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抗震救灾看中国国际形象的塑造_职业形象塑造

发布时间:2020-03-19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国际形象是国际体系中其他行为体对其认知的综合,简言之就是国际社会如何看待这个国家。良好的国际形象是一国极为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一国的“软实力”。国家形象奠定了国家在国际事务中被接受的程度和国家的信誉,影响着其他国家对这个国家的外交政策。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其在国际社会的影响与日俱增,在国际社会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是提升中国地位的需要。2008抗震救灾的胜利使中国国际形象大有提高。因此,认真总结经验,有利于不断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抗震救灾展示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国内媒体及时报道了中国抗震救灾情况,向世人呈现了一个真实的汶川,向世界展示了一个诚实的中国。这次抗震救灾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中国政府公开透明、及时高效的执政水平;展示了党和政府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核心理念;展示了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展示了中国社会开放包容、交流合作的时代风范。这大大改善了中国的国家形象,使西方国家在西藏“3?14”之后对中国的攻击戛然而止。
  中国抗震救灾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成功塑造了中国的国际形象,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启示之一:尊重新闻规律,实行了信息公开和透明的原则。建立了及时、公开、透明的信息发布机制,树立可信赖的政府形象,获得了国际社会的理解、同情和支持。此次抗震救灾,信息披露不仅及时、迅速,而且允许境外媒体进入灾区现场采访报道,其诚心和勇气让世界刮目相看。不仅用我们自己的视角、笔触、镜头说话,更借助外国记者的亲身感受说话;不仅用自己的“喉舌”进行宣传,更借助“第三只眼睛”客观评说,充分收到了“眼见为实”、“客观公正”的效果。事实证明,信息透明利大于弊,媒体开放,才能掌握话语权。在此次抗震救灾中,政府信息完全公开,温总理甚至在废墟上召开新闻发布会,这就使得真相跑在了谣言前面,不仅保持了社会安定,消除了民间谣言、惊恐慌乱的现象,也使得政府因媒体的开放牢牢掌握了话语权,赢得了国际信誉,让一些有偏见的国外组织、媒体和政要无机可乘。
  
  启示之二:充分展示了社会主义制度“以人为本”的优越性。自由、民主、人权这些被公认的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不矛盾,但国外对中国却时有误解。消除此类影响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适时展示中国政府“以人为本”的理念。面对灾害,中国政府把人民的生命安危放在头等位置,“一切为了人的生命”的理念和行动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同。第一次为普通人设立“全国哀悼日”,为罹难同胞降半旗志哀,这集中体现了执政党和人民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意识和责任。中国政府临危不乱,迅速进行抗震部署,果断采取救灾措施,科学调度、指挥若定,体现出超强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显示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和强大的动员组织能力,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面貌和伟大力量。社会主义中国能在极短时间内动员起如此巨大的力量,这是其他任何社会制度都无法比拟的,也使西方人开始反思评价一个制度好坏的标准。在不少西方人看来,中国军队与人民并不亲近,尤其是“六?四风波”后。但此次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和人民警察在抗震救灾中的出色表现,用实际行动纠正着西方人对中国的误解。
  
  启示之三:以开放、自信、宽厚、包容的心态对待外部世界。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中国政府积极寻求国际救援和国际援助,使全世界感受到中国的博大胸怀与高度自信,增强了人类必须共同谋求发展、共同应对各种挑战的共识,为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创造了新的契机。中国政府体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欢迎国际援助,从容邀请和安排外国救援队来华,以灵活的策略让国外援助物资直达灾区。这既表明了中国积极主动参与国际合作的气度和胸襟,也体现了中国向世界全面开放、竭力融入国际社会的自信。事实证明,只要我们顺应国际潮流,以更加开阔的眼界、更加宽广的胸怀融入世界,引导国际社会进一步认识中国、了解中国、认同中国,中国就一定能够确立和平发展大国的良好形象。
  
  启示之四:展示了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磨难而信念愈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愈强,皆在于其具有伟大的民族精神。面对这次重大灾难,从党政干部到广大群众,从企业家到普通员工,从港澳台同胞到海外华侨,人们莫不慷慨解囊、争相捐款,莫不尽己所能出一份力。“我们与你同在”、“我们都是汶川人”成为震撼神州的最强音,充分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品格得到极大强化和提升,民族的自强不息品质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现和最精彩的阐释。事实说明,中国国际形象的塑造,必须最大程度地反映这种精神。这种充满内在张力和澎湃动力的精神存在,不仅是中国国际形象背后的精神支撑,还必将构成中华民族立足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实基础。
  
  继续努力塑造中国良好国际形象
  
  在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脱离国际社会独立发展,都会受到国际舆论环境的影响,必然要重视塑造自己的国家形象。中国注定要在21世纪成为世界大国,如果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形象是负面的,将是中国发展的障碍。因此,中国要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中国要在国际社会树立其正面的形象,并为国际社会所接受。这次抗震救灾已在国际社会展示了中国公开、公正、团结自强的良好形象。为维护和进一步提升这一国际形象,我们还需要做更多的努力。
  
  第一,高度重视中国国际形象塑造,适时启动“国家形象战略”工程。在当今全球化国际竞争中,国家形象的战略地位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美国早在2002年就将政府的战时宣传机构转化为永久性的办公室;法国开展了“法国在中国的形象”考察活动;澳大利亚开展了“推销澳大利亚”活动。对于正在崛起的中国来说,国家形象的定位和塑造尤为重要。从国际舆论环境看,中国国际形象在一定程度上被歪曲或者误读,甚至被妖魔化。汶川大地震后,西方主流舆论给予中国正面评价,使中国国际形象树立进入“新拐点”,但西方对中国发展基本的、传统的思维定式,对中国崛起的忧虑和对中国国际形象的预设并没有根本改变。尽管中国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出了“和平崛起论”与“和谐世界论”,建设孔子学院等,但对国际形象塑造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缺乏积极主动的战略谋划和强劲有力的学科支撑;国际传播实力处于绝对弱势地位;中国国际形象敏感性与脆弱性也没有根本改变。可见,让世界全面客观了解中国,仍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程。
  中国党和政府要高度重视中国国际形象的塑造,在深入研究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适时启动“国家形象战略”。要将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纳入国际战略体系,尽快制定国家形象战略规划,并从设计国家形象、巩固客观 基础、运筹战略措施、占领传媒制高点等方面积极推进联合广大发展中国家,明确把国际舆论环境纳入国际安全环境的视野,积极推动建立国际传播新秩序。借鉴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的经验,进行全面的国家形象公关,以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为契机,运用“国家形象广告”,让国际公众“把目光投向中国”。
  
  第二,改进党和政府对新闻事业的领导方式,支持中国传媒发挥其应有作用。中国主流媒体在塑造国际形象中的作用非常关键,在国际媒体竞争中,中国一直处于弱势地位。要让媒体发挥作用就必须尊重新闻规律,还民众对公共领域的知情权。因此,中国传媒要淡化官方色彩,从政府发言人的角色定位中摆脱出来,以其独立的理念、视角和用语,树立起独立的、可信赖的传播者形象。任何重大事件发生后,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只要谁抢先报道了,谁就会形成对这一事件“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此后,别的媒体很难改变。这次汶川地震中国媒体快速充分、及时透明地公开信息,在第一时间抢占了舆论制高点。希望这种开放透明不仅局限于救灾的“临时性”,更要使之“常态化”,从而把“中国声音”唱得更响。
  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传统的对舆论控制和管理的方式已经很难奏效,有时还会引起民众的反感。把真实全面的信息传达给受众,由受众者去判断是非,政府管理者是研究和引导舆情的,而不是扮演信息提供者的角色,这才是当今时代所需要的方式。这次中国媒体对抗震救灾的反映充分说明我们的媒体从业者是高素质、有责任心的,是值得信赖的。可以考虑把媒体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给媒体更大的独立性。因此,目前最为重要的是,要在宪法和法律框架内对媒体实施领导,尽早出台《新闻法》、《舆论监督法》等。党和政府主管部门主要是通过法律法规而不是行政手段,对媒体进行有效的宏观监管并提供政策支持。要深入研究现代传媒发展规律,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传播手段,加强与海外媒体的合作,利用国际社会有影响的媒体,塑造和展示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
  
  第三,抓住重大公共事件开展国际形象公关。在突发危机事件、全球性媒介事件等重大公共事件中,政府的应急反应速度和处理方式,直接关系其在国际上的公共形象。在抗震救灾中,中国政府以实际行动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形象,正如一些西方媒体所说的,中国推行了“地震外交”:1、同意俄日韩等国救援队入境,安排韩国总统李明博灾区慰问之旅,答应日本政府直接派机运送救灾物资到四川。由于这些互动,中俄、中韩及中日之间的外交亲密度必将因救灾行动而大有增进。2、尽管我们遭遇如此大灾,但中国依然不忘对国际社会履行责任,再次向缅甸捐款1000万美元。3、国家领导人的一举一动也代表着国家形象。与美国卡特里拉飓风后布什仍然在度假形成鲜明对比,这次地震到来时,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第一时间赶到灾区的行动,展示了“亲民的现代领导人形象”,并“感动了世界”。因此,我们要认真总结这次“地震外交”的成功经验,为今后在重大社会公共事件中开展国际公关提供借鉴。
  
  第四,进一步整合国家形象建构与传播的专门机构,完善工作机制。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均从国家间政治的现实出发建构本国和他国的形象,并以主流的方式和渠道进行传播,以期实现其特定的战略目的。“9?11”事件,特别是伊拉克战争后,美国政府建立了专门从事改善美国国际形象的特别机构,国务院成立了“公共关系办公室”,白宫随后也成立了“联合信息中心”,美国政府又成立了“全球交流办公室”,并将原来的“联合信息中心”并入该机构。目前,中国国家形象建构与传播机构分散,职责不清,不利于形成合力。因此,进一步整合工作机构,完善工作机制,就显得尤为迫切。充分利用各党派团体、知识精英、大众传媒、民间活动等作用形成合力,进一步改革对外宣传体制,根据海外受众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语言习惯和政治态度,选择对外宣传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使用国际通行语言,切实提高传播效果,这样才能让世人客观公正地理解中国,认识中国。
  总之,国际形象的塑造是一个传播、映像、反馈、调整、再传播的循环过程,它是在自我完善、不断改进、善意批评、解释沟通中循序渐进而完成的。在和平崛起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必将通过改革开放和加快发展来不断提升自己开放透明、务实高效,爱好和平、正义友善、诚信负责的国际形象。
  
  (责任编辑 肖雪晴)

相关热词搜索:抗震 救灾 看中 从抗震救灾看中国国际形象的塑造 中国汶川抗震救灾视频 中国抗震救灾的电影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