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大国和平战略_我国对美国和平演练战略的内容

发布时间:2020-03-19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从未有过现代意义的大国战略。从全球范围看,中国对外战略触及范围十分有限。近现代的中国是弱国,居于主流体系之外,因而在国际体系中不是大国。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曾长期是一个弱国。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各种内外部原因,中国采取一边倒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自主性,无法提出自己的大国战略。1953年以后,中国强化了自主性,维护民族尊重和主权,国家地位上升,不再是任何一个大国附属性力量,而成为国际战略体系的重要平衡力量。但当时的中国仍不是大国,原因在于中国与主流国际体系相脱离以及国家实力的赢弱。随着中国重返联合国,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升。改革开放后,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中国成为国际贸易体系重要一员,共同创造和分享世界市场的收益。与自身实力上升联在一起,中国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自主外交,比如努力维护联合国权威,积极参与大国协调,倚重和支持发展中国家。拥有独立自主的地位,不结盟、不屈从、不当头,完全按是非曲直判断问题。中国没有为了迎合任何势力而吞下牺牲国家利益,也没有以西方的价值观和标准决定中国的对外政策方向。因而中国现象引人关注,中国模式发人深省,中国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具备了制定大国战略的基础。
  
  世界呼唤中国的大国战略
  
  当今世界,强权政治仍未退出历史舞台。先发优势的国家仍力图以权力政治观主导世界发展的进程。以权力政治主导的大国战略延续了几百年,催生出许多负面效益。伴随着军备竞赛、军事对抗、冲突、危机、战争和多样性的威胁,类型繁多的小型战争、局部战争、热点冲突不断,世界局势从未平息。
  国际政治的道义原则正经受挑战,国际权威组织的公信度也令人担心。人类的价值观和平等权利正在被割裂,信仰选择正在丧失,文明的多样性正在被单一性所垄断,精神世界在一定程度上被禁锢,这使得许多国家的人民丧失了精神自由。目前的世界国家间的信任在减弱,彼此猜疑与对立的情绪在上升,甚至有可能引发新的军事对抗,重建国家间信任与合作的道路任重道远。然而,世界上没有“深刻而恒久”的分歧,如何在差异间进行合作以及如何在多样化的世界共存成为一个紧迫的课题。坚持斡旋、调解的方式解决争端,反对双重和多重标准,量力而行,务实理性;坚持和而不同,坚持国家间关系非意识形态化,寻求持久和平的方案,变军备竞赛为和平竞赛,变威胁为合作机遇;是世界上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面临的共同职责,这些共同职责也是几个世纪以来的历史难题,至今仍未得到根本解决。
  世界正在面临转折,世界仍充满不确定性,处于更加和平与更加动荡的分水岭。和平仍是一个问题,发展阻力重重。新的由于发展带来的危机与挑战也在不断增加,新的问题比老的问题更多更严峻。环境问题、流行疾病、恐怖主义问题、能源问题等都是十分紧迫的问题。在全球化这一新的时代浪潮的背景下,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置身于外。作为一个在全球化进展中发挥影响的国家,中国置身其中,面对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现实,无法逃避或推卸自己的历史责任,必须与其他国家一道正视这些问题并努力寻求解决途径。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拥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为未来负责的世代精神。
  中国是一个独特的大国,应有自己独特的大国战略。中国虽然仍属发展中国家,但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发展中大国,是发展中大国群体中的重要一员。中国的大国和平战略是发展中国家的战略,是鼓励、提携和促进发展中国家群体发展的战略。
  从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影响力而言,中国的软硬实力都已具备成为大国的资格。作为具有全球影响的发展中大国,中国的责任与义务也有了变化。中国影响力的上升客观上对中国对外战略提出了更高要求。
  与此同时,中国认识世界的能力有待提高。中国与西方世界或与发达区域和欠发达区域的接触与碰撞也暴露出中国存在的认识世界能力和水平的有限,包括对不同国家不同历史和宗教背景的国家和对发展程度不同国家的认识差异、误解甚至是一厢情愿的想法。这一切表明中国需要进一步加强与世界的联系,强化自己的大国政治定位。
  中国不再是世界中心国家,也不再是被边缘化、弱化的国家。中国是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影响力的大国之一。中国的对外战略必须置于世界整体形势之中,充分考虑世界整体形势的变化。中国的大国战略必须关注国际格局的不断变化,对国家间关系尤其是主导性关系的互动也应给予特别的重视。
  中国这样的大国正在努力超越模仿和借鉴的历史阶段,积极走向创新与赶超阶段。由顺应时代潮流到引导时代潮流,客观上也要求中国发出自己的声音,扩大话语权,拥有自身影响力。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讲,中国再强大一些,世界和平就更有保障一些。中国正在积极倡导新的天下观,即从契约型国际社会向保障型和幸福型国际社会的转变。中国应以人类和平安全的名义、以国际社会和谐发展的动力、以科学求实的方式、以锐意创新的精神推动现有国际制度的变革与更新,把握未来发展趋势,促进国际政治文明新时代的到来。中国应该发挥后发优势,激发进取精神,强调优势互补、强强联手、强弱共济、共谋发展,以互利互补的方式实现共同发展,以奉献和赈济的精神帮助摆脱发展不平衡和贫困问题。中国要创造机遇、抓住机遇、维护机遇、有所作为,为中华民族复兴和世界文明作出新的贡献。
  
  中国大国和平战略的基本构想
  
  按照梁启超先生的说法,中国的身份分为中国之中国、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三个阶段。而这三者其实并不排斥。中国的身份在不同时期被置于不同的坐标下,而今日,中国更应重视世界之中国的定位。
  通过不断地努力,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个国民生产总值位列世界第四、人均产值比十年前翻了一番的中国已经进入中等国家行列。一个有着世界上四分之一人口的国家的稳定与繁荣就是对世界的重要贡献。中国梦正在催生世界繁荣之梦想。当然中国绝不能满足于此。中国发展模式正在展示其生命力,同时也面临更艰巨的越向新的阶段的挑战。当前的国家间关系普遍处于竞争性相互依存的状态,中国必须更具有全球视野、更加深刻地把握国家间关系的依存性,充分考虑到世界其他地区对中国内部的影响,以及充分重视中国在全球范围的影响力。中国已经是世界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全球力量格局不可忽视的一支平衡力量,对全球辐射力、影响力空前上升。
  制定大国和平战略意味着中国必须承担相应的大国责任,对于面临的人类共同问题,中国不能仅仅从自身利益出发,也需要考虑问题的紧迫性和严峻性,必须兼顾人类整体利益,不推卸自身责任。与世界上所有愿意承担责任的国家一起共赴使命、共担责任。
  中国的大国和平战略有别于历史上任何一个大国的崛起战略,历史上的大国战略多与谋霸与合霸相关,而中国已经庄严承诺,决不谋求任何霸权。中国不会重复以往大 国通过大棒外交或金元外交崛起的老路。中国注意到世界的有机联系和整体利益,强化了世界系统论的观念。中国相信,仅靠一国实力,即使拥有再强大的武力也不能维护世界的永久和平。
  诚然,在当今世界,仅有和平的愿望也是不够的,还要有和平的意志和贯彻意志的能力。要有主持正义的勇气和胆量。只有这样,和平事业才能锐不可当。中国的大国和平战略正在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高扬国际政治道德的旗帜,主张发展的均衡互利与公正平等。高扬道德的旗帜是中国外交的主要任务,捍卫国家间交往的国际道德准则是中国外交神圣的职责。强权不等于公理。中国的和平战略不仅要遵循国际政治的法律原则,也努力寻求国际政治的正义与公平。在国际政治中努力填补道德真空,以正压邪,促进国际社会合理正义力量的发展,重塑国际政治道德的正统地位。坚持公平与正义,用正当手段追求正当的目标,保持目标与手段的一致。倡导道义外交,坚持自律意识,奉行国际法约束之下的自由,信守条约与承诺,决不以强凌弱和仗势欺人。强调对国际社会的奉献与责任。在国际政治中坚持民主、谦让和克制的精神。中国古代先贤孟子日,仁者无敌于天下,中国的复兴是一个新兴大国形象的树立过程,和平正义的形象是中国立足于世界民族国家之本。
  其次,在推动国际秩序发展问题上。主张和平变革,反对暴力手段解决问题和暴力冲突。积极参与国际制度的构建与共建,强化国际制度建设中的议题设计能力和动员能力,主动谋划包括国际安全秩序、国际贸易和金融秩序在内的未来国际秩序的构想,更加有效地维护和推动国际和平体制的构建,促进国际政治民主与文明的发展。
  第三,积极发挥战略协调能力。作为对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战略协调能力在维护国际秩序的和谐有序方面发挥着特殊的作用。中国外交正越来越突出其协调外交的职能。强化协调能力是提升中国外交影响力的重要步骤。中国外交正在进入新能动外交的阶段。中国对外战略中的战略对话是中国的独创,是一种开放的对话形式,战略伙伴既不针对特定国家,也无特殊选择目标,而是希望同世界上所有国家努力在全球问题上达成更多共识,消除更多误解,承担更大责任。中国愿意与世界上所有国家达成战略共识,结成战略协作伙伴,共保一方平安,共建世界和谐。
  第四。坚持差异间共存,反对政治偏见、政治歧视,力主文明间对话交流与自然融合,坚持不同制度良性竞争、共存发展。中国对于世界上所有的国家不存政治偏见,没有暗藏报复之心,从不设想以武力征服别国,也不炫耀武力给他国以威慑。中国尊重别国的特性和历史文化宗教传统,绝不以武力或强制等极端方式输出观念和制度。反对特定国家在任何特定时期推行普世主义政策。
  第五,努力支持大国协调机制的构建、同时主张大国在对外政策上完善自律机制和自我监督制度。不做大国争夺的仲裁者,而做国家间合作的践行者和促进者。在大国协调机制中发挥自己的独特影响,大国协调机制需要不同类型的国家和不同观念的国家,从而强化大国协调的代表性和包容性。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在他的就职演说中的讲话应成为大国的行为准则:追求正义而不自以为是,追求团结而不逆来顺受,强大而不自夸,敢讲实话而主持正义。
  第六,发挥特殊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同时也是一个大国。在大国协调机制中发挥特殊影响的同时,中国也应努力促进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推动南北对话的进一步展开。中国的外交是全方位外交,中国所谋求的是共同发展。
  第七,努力维护国际组织的权威。维护联合国的权威,推动联合国的改革。坚持和平手段解决问题。促进联合国改革,使之超越议事机构层面,成为一个在国际冲突与国际事务管理中有效的平台。
  第八,坚持利己与利他原则的有机结合,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结合。从联系性和整体性看问题,顾大局,识大体。中国的科学发展观与和谐世界观相辅相成。中国的国家观正在拓展,中国不会仅仅狭隘地考虑一己之私,中国深信一个道理,即中国的进步、繁荣与发展是与人类整体的进步、繁荣和发展联在一起的。中国必须在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促进人类整体的发展,这样才能维持一个持续繁荣的局面。中国复兴的思想基础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结合。一个立志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的民族必然是一个受到尊重的民族。
  总之,中国的大国战略是和平战略、稳定战略和发展战略的三者合一,强化理性、更加外向、更多自律和责任,是全方位的综合平衡。首先是非战战略:强调一个和平性,尚德轻武,尚德克己;不树敌,不结盟,强调整体性,力戒条块分割。其次是非霸战略:强调一个民主性,尊重不同意见,共同决定,重王道轻霸道,维护联合国集中原则。第三是非攻战略:强调一个防御性,先发制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是中国的优先选择。第四是协调战略:强调一个非强制性。不挑起争端,不钻空子,不挑拨矛盾、利用矛盾,更不制造事端。
  
  (责任编辑:王 栋)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 大国 和平 中国的大国和平战略 美国对世界和平的贡献 中国维护世界和平论文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