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僧人修行记_描写僧人修行的诗句

发布时间:2020-03-23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他们和同龄人一样,受过高等教育,会英语,懂电脑,喜欢高科技和旅游,他们又和同龄人不一样,早起早睡,吃斋念佛,恪守戒律,以庙为家。      心一(法号)的寮房干净整洁,卧室与普通男孩子无异,挨着墙壁的床上收拾齐整,书桌上放着电脑和摄像头,旁边的柜子里放着各类佛学书籍和杂志,房间里最能显示僧人身份的是客厅,供奉了三尊佛像,摆了香炉,放了打坐用的蒲团。
  这样的生活,他期盼已久。“听说我出家的消息,同学们一点也不奇怪。”同学是大学同学,他念的是师范学院,大学时代,已从宿舍搬出去,租了房子,方便念经打坐。2005年拿到寺庙的居士证,2007年暑假到归元寺的佛堂参禅,2008年6月,大三暑假,趁着实习的机会出了家。
  心一穿着烟灰色的素服,系明黄色的围巾,盘腿坐在凳子上,房间里开了佛音,他指我们身上的牛仔裤说,“我穿不了这个,穿我这一身,才觉得舒服,自在。”他的头发茬刚长出来,看上去精神,也时尚。
  据说,在归元寺,寻上门来要求出家的人里,以高学历和年轻人居多,能留下来的也多。按照庙里的说法,归元寺里,有“大把”的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也不少,因为“昌明方丈和隆印方丈都鼓励大家进修。”
  
  进归元寺要接受考验
  
  佛家收弟子,不看学历,看缘分,要拜入归元寺门下,得经得住考验。庙里的僧人们说,按照老传统,没剃度受戒之前,要进斋堂,挑水做饭,种地养花,现任方丈隆印法师,初入归元寺,在斋堂劳作7个月后,才转到客堂接待香客。到现在,庙里各处都雇有专人做工,新来者基本无业可做。
  考验却依然在。心一说,初来的时候,他住在禅堂的大通铺,早期负责倒马桶,倒了几个月之久,算是考验的一种。这不算辛苦,和他一辈的心法(法号),某医学院本硕连读生,念大五的时候毅然出家,2007年春天来武汉,拜归元寺监院见平法师为师,只在归元寺待了一天,就在师父的安排下,去了新洲一间小规模的寺庙闭关。
  “寺庙是小两层,我住在最里面,出入都要经过一间房,里面住着一个瞎眼居士,耳朵特别灵,何时进何时出,都在他心里。”庙里没什么人,他在附近开垦了田地,自己种菜吃,“出家人修行,是修行为,修心性,我想,师父应该是在考我的定力。”过了半年,他从小庙出关,把附近的村民吓了一跳,“他们搞不清楚,这是哪里冒出来的小和尚。”
  从新洲出来,师父安排他去了亚贸附近的宝通禅寺。心法爱交友,朋友里三教九流的人都有,“亚贸附近交通方便,师父要看我对着繁华还能不能守住。”武昌佛学院就设在宝通禅寺里,不时会请附近大学的教授来讲文、史、哲课,心法喜欢历史,研究古玩,正对他的兴趣,平常就在寺里听课,空闲时间就去各大学请教,日子过的自在充实。
  半年后,佛学院的讲课点撤销,师父把他唤回归元寺,当下受了戒,第二天被安排到客堂接待香客,正式成为归元寺的一员。
  
  上网、聊QQ和“种菜”
  
  对于归元寺的僧人而言,每日并无二样:庙里凌晨4点敲板叫早,4点45上早殿,5点50结束;6点早饭,20分钟吃完,要求禁声;早饭完毕后,可回寮房睡回笼觉,8点左右,到庙中各处发心(工作);11点午饭,20分钟吃饭,要求禁声;下午4点晚饭,允许小声交谈;5点30分上晚殿,6点35结束,之后是个人支配时间。
  因为寺内香火鼎盛,事务庞杂,除修行之外,每位僧人都安排有工作,心法说,庙里没有安排的僧人,一位是最年长的,一位是手有微疾,用不上力,却也闲不住,总要找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做,才安心。
  心一是隆印法师的伺者,负责打理方丈的日常生活,同时兼任寺里的财务工作,基本没有一天是不忙的,有时候下完晚殿,累到一句话都不想说。上网是爱好也是习惯,每天要看佛教在线,其他寺庙的网站,跟踪一下各地的发展状况,还要记得查天气,因为“师父每天都要问。”
  他有4个QQ号,一个用来和同学联系,一个用来和僧人联系,还有两个专为开心农场,他在上头“种菜”,农场里还养了“狗”,“我家的狗很凶的,别人都不敢来偷菜。”他自己只种不收,“偷是犯戒嘛,网上也算的。”
  在归元寺,心一是小有名气的电子科技达人,跟潮流跟的紧,光手机就换了七八个,“二手机托人卖掉,拿到钱再买新的。”他现在用的手机相当于一部小型电脑,上网,收发邮件,上QQ,发微博,可实时在线,庙里的僧人们买手机和电脑,都要过来咨询一番。
  现在的修行和传统的耳提面命不一样。按照规矩,寺院里只有方丈能收徒,方丈忙碌,修行全靠自己。心一是隆印法师升座后的大弟子,“向佛靠悟,遇到不明白的再去找师父。”他自我评价是有点小聪明,敲打唱念学得快,“学佛还是要靠点天赋,有人学了一辈子也弄不好,有人学了两天就会。”他是后者,大学时代,经文已经朗朗上口,出家前,在念佛堂待了两天,就学好了敲法器。据说,早晚殿的时候,敲法器的位置(要求能唱能敲),是能者上,他就敢上去,“我们说,敢敲就不怕错,敢唱就不怕跑调。”
  他学习的重点是仪轨。仪轨就是佛教的仪式规则,作为方丈伺者,他的任务比普通僧人要重。现在的法事,程序上已经精简不少,保留下来的是精髓,“比如方丈做大法事,要空着手,法器都在我这,我得记住,到哪一步了,需要用什么。”我们采访时,正碰上晚殿做法事,他排在最后一位进殿,本想抢在仪式前给他拍照,被坚决拒绝,因为“已经进仪轨了,动不了。”
  
  有30天的年假
  
  在寺庙里,剃度完是沙弥,受完戒才是比丘(和尚),从前受戒,是烫戒疤,现在是戒牒,相当于证书,注明是沙弥还是比丘,上盖有中国佛教协会的钢印,比丘云游时,带上身份证和戒牒,就能借宿各地的寺庙,免费吃住。
  比丘们云游分两种,一种是换间寺庙修行,一种是旅游。“千万不要觉得,修行就是成日里对着佛像打坐念经,行走坐卧皆是修行,有些佛法要义就是在路上悟出来。”在归元寺,每个僧人每年有30天的假期,分若干次休完,每次最多不过7天。心一喜欢旅游,国内的城市走了七七八八,还去过新加坡和香港,去年年底,原本想去日本,签证没办下来,只能作罢。
  每到一个城市,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庙里参拜,求神灵庇佑。之后的行程里,漫无目的地闲逛。为难的地方是吃,“在国外很难找吃的,我要么就饿着,要么就找点面包对付一下,国内还好,有寺庙的地方都能吃好。”
  僧人们的花费一部分是庙里每月给的生活费,另一部分来自于信众的供养,资深的师父们弟子多,受供养自然丰厚,至于归元寺月薪六千元招弟子,僧人们说,“那是瞎扯!”
  年轻如心一,也有弟子,“就是朋友吧,信众们觉得我年轻,好沟通,喜欢来找我谈佛论经。”他的朋友里,年轻人居多,“生活方式挺时髦的,还帮着我办了信用卡。”他看着染成红头发的男记者说,“你这是今年流行的头发吧,两边往中间抓。”
  僧人们有弘法的责任,方式各不相同。心法没有弟子,弘法全在年长的朋友中,“谁字写的好,不时让他帮忙抄点经文,今天是这段,明天是那段;谁爱好看书,帮我买点佛教典籍,先搁你那放段时间;爱听歌的,送两张经典佛教音乐碟。只要是有爱好的,潜移默化,都能被影响到。”
  按照规矩,僧人之间不允许窜寮,避免造口业是非,心法说,人与人之间其实没什么秘密,“简单丰富,都是差不多的生活。”僧人之间还会互开玩笑,比如,“你什么时候往生了,我给你做场法事。”这类,在这里,生和死都不是忌讳。
  寺里对僧人的限制并不严,“清规戒律之内,其实是自由。”心一刚报了驾校,正想着,哪天能顺利开车上路。■

相关热词搜索:僧人 修行 当代 当代僧人修行记 五台山修行的僧人 大悲寺僧人修行照片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