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伦敦到上海,中国的159年世博历程] 上海最贵的房子

发布时间:2020-03-23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中国参加世博会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851年至1939年,由外国人操办,展览土特产的旧中国时代;1939年至1982年,无人参加的空白时代;1982年至今,由世博会的参与者晋升为组织者的新中国时代。纵观中国与世博会的历史,如国际展览局秘书长冈?文?洛塞泰斯语所说,更像是更像是“一个国家与世界的故事”。
  
  晚清政府将筹备世博会全权交由外国人承办
  
  关于中国参加世博会的记载,最早出自于1851年5月22日伦敦万国博览会期间,英国《匹茨菲尔德太阳报》中描述,中国人希生与其他外国使节站在一起,当唱诗班唱起合唱曲时,希生抑制不住激动,突然从人群中走出来,向女王行礼。
  而这后来被证实是一场乌龙,因为中国政府并没有参加这一届世博会,一些英国人士组织中国展品进行展览,希生只是中国轮船上的一个普通中国人,因穿着官服来参观,被英方误以为是中国的重要官员而被拉入接待行列。
  这是外国人组织中国商品参加世博会的开始。1861年,英国人赫德正式接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司长一职,直接插手中国的内政外交,他认为参展有利于促进中国与世界的交往,表示海关十分愿意承担这项事务。到1905年他卸任为止,由海关承办世博会展出事务近29次。
  赫德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参展体系:每次接到总理衙门的授权之后,赫德即布置各关税务司,张贴公告于海关大门口,广泛征集展品,并成立专门委员会筹备参展,分为两组,一组在国内做准备,负责包装、运送展览品,另一组在国外办展地负责接待、布置展品。
  参加世博会的人员多数由各海关税务司组成,整团全是外国人,所选择的展品也以满足西方人的喜好为主。以1873年维也纳博览会为例,小到米面油盐酱醋茶,大到完整展示中国丝织过程的模型,连满族的兵服、军旗、贵族玩的鸟笼、烟壶等,都在中国馆的展览之列。
  
  巴拿马博览会上居获奖数第一位
  
  在1851年的伦敦万国博览会上,上海商人徐荣村的“荣记湖丝”获得金牌,创造了中国商品在世博会上的第一次。
  徐荣村是英商“宝顺洋行”买办,1851年春天,他偶然获悉英国举办第一届万国工业产品博览会的消息,立即将自己所经营的“荣记湖丝”打上12包,装上货船紧急运往伦敦。由于包装不够精致,在展会初期遭到了冷遇,好在世博会的展览时间长达数月,半年之后,褪去包装,“荣记湖丝”仍然簇新质佳,独得金银大奖。
  根据当时中国海关的政策,参展展品免征出口税,但商人们对参加博览会的热情很低,除了民间征集来的丝绸和茶品外,很多展品来自各国驻华领事的收藏或是各海关税务司。以维也纳博览会为例:中国的展品为由包腊领事斯焕处借到的中国鸟兽和雕刻屏风,九江税务司葛显礼家藏的一套79个皇家婚礼用的陶器,海关副都督送展的桂花、木耳、普洱茶、被面和巴缎等。
  即便如此,“神秘”的中国商品在世博会上斩获颇多,仅在巴拿马世博会上就得奖1211项,最大的奖有7枚,在所有参展国家中获奖数居第一位,事后统计,这也是中国参加历届世博会最优秀的一次。
  中国建筑在世博会上同样名声大震。1904年圣路易斯博览会,中国展区内最为耀眼的是由六千余块手工木雕镶拼而成的京城王府,其实,清宫内廷从不向外人展示,带队的贝子溥伦苦想多日,决定在中国馆内复制一套自家的客厅和卧室,就这样,中国第一次向世界展示了皇家内宅,宅子里还专门建设了剧场,用来展示中国的国粹京剧,由中国演员演出“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等传统剧目。
  1915年的巴拿马世博会,民国政府代表团搭建的中国馆,分为正馆、东西偏馆、亭、塔、牌楼六部分,雕梁画栋,飞檐拱璧。展会规定,所有临时场馆要在会后拆除,但与会评委们一致认为,中国馆完全能代表东方宫室制度和建筑风格,除给予中国政府馆头等大奖的殊荣外,更决定在闭幕后将其移赠给金门大公园,做为长久建筑保留。
  
  慈禧通过世博会改良形象
  
  伦敦万国博览会上,徐荣村的“荣记湖丝”由维多利亚女王亲自颁奖,并赠送“小飞人”画幅以示赞赏,徐荣村请来画匠将奖状上的“翼飞美人”图案描摹下来,作为以后荣记产品的商标,并广为宣传,荣记商品在市场上大为畅销。
  通过世博会走向世界的典型案例还有茅台酒。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上,用土陶罐盛装的茅台酒无人问津,展会即将结束时,一位中国代表佯装失手,摔坏一瓶茅台酒,顿时酒香四溢,一下吸引住评委,他们认定茅台酒是最好的白酒,并补发了金奖(金奖之前已评出)。茅台酒在获奖之后立即成了资本家和官僚的投资对象,茅台镇办起了生产茅台酒的第三家作坊“恒昌”,茅台酒开始走出贵州,销往国际市场,被尊为中国“国酒”。
  旗袍也是通过世博会成为国服。1933年时,“海派”服装受西式服装剪裁的影响,追求新颖时髦,上海中西服装生产的女装十分流行,特别制作了6套款式新颖的旗袍,让人带去芝加哥世博会参展。六件旗袍色彩绚丽,镶花边的、开叉的,种类各异,线条分明,获得了银奖。后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登基的时候,他们制作了一套精致的中式绣花礼服相送,女王赞赏之余还亲笔签名寄来谢帖。
  世博会也是一个外交的舞台,1904年美国举办圣路易斯博览会,当时的美国公使建议慈禧参加,并送一幅画像前去展示,几经劝说未果,当慈禧得知欧洲各国首脑的画像会同时展出,为改善西方对她的印象,这才答应。慈禧的画像完工后,由专人送到美国,悬挂于美国国家画院正厅,成为博览会上一景。
  
  美国总统走“后门”参观新中国的世博展览
  
  1939年纽约世博会之后,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和世博会渐行渐远,直到1982年,中国才重回美国诺克斯维尔世博会,这也是新中国第一次在世博会上亮相。
  事实上,早在卡特总统时期,美国政府就向中国发出了多次邀请,继任的里根总统继续邀约,可是,美国人对新中国了解太少,不知道同哪个部门联系参展,后来辗转找到中国驻美大使,上报给时任副总理万里,最后落实到由中国贸促会负责。
  这届的中国馆由美国提供,馆外立着中国式方塔,四面写着中英文的“中国”,入口处有一个带着梁枋彩画的大门,橘黄色琉璃瓦屋檐的颜色和红色柱子的形状,十分“中国”。馆内展出了由北京带去的长城砖,西安出土的秦始皇兵马俑和一辆战车,中国政府原本打算在现场复制一个小长城,由于运输不便,最终只携带了10块长城砖成行。好奇的西方人在中国馆前排起了长队,争相认识神秘的新中国,美国前总统卡特和夫人为了进馆参观,特别请求走了“后门”。
  新中国所面对的,已非传统意义上的展示发明创造的世博会,是由每个国家建设场馆,内容的布置要体现这个国家的综合实力,特别是新科技和新能源的实力。
  从1982年到2008年,新中国一共参与了12届世博会,展出了不少先进科技:1992年西班牙塞维利亚世博会上展出长征2号、3号、4号和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模型;1993年韩国大田世博会展示了运载火箭将卫星送入太空的动态演示模型;2005年爱知世博会展出多媒体浮雕,内置11面大幅电视屏幕,展示中国5000年文明和现代城市的发展……中国馆数次被评为“五星级展馆”。在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上,中国是这届世博会上唯一使用永久展馆的亚洲国家,展出结束之后,以中国馆为基础,改造成亚洲中心。
  日渐累积的世博会经验,让很多人意识到,中国需要一场世博会,既能证明自己的能力,又能网罗最新科技。在1999年,中国成功举行专业性的昆明园艺博览会,这让在中国举办真正意义上的世博会成为可能。
  
  战胜韩国,承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
  
  主张在中国办世博会的理想最早出现在1893年,维新派人士郑观应所著《盛世危言》中《赛会》篇,他大胆提出在上海办世博会,原因是“上海中西总汇、江海要冲、轮电往返、声闻不隔”,书中一一列出举办方式、筹集经费、辟地建屋的具体问题和解决途径,通过先组织小会,逐年扩大规模,最后能与西方各国比肩,富国强民。他最后呼吁当事者要“高见远识”,促成此事。
  时隔100年后,1999年底,吴仪、李岚清代表中国政府在国际展览局全体大会上宣布,正式申办2010年世博会。同时提出申请的城市还有来自亚洲的韩国,欧洲的俄罗斯和波兰,南美洲的墨西哥和阿根廷。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真正的竞争在亚洲,在中国和韩国之间。
  2000年3月,中国政府成立2010年上海世博会申办委员会,“拉票”同时开始。按照常理,中国很容易拿到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但中国官员到柬埔寨拉票时被告知,首相洪森已经答应给韩国。凑巧的是,柬埔寨国王不久后到北京治病,时任外长唐家璇亲自拜访,双方言谈甚欢,最后,国王拿主意,先给中国投,再给韩国投。
  赶在投票之前,中国与竞争对手俄罗斯达成协议:如果中国先淘汰了,就给俄罗斯投票;反之,则俄罗斯要给中国投票,后来,俄罗斯在投票中践行了约定。
  2002年12月3日下午,摩纳哥蒙特卡罗投票现场,第一轮波兰被淘汰。第二轮墨西哥遭淘汰,第三轮淘汰俄罗斯,只剩下中国和韩国,在面对面的竞争中,上海赢得了决定性的54票,取得了2010年世博会举办权。
  此后,世博会的各项筹备工作开始逐步展开,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2010年上海世博会成为中国人最为熟知的关键词。

相关热词搜索:伦敦 上海 中国 从伦敦到上海 中国的159年世博历程 上海见证中国近代社会历程 近代中国发展历程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