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均衡”无处不在] 韩国均衡美面霜好用吗

发布时间:2020-04-05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韩国事事注意均衡,处处讲究中庸之道。   在我们的印象中,韩国已经是个准发达国家,但似乎又比较极端、不那么理性。   那里的"示威文化"全球闻名,电视里经常看到戴红头箍的韩国人走上街头,喊着划一的口号,宣泄着心中的愤恨与不平。这似乎很难与高度信奉儒教的韩国人一向主张的"均衡"、"中庸"挂起钩来。
  然而这只是韩国的表象,实际上韩国事事注意均衡,处处讲究中庸之道。韩国的国旗是阴阳互动、动静对应的太极图案。在处理地缘政治学上,韩国人也很会玩平衡,卢武铉总统提出要当东北亚地区,确切地说是在中日韩三国之间扮演"战略均衡者"(balancer)的角色,事实上韩国因此也占得不少便宜。
  处理国内事务方面,历届政府都强调平衡。行政资源要在各个地区、主要政党之间共享。如总统、总理、议长、大法官等重要职位,最好在区域之间、各种政治势力之间搞平衡。
  在经济上,多年来,韩国在经济发展战略总是围绕着"增长与分配"谁为先的争论,颇类似于我国"效率与公平"的权衡。近两届政府从金大中到卢武铉,都被韩国内外称作强调分配牺牲增长的左翼政府。尽管近些年韩国的贫富分化也在加大,但他们的基尼系数仍然保持在较低的0.32水平。卢武铉政府的经济施政方略就是全国的"均衡发展"。也许是痛感韩国全国40%的人口、70%的经济总量集中在以首尔为中心的"首都圈",卢政府上任伊始,就力推迁都计划,后在在野党强烈反对及干扰下虽以失败告终,又提出将170多家大型国有国营的企事业单位从首都圈迁至其他地方,目的是促进地方经济增长,增加地方就业机会。
  在义务教育方面,韩国为了消除各学校之间的差距,推行"教育平均化"政策。自上世纪70年代起,就废除了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的考试,学生多就近升学。当然此举也引起了副作用,很多韩国家庭为了回避"教育平均化",兴起了中小学生低龄留学热。
  韩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还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笔者几年前曾在韩国讲学一年,韩国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他们对环境的保护。一个人口与国土面积都只与我国浙江省相当的国家,可耕地少,人口密度非常高,在上世纪50年代的朝鲜战争结束时,整个国家一片焦土。可今天,韩国到处都是密密的树林、厚厚的植被。在韩国国内乘坐高速铁路或公路巴士,从南到北,或由东到西旅行,几乎找不到裸露的山丘。
  最使笔者惊讶的是韩国城市化过程中,传统与现代的和谐共存。近年,笔者多次去首尔参加国际会议,也充分领略了它现代化背景下传统的一面,正是这些并非现代性的东西使这座城市增添了活力和亮色。
  以前历史上首尔城内曾有一条纵贯东西宽不过20米的名叫青溪川的小河,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城市化高潮中,这条小河被废弃了,上面建起了高楼大厦。然而最近几年,首尔市政府投入数亿美元让这条小河重见天日,使之成为首尔最好的休闲场所。
  在首尔这个号称生活费居世界前五位的大都市里,同样可以花很少的钱吃好、住好、玩好。就在首尔的最中心地段---景福宫的周围,隐藏在高楼大厦的后面仍然有很多窄小的小胡同,胡同里有数不清的小旅馆、咖啡馆、小餐馆等等。小旅馆干净、整洁、安全,一间10平方米左右的单人房间(全家住也可以)一晚住宿费合人民币不过280元。在首尔最繁华的大街上,也可以看到一辆辆小型机动车拉着的流动饮食摊贩,花上相当于三四十元人民币的钱,也可以饱尝韩国风味的小吃。而摊主却不用担心有"城管队"来"执法"。
  两天里,我参观了韩国中央国立博物馆、战争博物馆,馆内的各种设备皆为高精尖科学产品,展品亦非常丰富,但门票合人民币分别为16元和21元。这价格恐怕都要低于北京的国家博物馆和军事博物馆的门票。要知道,韩国的人均GDP已超过1.8万美元,为我国的10倍。我们的一些以"爱国主义"为名的教育真得向韩国政府推动的传统文化教育政策取取经了。

相关热词搜索:韩国 无处不在 均衡 韩国:“均衡”无处不在 奋不顾身 挺身而出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