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瑞强,雕刻人性的温度,才永恒|人性的温度

发布时间:2020-03-20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过去我求他给我项目,他怀疑我水平,不要我;现在他来找我、请我做了,我想不通为什么名气大,作品就有价值,此前没名气,我的作品就没价值。这太商业化了,所以他要跟我合影,我不要,他不是想要跟我这个人合影,而是要和名气合影。
  
  曹瑞强为进取学习,跑到上海油画雕塑院找老师,连一位艺术家也不认识,他就敢在雕塑院一栋40多间艺术工作室的工作大楼里隔着玻璃窗,一间一间工作室里找老师,还是通过偷看。
  他并不直接敲门拜师,而是一直守着玻璃橱窗看。连着被盯了5、6天,画院老师唐世储仍不愿意收他。曹瑞强就一遍一遍地去找他,去得多了,工作室的人员对他也不设防,大家忙起来了,曹瑞强主动帮大伙完成雕塑样品。他做完,还挺不错。唐世储要给他工钱,他坚持不要,“我只要来学习”。一次一次地央求让唐世储越来越烦,却最终还是耐不过曹瑞强的执着,收了这个雕塑作品很漂亮而又特殊的学生。执着是曹瑞强的标签。
  
  全世界的生命灵动都在那面墙上
  曹瑞强出名了,是因为他是上海世博会生命阳光馆镇馆之宝“生命之墙”的雕塑者。
  “生命之墙”的灵感深受挪威奥斯陆维格兰雕塑公园最著名的“生命之柱”启发,“生命之柱”外形类似中国古代华表,直径3.5米,高17.3米,重270吨,石柱上密密麻麻交叠着雕有121个情态不同、首尾相接、向上盘旋、竞求光明、奋力抗争的裸体浮雕造像,描绘了世人不满于人间生活而向“天堂”攀登时,相互倾轧和相互扶掖的情景。根据作者塑造的模型,3名石匠用了14年时间才雕刻完成。
  不过,给曹瑞强的时间可没有14年。当“生命之墙”主题确定,曹瑞强被确认担纲领衔这个项目时,已经是2009年岁末。根据计划,生命阳光馆在2010年3月就要结束布展,曹瑞强“开工”时已经是1月18日。
  “生命之柱”不能简单地被复制放到“生命阳光馆”里,必须进行二度创作,既要保留“生命之柱”的人文精神,又要重新创作,将圆柱体的“生命之柱”改为平面的“生命之墙”,这是曹瑞强遇到的最大困难。
  首先,他要模仿,需要找到“生命之柱”各个角度的细节图,书店里没有与“生命之柱”相关的图文资料,他又去图书馆找,图书馆有图文,却不清晰。他只能求助于网络,用“生命之柱”的英文搜索时,才终于找到。他把圆柱体的雕塑图片展开到平面图上,圆雕一段一段截取,细节一个一个拼凑,当圆雕变成平面时,用于拼凑的细节图竟达到130多张。
  圆柱雕塑和平面浮雕是两种雕塑形式,曹瑞强把圆柱雕刻变成平面图后,人体比例、动感节奏怎么看怎么不自然。他必须重新调整。他选取了50个典型人物,男女老幼,老弱病残,寄予不同人不同的情感表达,孕育、成长、追求、沉迷、痛苦、快乐……
  视觉焦点集中在浮雕的正中央,是一位手臂肢残的少女,她微侧着脸,挣扎着向上进取。选择女性是因为他想表达男女平等,女性的形象看似柔弱,却坚强美丽。“要不然为什么美国的自由女神是女的,而不是男的呢。”
  浮雕素描图来来回回改了6次,历时一个月,给曹瑞强堆泥上墙、倒模的时间并不多了。
  近4米的高墙,12米的宽幅,脚手架上攀上爬下,50多吨的紫砂,要用双手一把一把堆上墙,一铲一铲雕出来。寒雨不断的1月和2月,在市郊偌大的仓库里,没有任何取暖设备,没有厨房,没有浴室,没有电视,上卫生间要走下楼梯,跑出大门……曹瑞强夫妻“蜗居”在一间3平方米的陋棚中:一张上下铺床就差不多撑满了屋子;上下的楼梯踏板是木板铺的,踩着吱吱呀呀作响,总担心会不会踏空;每天的伙食,大多是在附近的农民家里买的稀粥盒饭,实在顶不住,只能等专家来现场指导时,搭车去重固镇上小饭店开点荤。
  严寒的天气里,“生命之墙”却渐渐透出人性的温度,终于在3月3日完成了泥塑过程,经过两轮倒模,最后将作品分成16块才运到了世博园,它成了大家进入生命阳光馆,都要伸手去触摸的浮雕墙。
  
  他是要跟名气合影,我不要
  虽然听不见,出名后,曹瑞强却有种强烈的感受。某个项目,曹瑞强求爷爷告奶奶希望能拿到,捧着自己的作品给人看他的实力,他人理都不理睬。做完“生命之墙”,这人主动找上门来了,希望合作。“过去我求他给我项目,他怀疑我水平,不要我;现在他来请我做了,我想不通为什么名气大,作品就有价值,此前没名气,我的作品就没价值吗?名气等于钱,这太商业化了,所以他要跟我合影,我不要,他不是想要跟我这个人合影,而是要和名气合影。”
  不听不看不说,反而能让内心清净。不过,与名气、商业接触得久了,曹瑞强也慢慢接受了健全人的一套,“我现在的目的是要多挣些钱”,有了成绩的他并不认为目前自己已经是雕塑家了,“原创作品还是少,目前的阶段是客户需要什么我就做什么,以后等有名气了,再多创作自己的作品。”
  2002年为之工作了13年的紫砂制作工厂破产倒闭,曹瑞强随之下岗,他四处找工作,却没人要他,他才决心成立个人雕塑工作室。2004年,在上海市长宁区残联的帮助下,他在区残疾人职业培训中心有了一间自己的小小工作室。不到15平米的工作室虽小,却摆放了各式各样的雕塑作品,桌上的雕塑转盘上还有未干的陶泥,看得出他在记者来访前,还在工作。
  来了一屋子人,他端茶倒水摆放桌椅,把每个人都照顾着周周道道。为了让记者听懂,他边打手语边呀呀说话,真诚地感谢着领导给他机会,也不忘现在也需要去帮助更多的残疾人。这间小屋是聋哑青年技术学校的培训基地,有专业的美术学院老师来教课,也有他的实践指导,培训完的学员将回到聋哑学校去教其他的孩子,“不单单我自己挣钱,还要帮其他残疾人学雕塑自谋职业”。
  记者说他的雕塑作品都有股子憨厚,他说这大概跟早前一直做佛像有关。“做佛像,如果只看表面,是抓不住佛像的神态的。我就多看佛教的书,积累佛教的精神内涵。”雕塑架正中央摆放着他10多年前做的一尊观音佛像,这仅此一尊,他没有卖,也没有制作模具批量生产,“这尊观音像结合了古代和现代的东方美,是我的原创。日本人、台湾人出高价买,我不卖,他们请客吃饭,我也不去。”
  “生活中有灵感,我就创作,没有就不做。”他看重原创,把屋内有的三件原创雕塑作品一一放在架子的中间层,挺引人注目。俏丽的“黑美人”是他1995年去美国,第一次看到黑人后得到的灵感,“我以前见到的都是黄皮肤的东方美女,一直以为皮肤黑肯定不好看,结果黑人那么漂亮,嘴巴噘噘的,很有魔力。我用相机把她们拍下来,回国就做出来了。”
  还有一件作品名叫“山鬼”,女神骑上黑豹,恰似要电闪雷鸣般,这是他读到屈原《九歌?山鬼》的诗有感而作。他介绍他还喜欢雕塑残疾名人的头像,音乐大师贝多芬、美国盲人歌唱家安德鲁?波切利、智障指挥家周舟、“千手观音”邰丽华等等,“将来要做一系列的,要表现特殊群体的非凡创造力。”■

相关热词搜索:雕刻 人性 温度 曹瑞强 雕刻人性的温度 才永恒 曹瑞强 三月风杂志编辑部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