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锡山传_实力派阎锡山(下)

发布时间:2020-03-24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已经有大量的文字在谈论阎锡山的不足。比如说他的迷信、封建意识、算计等。如果我们设身处地,或许会对阎锡山抱以同情。如他自喻“在三颗鸡蛋上跳舞,踩破哪一颗都不行”。当时,在共产党、国民党、日本三股势力的交错下,他已经做得相当不错了。当时的山西能最大限度地吸引人才,因为他“知人善任”、“赏罚严明”、“先求诸己而后求诸人”。
  在阎锡山的精神世界里,最值得注意的是他的谨慎和忧患意识。阎锡山少年时经历过世态炎凉。十几岁时,父亲阎书堂开的钱铺倒闭,欠下一屁股债,父子两人只好外出躲债。那时的阎锡山还叫万喜子,曾提着盒子走街串巷,遇人小声问:“买饼子吗?”发达后,还有人编派了俏皮话:“万喜子卖饼子――不敢吆喝。”
  忧患伴随了阎锡山一生,他始终在强人和强势政治面前讨生活。从袁世凯、蒋介石,到日本人,他都应付过来,而且化压力为修身财富。这种忧患也许让他显得迷信,比如他的内室设有香堂,常找算命的来问祸福。抗战前有一次,蒋介石要来山西,为在哪里迎接,阎锡山可是费了一番心思:在运城,就是“运成”;最后选在了介休――让蒋介石“休”了才好呢。
  他的忧患和谨慎也让他一度失去理智。在国共决战之际,阎锡山特地招待美国驻太原的新闻记者。桌上摆着500颗毒药,门外停着一口棺材,对记者说:“咱阎某决心死守太原,如果失败,咱就和咱的干部们饮此毒药,同归于尽。”还令侍从给他物色一个日本人,随身带枪,事到临头将他打死――“这个任务非日本人不能完成,你们是无勇气下手的。”
  不过,大体说来,阎锡山仍是理性的。他的忧患使他在革命年代里活得踏实,活得精彩。在其部下和同僚眼中,他是一位儒雅之将。曾任国民党党内要职的刘健群回忆:“阎先生绝不会有狂笑的时候,他像一位道学老夫子,炉火纯青,无一丝一毫浮躁的火气……”
  在经过一个世纪的革命思潮冲撞之后,中国人大多认同了改良的方式,认同了“中道”。可以说,阎锡山是一个先知先行者。
  考察阎锡山的一生,他是有根柢之人。史学家曾概括19世纪末以来的中国文化关键词,有“心碎”、“嫉羡”等,因为中西文明的融汇如此不平等,在西方的强势冲击下,中国从道德、器物到文章都相形见绌……连孙中山都曾激愤地说:“我中国近代文明事事皆落人之后,惟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
  但阎锡山作为一省大员,却没有这种“时代病灶”。他知道中国社会落后的情形,也独特地理解着中国文化。1924年,到太原访问的印度诗人泰戈尔问阎锡山:“东方文化是什么?”阎锡山回答:“是中。”泰戈尔又问:“什么是‘中’”?阎锡山说:“有‘种子’的鸡蛋,那‘种子’即是‘中’;宇宙、造化都把握了这个‘中’。”泰戈尔问:“我们此行经过上海、天津、北京,为什么见不到一点中道文化的痕迹?”阎锡山说:“就是太原也找不到了,你们想要找,去乡间还可以找到一点。”
  1960年,阎锡山病逝。他生前就挑选了墓地,墓前有个巨大的“中”字,象征着其人生哲学――“发于仁,归于中”。(全文完)

相关热词搜索:实力派 阎锡山 实力派阎锡山(下) 蒋介石阎锡山 蒋介石警告阎锡山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