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山伯爵名句_《复仇》,,被稀释的《基督山伯爵》

发布时间:2020-04-04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今秋一众新剧中,ABC的《复仇》(Revenge) 起初并不引人注意。虽然主演艾米丽•凡坎普(Emily VanCamp)算得上美剧界的老面孔,但让年轻的她独挑大梁,无论电视台的前期宣传还是观众反响,似乎都很平淡。然而,季初这几集播完,《复仇》倒是出乎意料地站稳了脚跟。
  片如其名,该剧讲述的就是一个复仇的故事。主人公艾米丽•索恩(Emily Thorn)回到童年居住的汉普顿,处心积虑地要将曾经毁掉自己生活的仇人一一找出、逐个消灭,帮助她复仇的是视她父亲为恩人的亿万富翁兼电脑天才诺兰(Nolan),复仇的过程中,她却和仇人的儿子产生了感情纠葛。
  《复仇》的制片人迈克•凯利(Mike Kelley)毫不讳言该剧的灵感来自小说《基督山伯爵》,后者自然是史上最经典的复仇小说。两者在故事上确有相似之处,但作为美剧,《复仇》被各种元素稀释,如果真照着《基督山伯爵》的标准,指望这部剧集也能带来丝丝入扣、酣畅淋漓的快感,一定会失望。
  《复仇》有着鲜明的美式肥皂剧特点:富家千金忽然面对家中巨变,成长为太妹一枚;忽然出现一个不计回报、怎么赶都赶不走的亿万富翁前来协助复仇;仇人家的儿子帅气、富有,却偏偏看上了前来复仇的女主角……大众热爱的元素全都被套在了“复仇”的外壳中:富人的奢华生活;有着重重障碍的爱情;永远万事计划好的主人公;仇人被一个个消除的快感……因此,尽管《复仇》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作为美剧,它却成功了。
  如今的美剧很少能见到一条主线贯穿整季的剧集了,上一部成功的作品恐怕还是去年终结的《迷失》,近几年来,几大电视台对单线索剧集的尝试无一不以失败告终。《复仇》就出现在这样的背景下,因此它选择了一条如今看来最能塑造成功美剧的道路:流程式故事。想象一下,如果艾米丽•索恩只有一个仇人,她处心积虑的复仇只换来每集接近敌人一点点的回报,观众既不知道躲在暗处的敌人是谁,又不知道这个敌人究竟做了什么,恐怕没等到敌人露面,性急的观众已经不耐烦了。在这个喜剧当道、观众毫无耐心的时代,这样死掉的美剧不计其数,虽然它们当中也有诞生一两个经典的潜质,但这种可能性早已被耐心和时间消磨殆尽。
  《复仇》采用的“流程式”讲故事手法和目前最成功的一系列罪案剧相似。尽管观众不知道现在和女主角对着干的贵妇维多利亚(Victoria)是不是最大的仇人,但女主角每集定位一个当年的仇人,用不同的小花招将其清楚固定、一集解决一个的方式,和CSI这类罪案剧的内在逻辑是相同的。因此,《复仇》每集都算有个小结局,介于连续剧和系列剧中间,这对毫无耐心的观众而言还是颇有吸引力的。
  迈克说,该剧在前半季都将采用这样的模式,但后半季会有所改变,或许已经被培养好的观众那时有了静下心看长线阴谋的情绪。
  “快意恩仇”在任何时代都是吸引人的卖点,尤其面对一个年轻漂亮聪明的女生,一个有邪气却善良的、在身后默默帮助的亿万富翁,一群又单纯又坏的仇人,这种设定本身就满足了观众的幻想。有了复仇这个壳,任何纠缠的爱情情节、任何夸张的肥皂剧特征都可以被掩盖掉,阴谋不一定要像《迷失》那样推敲细节,阴谋的作用或许就是为了解开阴谋那一刻的快感。

相关热词搜索:稀释 复仇 基督山伯爵 《复仇》 被稀释的《基督山伯爵》 基督山伯爵复仇 基督山伯爵式复仇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