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要不要拉欧洲一把]中国和欧洲何时拉开差距

发布时间:2020-03-24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2011年9月对欧洲来说可谓多事之秋。已延续近2年的希腊主权债务危机不仅愈演愈烈,还波及了整个欧元区,多国相继爆发同样的危机。一个英文缩写词“PIIGS”(分别是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希腊、西班牙的首字母,意为“欧猪五国”),开始频繁出现在欧洲媒体中。面对焦头烂额的债务困境,一些欧洲国家不断发出声音,希望拥有3万多亿美元外汇储备的中国出手相助。面对社会福利“从摇篮到坟墓”的欧洲国家,中国到底救不救这个“急”?
  
  拆东补西不是办法
  环球人物杂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造成这场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希腊等国会像雷曼兄弟一样破产吗?
  赵锡军(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危机的原因简单说就是支出过大,收入不足。欧洲的一些国家社会福利负担过重,而支持福利制度的经济资源不足,导致财政赤字,于是政府大量发放国债。一年一年积累下来,财政赤字越来越大,债务越来越重,到了某一个时间点,特别是在外部环境不稳定的情况下,比如全球金融危机,政府无法再承受债务负担,就会出现债务违约,进而影响到购买了欧债的银行,使财政危机向金融市场扩散,阻碍世界经济的复苏。
  欧洲国家破产与否取决于欧元区政府的救助情况。如果当年美国政府和美联储果断出手相救,雷曼兄弟也不至于破产。就目前情况看,欧洲国家的救助决心还是很大的,但欧洲不像美国,救助方案不是一个国家说了算的,需要许多国家的共同协商,其中有许多非经济因素发挥作用,国家之间还要讨价还价。
  环球人物杂志:有报道认为希腊是欧债危机的“罪魁祸首”,希腊有可能“被”退出欧元区吗?
  赵锡军:收不抵支的问题在欧洲国家普遍存在,因此爆发危机是必然的,而哪个国家成为导火索是偶然的。即使不是希腊,也可能是其他国家。从某种意义上讲,直到现在,成立欧元区的经济条件也并不充分。事实上,欧元区的存在更多是政治的需要,因此希腊是否会退出欧元区,主要取决于欧洲国家从政治角度维持欧元区的决心。
  环球人物杂志:希腊等国曾采取了应对措施,为何不见成效?有报道认为欧盟国家之前的策略是“拆东墙补西墙”,为什么这么说?
  赵锡军:还是有成效的,至少希腊经济没像冰岛那样崩溃掉,但解决措施的效果有多大、力度够不够、是否及时更加关键。之前希腊等国一直采取“借新账还旧账”的方法,用新贷款为旧贷款融资,这只能解燃眉之急,治标不治本,从长远来看,无异于饮鸩止渴。
  梅新育(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人必自助而后人助之,欧洲债务人与其无谓地抱怨,不如认真思考能否从中国这里学到什么。在经济结构调整中,中国付出了数千万人下岗的代价,为消化如此多的下岗人员花费了近十年时间。没有这种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痛苦调整,就没有如今竞争力蒸蒸日上的中国经济。
  
  中国不能无条件帮忙
  环球人物杂志:欧债危机会对中国和世界经济产生什么影响?
  赵锡军:按照欧元区的规定,成员国的预算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能高于3%,负债率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能高于60%,而目前“欧猪五国”的财政赤字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都在8%以上。中国目前持有约6000亿欧元的欧债,占外汇储备1/4。目前来看,欧债危机对全球投资者心理上的影响比较大,投资风险也更大了,长远看会波及欧元区的发展和经济增长速度、进出口贸易等。
  环球人物杂志:据说意大利向中国求助,您认为中国应该拉欧洲一把吗?
  赵锡军:我没有看到意大利的正式求助消息。前几天,欧州央行联合了美联储、英格兰银行、日本银行和瑞士央行,要共同干预市场、投放流动性,却没有邀请中国人民银行。这是别国的内政了,我们不必主动。即使未来形成了救助方案,需要中国介入,我们也不能无条件地答应它,至少要看一下方案是不是有效,能不能起到作用,我们有没有那个能力。但救助不能全靠外力,欧洲国家必须要依靠自身的力量,进行财政制度的改革,把社会福利的支出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不出现大规模的财政赤字才是根本。
  梅新育:从自身利益出发,中国当然不愿意看到欧债危机恶化,但是欧洲人能用什么保证中国人的权益?某些欧美人期待中国资金为其扶危济困,却不愿意为此付出代价。上世纪80年代至本世纪初,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接二连三爆发债务和货币危机,美欧方面索取的救援条件那才真是苛刻。对于中国而言,助一臂之力,帮欧洲渡过难关、进入一段能够持续相当时间的稳定时期,这无疑是最优选择;但倘若债务国不肯接受合情合理的条件,那么对其债务危机听之任之就应该是中国的次优选择。
  环球人物杂志:中国应该开“回报”条件吗?
  梅新育:欧洲国家获得融资肯定要有先决条件。作为报答和交换,欧洲应当显著减少对中国货物、服务、资本与人员流动的歧视性待遇;承认中国完全的市场经济地位;减少对中国货物的贸易救济措施,修订其歧视性、过度保护主义的贸易救济规章;在大型招标项目中消除针对中国企业及其产品的歧视性条件;减少对中国投资的政治性干扰;落实国际法准则,给予当地华人、华商、华资企业更公正合理的国民待遇,保护在欧华人、华商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这些都是可供欧盟及欧洲相关国家实施的选项。
  环球人物杂志:中国现在可以向欧洲提供哪些方面的支持?
  梅新育:西班牙已经提出希望中国企业参与该国高铁项目和港口建设,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正与西班牙铁路管理公司商谈;英国政府也已表示欢迎中国为英国高铁项目提供融资。希腊、西班牙、葡萄牙政府均已同中国政府接洽,希望中方并购、参股其石油、天然气、电力、航空、铁道、邮政、金融等战略性企业,意大利等国也未必不会紧随其后。欧洲重债国家的不少民间企业也会出售其国内外资产以摆脱困境,其中一部分资产无疑会成为中国投资者竞逐的目标。为了保证国内就业和社会稳定,对陷入困境的外国企业在华子公司,中国政府也肯定会推动有实力的投资者接盘。
  
  相关链接
  英国《金融时报》等主流媒体的看法
  希腊违约几成定局。在任何一场债务危机中,最大的问题是能否找到一条恢复偿债能力的可靠途径。对眼下的希腊而言,这看上去不太可能,爱尔兰和葡萄牙也是如此。这进一步提出3个问题。首先,所需进行的债务重组规模有多大?其次,谁应为重组埋单?最后,债务重组足以解决问题吗?如果最后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不能”,那么我们必须问一问,欧元这个联盟货币能否以当前形态维持下去。
  期待“金砖四国”支持。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加起来拥有大约3万亿欧元的外汇储备。若将这笔巨大的金额与欧洲各国政府和欧洲央行的资源结合起来,就会产生一个诱人的愿景:欧元区主权债务和银行业危机迅速而无痛苦地告终。可惜这种愿景是一个幻觉。“金砖四国”无疑担心,欧洲的麻烦可能很快跨越汪洋大海,蔓延到自己的国家,影响它们的经济和金融体系的稳定。这种担忧可能促使这4个国家向欧元区提供一些支持,当然是有条件的。可是,克服危机的根本责任,必须而且必然会落在欧洲人自己的肩上。

相关热词搜索:欧洲 中国 要不要 中国要不要拉欧洲一把 中国欧洲中心 成都 成都中国欧洲中心招聘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