遭到玻璃瓶等杂物袭击,骚乱现场一片狼籍。最后共有14人因此住院,37人被捕。很显然,这场骚乱与北爱尔兰强硬派新教徒计划在都柏林游行有关,并且已证实有数百名爱尔兰共和军的支持者参与了此次骚乱。这次事件也为北爱尔兰和平进程再次蒙上了一层阴影。
  
  骚乱缘于新教徒游行
  这次骚乱的起因在于,支持北爱独立的强硬派新教徒计划2月25日在都柏林游行,以纪念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遭到爱尔兰共和军杀害的新教徒。2005年7月28日,爱尔兰共和军发表了历史性的声明,宣布正式结束“武装活动”,恢复解除武装。9月26日,在包括爱尔兰政府的各方努力下,爱尔兰共和军解除了武装,使着北爱和平进程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在此基础上,爱尔兰政府最近又顺水推舟,允许亲英国的北爱新教徒在都柏林游行,也是为了做出一种和解的姿态,试图进一步推进北爱的和平进程。
  此举自然引发了一直以来争取北爱独立的爱尔兰共和军支持者的强烈不满,他们对游行坚决反对。正因为这样,在骚乱爆发之前,北爱新教徒取消了此次游行。但还是有部分爱尔兰共和军的支持者怒气未消,从而在都柏林这个田园般的都市里,引发出这样一场少有的骚乱。
  
  北爱尔兰问题的由来
  北爱尔兰问题由来已久,是西欧一个典型的民族问题。北爱尔兰位于爱尔兰岛的东北部,面积为14120平方公里,首府贝尔法斯特,人口约160万,其中60%是英国移民后裔,他们信奉基督教新教;其余40%是爱尔兰岛的土著后裔,信奉天主教。长期以来,他们分而聚居,互不往来。在北爱归属问题上,前者主张留在英国,后者则坚持回归爱尔兰。
  这种局面是历史造成的。12世纪中叶,英国开始入侵爱尔兰。1801年,根据《英爱同盟条约》,爱尔兰正式并入英国版图,成立了“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英国吞并了爱尔兰,爱尔兰成为英国的第一块殖民地。之后,爱尔兰人多次进行民族独立战争,反抗殖民者。1916年在都柏林爆发了由争取独立的新芬党领导的“复活节起义”,由于英军武装镇压,起义最终失败,几千名起义者牺牲。1918年,英国举行大选,爱尔兰选出的议员大部分是争取民族独立的新芬党人。他们没有去伦敦参加议会,而是在都柏林成立了自己的爱尔兰议会,并于1919年1月宣布成立爱尔兰共和国,组成临时政府,并组织了一支2000人的爱尔兰共和军,开展反英斗争,解放爱尔兰领土,同时派出代表与英政府谈判,要求承认爱尔兰独立。
  当时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焦头烂额的英国,无力再打一场国内战争,被迫于1921年12月与爱尔兰临时政府签订和约,承认爱尔兰南部26郡为自由郡,但北方6郡仍留在英国。这时英国国名也由“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改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1937年,“爱尔兰自由邦”宣布建立共和国,但仍留在英联邦内。1948年12月21日,爱尔兰宣布正式脱离英联邦。1949年4月18日英国承认爱尔兰独立,但拒绝归还北方6郡,由此便产生了北爱尔兰问题。
  爱尔兰政府自成立以来,一直提出和平统一南北爱尔兰的要求,但英国政府不予理睬。虽然北爱尔兰留在英国是与爱尔兰大多数人的意愿相违背的,但是当时爱尔兰的分裂已成定局。北方6郡由于英国几个世纪的移民,英格兰和苏格兰的后裔已占多数,他们坚决主张北爱留在英国。北爱在1921年6月召开了第一次议会,成立了自治政府。北爱尔兰的政党分为两部分:民族派的政党有社会民主工党、新芬党和其他一些小党,联合派的政党有北爱尔兰统一党、 民主统一党和其他一些小党。与新芬党有联系的爱尔兰共和军把武力争取南北爱的统一作为自己的行动目标,开始了为北爱尔兰而战的斗争。
  1969年,随着北爱尔兰天主教居民与新教居民之间的摩擦不断加剧,英国军队进驻北爱尔兰,以镇压要求爱尔兰独立的政治势力。此举遭到爱尔兰共和军的强烈反对,开始以暴力驱逐英军,从而拉开了长达30年的暴力冲突的序幕。
  
  曲折的北爱和平进程
  随着历史的发展,到了1990年,爱尔兰共和军政治组织新芬党领袖亚当斯决定开始谋求和平。1993年,在英国和爱尔兰的共同推动下,北爱和平进程正式启动。1997年,爱尔兰共和军宣布停火,并承诺支持和平进程,但它的许多强硬派分子却阻挠新芬党所进行的和平努力。1998年,在美国参议员乔治•米特切尔的调停下,英爱两国政府与北爱冲突各方于4月10日达成了历史性的耶稣受难日和平协议――“美好星期五协定”,给和平解决北爱问题带来了新的希望。根据该协定,北爱经选举产生了108人组成的地方议会。1999年11月,北爱议会推举成立了多党分享权力的执行委员会――北爱自治政府。英国向北爱地方政府移交了部分管理权。爱尔兰则取消了对北爱领土的主权要求。当年12月,北爱自治政府正式运行,行使除国防、外交和税收等属于中央权力之外的立法权和行政权。然而,围绕着爱尔兰共和军的缴械问题,北爱各方又发生了激烈的斗争。爱尔兰共和军坚持秘密解除武装;亲英的北爱统一党人则担心爱尔兰共和军暗中捣鬼,要求爱尔兰共和军提供解除武装的照片证明。爱尔兰共和军视此为“侮辱”,加以拒绝。双方的对立导致北爱联合政府无法正常运转。2002年,联合政府终止运作,英当局也收回了下放的权力,北爱和平进程再次陷入僵局。
  2005年7月爱尔兰共和军发表声明,再次宣布停止武装斗争,这是爱尔兰共和军、新芬党和英国政府达成妥协的结果。其中新芬党领导人亚当斯的积极努力,与各方进行了频繁的磋商,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他以新芬党政治领袖的身份,呼吁爱尔兰共和军采取和平、民主的手段实现爱尔兰统一;另一方面,他又与英国政府密切接触,力求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方式实现北爱和平,最终促成了该声明的发表。英国政府也在一系列问题上做了让步。布莱尔公开宣称,爱尔兰共和军不属于恐怖组织。同时,英国政府采取了一些缓和紧张关系的具体措施。例如拆除了在北爱南部的两处英军观察哨;释放了一名曾经制造爆炸案并被判处终身监禁的爱尔兰共和军成员;还许诺允许潜逃国外的爱尔兰共和军分子回国,对他们免于起诉追究等等。当然,除了双方采取的妥协态度之外,爱尔兰共和军停止武装斗争还有着深刻的国内和国际背景。“9•11”事件之后,恐怖主义成为全球的共同敌人。爱尔兰共和军的暴力活动越来越不为国际社会所接受和容忍。在全球反恐的大趋势下,美国对新芬党施加了巨大的压力,最终促成了爱尔兰共和军的转变,结束了其长达30年的武装斗争。
  
  和平大势已不可逆转
  2005年爱尔兰共和军结束武装斗争的声明,使长期以来困扰北爱和平进程的一个关键障碍得以扫除。但是应该看到,事件还存在着变数。首先,爱尔兰共和军的组织还没有解散;而且其政治目标――统一爱尔兰更是没有改变,他们还会继续斗争下去;爱尔兰共和军的声明并没有列出解除武装的具体时间表。其次,亲英的民主统一党方面的准军事组织是否也会放弃暴力,是否能通过民主实现北爱自治,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这次骚乱的爆发,再次反映出了爱尔兰社会的深刻矛盾和在北爱问题上的各方分歧,几百年的恩恩怨怨很难立刻化解,矛盾的消除还需要更长时间和更多努力。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北爱进程的主流,对于这次骚乱,包括斯芬党领导人亚当斯在内的爱尔兰政要纷纷予以谴责。尽管北爱局势今后还有可能会出现新的反复,但和平趋势已不可逆转,历史的伤疤总有一天会愈合。
  
  (本文责任编辑:王栋)

相关热词搜索:伤疤 愈合 难以 难以愈合的历史伤疤 伤疤愈合 伤疤愈合慢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