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月月事件封门村【围观小月月,一群人的病】

发布时间:2020-03-22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名女人洪晃曾经在博客中列出20条“名人注意事项”,其一为:女人要出名,需要少穿,但是不能不穿。要摆S pose,但是要小S,不要大S。   但是,随着芙蓉姐姐、凤姐,还有小月月的横空出世,这条规则被证明是错误的,或者它该反过来说――在网络上,女人要出名,要少穿,最好不穿。要摆S pose,不要小S,要大S,最好是巨型S。
  小月月的真实性尚未确定,但几百万人在追看叫骂中,高潮迭起。人们讥笑并传播着小月月们的雷人之处,而后从讥笑和传播中获得快感。其实,如果小月月们真实存在,他们不过是一个又一个的病人,对自己的存在方式和社会的整体评判有认知缺失。既然如此,围观的众人更是病人,准确地说,这种病就叫无聊。众人自私地去揭开他人的疮疤,将血淋淋的面目展示于他人,难道不残酷?偏偏,极少有人意识到这种残酷,更为可笑的是,如果你没有这种“无聊围观病”,似乎还过时了呢!就是这样,人们对话语权的重视,转移到这些虚无的事物之上。
  当然,大众可以说小月月的庸俗和低俗让人们不自觉地趋向庸俗。表面如此,而实质上,这一起事件,正是在广大网民的推波助澜下走向彻底的三俗。当我们以决然反对的面貌去追看小月月时,实际上却承担着制造和传播的角色。从芙蓉到凤姐到小月月,正如网友评论所说――都是浮云。小月月事件除了给予我们暂时的感官刺激,还留下什么?然而,可以预料,下一个小月月到来之时,民众将依然亢奋。或者,正是因为我们缺失了某种信仰,进而,会将热情寄予狂躁与虚空。
  看清自我,才能洞悉他人。那么是不是可以说――有病的不是小月月,她只是网民无意的产物;有病的也不是凤姐,她仅仅想凭此获生财之道;有病的也不是芙蓉姐姐,在北大的讲坛上她也深情款款,反倒是主持人司马南的言行显得有些怪诞……只是我们对丑趋之若鹜,而后连高贵的精神都丢失了,只能在网络的疯狂中机械叫骂。是的,看客有病,整个社会的某些价值观在偏移。
  如何重新捞起失落的精神世界?这个命题,难以回答,却又必须去追寻。

相关热词搜索:围观 围观小月月 一群人的病 围观小月月 小月月也是一场炒作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