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记忆,伊格传统民俗话“清明”] 陕西的民俗文化介绍

发布时间:2020-03-22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这两张照片记载了上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川北地区的民俗,乡民们在清明节这天祭祖扫墓的情景。在先祖的墓前,层层叠叠站满了同出一宗的后人,他们相约于此祭奠亡灵,展示本家族人丁兴旺的盛景,祷祝先人含笑九泉。清明的演变
  考察清明节的源起。历史上就有很多说法。一说是大禹以“清明”来庆贺治水成功后的山河晏清。这是传说;一说是源自自然节气,如《淮南子一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这是自然而论,清明成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是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很有科学意味;至于清明隐喻的祭扫先人之意,源于“寒食节”(清明前一天)之俗。
  据传说,春秋时期,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设毒计逼太子申生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离城出走。流亡途中,重耳饿昏了,随从中有个叫介子推的人,将自己腿上的肉割下煮熟送给重耳吃,救了他一命。
  后来重耳回国,做了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他重赏了当年与他同甘共苦的人,惟独忘了介子推。后来,当他想起介子推时,备受良心折磨。于是马上派人谙介子推进宫领赏,为他加官进爵,可介子推拒绝了。
  晋文公只好亲自到介子推家中去请,可介子推已背上老母躲进了绵山。有人出主意,放火烧山逼介子推出来,大火烧了三天i夜,介子推依然不见踪影。最后,人们在一棵大棚J树下发现介子推母子已被烧死。柳树洞里有介子推留下的一首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介子推母子厚葬在大柳树下,把放火烧山这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从此,他便把这棵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后逐渐清明寒食合二为一。其他如踏青、戴柳、射柳、打秋千等,都是后世人传承而来的节日风俗。
  唐宋以前,清明节并不是用来扫墓的节日,当时“清明”含义可从字面理解为“天空晴朗,风和景明”。《岁时百问》中也有相关诠释――“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草长莺飞,梨花风起,每逢清明时节,古人便兴致盎然,纷纷到野外踏青,寻找春天的感觉,并进行各种户外游戏,当时的清明节主要是一个踏青、健身的节日,而并非如今以扫墓为重头戏。
  唐宋后期,理学的地位逐渐升高,儒学思想中的“慎宗追远”的意义被夸大,清明节期间带有迷信意味的祭扫活动逐渐兴起。在唐代。人们将真的钱币放在死人的坟墓中,到了唐宋以后,真的钱币被纸钱所取代,烧纸钱、摆放祭酒祭品的行为被推崇。此后,扫墓、焚烧纸钱在清明节中唱起了主角。而踏青、健身则退居其次。
  唐代诗人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一千卉名旬,常会勾起人们对已故亲人的怀念之情,不同地域的人便以各自的方式,寄托哀思,凭吊亡灵。
  
  清明会上丢烟杆――不是外人
  
  听老辈人讲,川北地区过去还有举行“清明会”的习俗。清明会,是一种认祖归宗、联系血缘感情的民间聚会。有句歇后语:“清明会上丢烟杆――不是外人。”意思是说,如果谁在清明会上丢了烟杆,那么捡到烟杆的只能是自家人,因为参加清明会的男女老少均系同宗同族。
  清明前夕,同宗族里德高望重的人,出面张罗每家每户捐钱捐粮。清明节那天,大家倾巢出动上山叩拜,将祖辈长眠之地修葺一新,再回到祠堂聚会,商议家族中的重大事项,然后共进午餐。
  据老人们回忆,某些大家族的清明会,场面十分壮观,祠堂内外,密密麻麻摆着几十甚至上百张餐桌,大家边吃边聊,有说有笑,那情景很像云南哈尼族的长街宴。热气腾腾的饭菜,往来穿梭的族人,辛辣的旱烟烟雾和浓郁的米酒香气交织在一起,有川剧爱好者兴之所至,还要拉着二胡,敲着锣鼓吼两嗓子。此情此景,构成了一道独特的川北民俗景观。诚然,唯物主义者从不相信人死之后有灵魂的说法,祭奠亡灵的所有仪式只是寄托一种哀思。后来,清明会渐渐冷落了,祭祖扫墓便以家庭为单位分散进行。清明期间,烟雨弥漫的山野中,扫墓人或三五成群扶老携幼,或一二孤影踽踽独行。人们怀着对亲人的思念,追忆曾经的音容笑貌,重温他们在世的爱心与温暖,感叹人生的短暂和生命的脆弱,承继他们未竟的事业……
  可见,清明节绝非仅仅是添坟烧纸、摆设供品的祭祖形式,也绝非单单是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的耕耘劳作,更多的是世世薪火相传、代代发扬光大的传统美德,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千古诗句,是子女对父母、对祖辈的深深感恩啊!

相关热词搜索:民俗 清明 民间 民间记忆 伊格传统民俗话“清明” 民间技艺 济南外国语高中省招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