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奥会,同样是个好机会”_残奥会

发布时间:2020-03-22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中山千惠,一个有着可爱笑脸的19岁日本女孩。2008年,是她来到中国的第7个年头,也是她来北京读大学的第1个年头,更是对她意义重大的一个年头,因为2008年,她成为了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接下来,她还将继续为残奥会服务。
  “2001年我读初中的时候,我和家人都在广州。当时我和妈妈在看电视,北京申办奥运成功了。我妈妈就说,7年之后,我就上大一了,如果能考上北京的大学的话,就能在北京当奥运志愿者了。但当时我还认为那是很遥远的事情,也许都根本不可能。”中山千惠是一个文静的女孩,如果硬要说和奥运有一点什么关联的话,就是喜欢看奥运会骑马、游泳和柔道项目的比赛。“去年我考上大学来了北京之后,我就想要去当奥运的志愿者。今年4月底确定的时候,我当时就给妈妈打了电话,她特别高兴。现在偶尔会有机会去‘鸟巢’看比赛,也会给妈妈发短信,她就说:‘太羡慕你了,我们的愿望你帮我们实现了!’爸妈都挺支持我的。”
  现在,中山已经穿上蓝色的奥运志愿者服装,志愿者岗位在奥运主新闻中心里,主要的工作都是跟媒体打交道。“我是跟着日本的媒体,主要也就是做翻译的工作。由于语言不通,所以问题也会比较多一点。媒体那边如果发生了什么问题,比如说门坏了、凳子坏了、上不了网等等,也都会让我们去联络解决。”
  翻译的工作不好做,由于文化方面的差异经常就会产生一些误会和矛盾。“帮双方翻译的时候,有时候就是一个很小的误会,但是双方都很生气。以我的立场来说是中立的,如果是明显有一方错误的,我当然就会帮正确的一方说话。而我的身份是为日本机构服务,因此,我翻译的时候会把日方的全部翻译出来,但存一次中国方面的就问我:‘你到底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是帮中国还是帮日本?’我当时就很无奈,我是想双方都要帮,但是,如果把双方的话都翻译出来的话,那肯定双方都会更生气。所以,我有时候有些话就会故意不翻译,也会被责问为什么不译?这种时候自己被夹在中间就会很难受。但现在比较熟练了"就会知道什么话该翻译,什么话不该翻译了。”
  担当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对于中山千惠来说,是一个很好的经历。对她最大的锻炼应该说是提高了跟社会人群打交道的能力。“到现在两个多月的时间了,对自己的锻炼很多。我在日本只生活到了小学毕业,初中来中国之后,虽然上的是日本人学校,朋友也都还是日本人,但是跟社会上工作的日本人接触得比较少,对敬语、礼貌语等的使用还都不是很熟悉。特别现在面对的都是地位比我高的人,为他们服务,刚开始的时候,打一个电话都会特别紧张。有一次挂完电话之后,我还一直在想,一直在嘟囔,刚刚的敬语是不是用对了?旁边的人都在问我,‘你一直都在说什么?’我自己是学过这些,但是实际运用的话,就连日本很多刚大学毕业的人最初使用都会很紧张。还有一次是晚上发一封邮件,可能对方第二天早上才能看到,所以我不知道第一句话是要用‘晚上好’还是‘早上好’,我连这些问题都会很紧张,这个问题是我最后打电话给我爸爸才问清楚的。后来慢慢地习惯了,现在就比较清楚了。”
  中山的志愿者工作越来越熟练,跟其他奥运志愿者相处下来也越来越熟络。“刚开始,他们一听说我是日本人,”都会说:“‘啊!你的中文说得真好!’我又说:‘我都来中国7年了。’他们又都会‘哇!’地回应,很有意思。刚开始相互之间的交流多是些语言和文化方面的问题,现在大家都会随性地问:‘昨晚看的什么电视剧啊?’‘你这件可爱的衣服在哪里买的啊?’之类的问题了,和他们相处得很开心。”
  中山从开始报名奥运志愿者的程序一道,也报名了残奥会志愿者。“残奥会也是很好的机会,也能接触到更多的人。虽然我在新闻中心可能跟残疾运动员接触的机会比较少,但也还是能接触到一些,我觉得,这也是个能增加了解残疾人的机会。”目前,虽然奥运会结束了,但从9月6日开始,在之后12天时间的残奥会期间,中山将带着她的微笑,又要开始忙碌了。

相关热词搜索:是个 机会 残奥会 “残奥会,同样是个好机会” 回头看同样有机会 机会来了要抓住的句子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