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是一门生意

发布时间:2020-04-11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不要因为大剧院做音乐剧很成功,就误以为国内有很好的市场。”   布鲁克林•普沃尔,一个胖头胖脑的小姑娘在上海大剧院《发胶星梦》发布会的舞台中央站着,看不出她的真实年龄,小腿圆滚滚,头上还顶着一头俏皮的卷发。看似相貌平平的她,一开口却技惊四座。
  她就是百老汇知名音乐剧《发胶星梦》中的女主角特蕾西•特布拉德的饰演者,“可爱”,是在场记者对她的共同印象。
  这部改编自1988年好莱坞搞怪导演约翰•华特斯同名电影的音乐剧,2003年在美国一经推出就广受欢迎,获得该年度包括最佳音乐剧奖在内的8项戏剧托尼奖、10项戏剧委员会奖、格莱美最佳音乐剧专辑等无数荣誉,在美国热演4年。
  音乐剧,几年前对于中国人来说还是陌生的名字,如今已经掀起了一次又一次观赏风暴。在上海大剧院,2002年的《悲惨世界》演了21场,2003年《猫》53场,2004年《音乐之声》35场,2005年《剧院魅影》100场,2006年《狮子王》101场,2007年《Mamma Mia》32场,2008年夏天,上海大剧院诞生十周年之际,励志音乐剧《发胶星梦》又将登陆上海,7月5日至20日,连演20场。上海大剧院,可谓世界经典音乐剧的中国领路人。
  
  《悲惨世界》与波音747
  
  1988年,上海大剧院总经理、艺术总监钱世锦第一次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去美国,他最想看的是大都会歌剧院的歌剧,以及纽约爱乐乐团、费城交响乐团、卡内基音乐厅、肯尼迪中心等处的交响乐演出。有朋友对他说,不看音乐剧,就等于没有来过纽约。他选了《悲惨世界》,但居然买不到票,这让他好生奇怪。于是他选了《猫》,觉得好玩,仅此而已。
  后来他到洛杉矶,《悲惨世界》也巡演到了此地。那一次观赏让他极为震动。钱世锦突然觉得,中国人不知道这样的艺术形式实在是太可惜了。1988年他这么想,直到2002年,这个想法才变成现实。《悲惨世界》制作人麦金托什1994年来沪,考察音乐剧能否进入上海。但当时他觉得不行,一是没有剧场,二是没有市场,三是没有队伍。
  1996年钱世锦到大剧院工作,他给麦金托什写了一封信,说很想能引进《悲惨世界》。漫长的谈判开始了。直到5年后,他们才达成共识。钱世锦到英国找项目总经理达尔寇,对方过了很久,才从楼上走下来接待他。“一开始你是很看不起我的。”钱世锦后来对达尔寇笑言。
  当时,达尔寇听到钱世锦想引进《悲惨世界》,马上问:“你们有没有一架波音747?”钱世锦十分惊讶。达尔寇解释说,首先要解决的是运输问题,从甲地到乙地,无论多远,不能超过24小时。钱世锦提出海运方案,达尔寇说:从旧金山到上海需要3周,所有演员的费用都由你们承担。这是一个天文数字,所以就谈不下去。
  后来上海的货运公司多了,钱世锦货比三家,找到上海航空公司和东方航空公司,却都没有波音747,后来又找到国际航空公司。对方表示机场到机场的费用是25万美元,如果去美国的一程是空机,也需要上海大剧院出钱。钱世锦又头疼了。最后,他千方百计找了一家在上海的美国货运公司,商定的价格是18.5万美元。
  
  “遭遇非典”的《猫》
  
  “现在回忆起来真的惊心动魄”,钱世锦心有余悸地说,“2003年非典一来,全国的剧场基本上都停了。”当时,海外媒体也一直在关注上海的疫情,据说他们尤其关注五个表象:一是证券交易所是否停止交易,二是东方明珠是否停止开放,三是南京路步行街是否关闭,四是所有酒店是否停业,第五就是上海大剧院的《猫》是否停演。
  此时如果停演《猫》,可以归于“不可抗力”。钱世锦问英方:“你们是否还要继续演出?”回答很明确:“我们认为不用停。”于是上海大剧院决定演出继续。
  钱世锦要求国际饭店的经理每天报告当天晚上10点演员身体情况。一天,一名演员发起高烧。按照合同规定,大剧院对此不负责任,因为已经给他们买了医疗保险。但情况特殊,钱世锦马上联系医院,又派工作人员陪去看病。此时连出租车司机都不愿载客。钱世锦为这位演员做了全身检查,结果不是非典,悬在嗓子眼的心才放了下来,“这可以说是我最担惊受怕的一次演出。”
  黄牛掀起的退票风波也很麻烦。如果大剧院停演《猫》,退票是理所当然的。由于此前的演出票房很好,黄牛手上囤了不少票子,没想到碰到非典。他们可不愿意血本无归,就千方百计地来捣乱。但是大剧院顶住了压力。大剧院当时规定外省市的观众可以退票,留在校园里的学生可以退票。得知消息,黄牛就拿着农民工的身份证来退票。大剧院查询了电脑记录,发现这些都是团体票,工作人员告诉黄牛:“这些票要退,票款也只能退给单位。”
  虽然当时工作人员都发了口罩,但他们没有戴,目的就是为了向世人表明大剧院是安全的。“后来韦伯给我写信,表示由衷的赞赏。于是后来我们就有了《剧院魅影》。”谈到这段因祸得福的往事,钱世锦笑了。
  
  探索音乐剧“中国模式”
  
  对于中国观众的口味,上海大剧院院长方世忠一开始也不是完全有把握。他说:“音乐剧在西方具有长演制这种成功商业模式。纽约百老汇有三四十家剧院,如果加上外百老汇,
  数量就更多了。伦敦西区也有多家剧院。音乐剧在上海还是起步阶段,基本上只在大剧院演出。我常对国外的演出方说,不要因为大剧院做音乐剧很成功,就误以为国内有很好的市场。”
  一般人不了解,在大剧院演出的音乐剧和美国百老汇、英国伦敦西区的音乐剧是不同的。方世忠对笔者说,百老汇和伦敦西区推出音乐剧就像推出一部电影,而大剧院上演音乐剧,则希望它能更加经典,更加时尚,更具有文化品位。比如《狮子王》,大剧院的台阶铺上了红地毯,迪斯尼的总裁带着他所有的助手来参加首演,这在历史上从来没有过。“我们在推广上动足了脑筋。它是个新生事物,如果没有非常好的商业包装,就不会吸引观众。而且我们所选的是世界第一流的音乐剧,二流、三流的暂时还没有考虑。这就保证了剧目的质量。”
  从《悲惨世界》的20多场,到《剧院魅影》连演100多场,这是对一个剧院是否具有长期演出能力的考验。从《狮子王》开始,上海大剧院开始思考如何解决音乐剧的商业模式。《剧院魅影》前的所有音乐剧都由自有资金运作。但是音乐剧的项目投资非常大,如果有5000万的资金,也只能运作3000万的项目,否则现金流就会遇到很大的压力。方世忠说:“《狮子王》谈判的成本将近1亿元,按照我们过去的商业模式是没办法运作的。我们向银行贷款4000万元,这实际上也符合音乐剧运作的国际惯例。这次运作非常成功,场次上也达到了破天荒的101场。”

相关热词搜索:音乐剧 是一门 生意 音乐剧是一门生意 门生意 做门生意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