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力建:教育为先——新农村建设的灵魂

发布时间:2020-06-02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1999年,北大林毅夫教授针对当时通货紧缩的宏观经济形势第一次提出了“新农村运动”概念。当时他指出,走出当前生产能力普遍过剩、内需不足、市场疲软的突破口,仍然在农村。林毅夫的建议今年终于被列入中央“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

  

  在新农村的建设中,中央把农村教育列入优先地位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显示,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今年将迈出更有力的一步。“一号文件”中提到的至少7个方面,均需要大量的财政转移支付,例如粮食直补、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村庄治理、农村义务教育全免费、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农村文化设施、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中央在建设新农村中将投入2000多亿元发展农村教育,1000多亿元建设农村公路,数百亿元用于解决农民看病。这个数字说明在中国新农村的建设中,中央仍把农村教育的发展列入优先地位。据统计2004年农村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口仍然占7.5%,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初中文化以及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9.1%,远低于城市65.4%这一平均水平。2000多亿元投入农村教育后,这个钱如何用?用在哪?这是值得研究思考的问题。

  “十一五”期间,在农村教育方面,中央和地方财政将累计新增投入1258亿元和924亿元左右,合计约2181亿元。这笔资金将主要用于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除这笔资金之外,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免费后国家也将承担巨额财政支出。而新农村教育不仅在于义务教育的范畴。而应涉及到一个教育全局规划发展的思路。农村教育包括了农村社会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如何促进其“三位一体”的发展,是一个相当大的工程,这不仅仅在于提高教育办学条件。三方面的协调发展将共同构造整个新农村建设的基石。

  

  农村社会教育应以“生产、生活、生命”为主

  

  农村社会教育应以“生产、生活、生命”为主的三生教育为主。农村发展不仅依靠大部分资金与政策的倾斜,更应以生产技术的现代化、现代的文明传播为支撑。农民在学习现代化技术之余,也应掌握国内外的重要信息,扩宽知识面。“生产教育”一词,容易让人仅仅理解为让农民掌握先进生产技术,我认为,生产教育首先应该让农民懂得,农村是适合农业生产而非工业生产的地方,中国的农业社会已经顺势发展了20万年,有其独有关文化内涵,建设新农村非重归大跃进时的“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景象。因此,农村的生产应以保护田园风光,注重环保为主要宗旨,必须把这宗旨渗透到农村教育的理念当中去。

  农村“生产”教育可以基于以下三点来推行:第一,大力倡导仁义智信的传统美德,塑造新一代农民。让农民懂得保护生态环境的知识与技巧,明确人与自然能和谐共处的重要性。让农民在工业化的条件下,懂得减少污染而可持续发展的道理。第二,遵守自然规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生产建设。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无为即自然,即是指不能以人为方式对自然进行掠夺,遵循自然规律。第三,回归“民有”的权利,不能把乡村做为工业发展的试验品。英国的农业现代化经过几百年历史过程。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也绝非一蹴而就的。农民应有自主建设的权利参与到农村的规划当中去。

  “生活”的教育,是使农村保持田园风光的同时,让人们安居乐业,懂得创造生活和享受生活。让农民学习琴棋、书画、唱戏唱歌、武术等,开展各种各样的民俗活动,丰富农民的文体生活之中,让农民们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乐趣,重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人生诗意。

  “生命”的教育,是哺育世世代代的传统教育的根,以对生命的追问,及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保护农村原文化风貌,保持其原生态文化的根源。大自然赋予人的生命之体,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形成了塑造生命特色的文化地气。倡导“生命”教育,实质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倡扬。

  

  农村职业教育从实处下手

  

  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国务院已决定,“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对职业教育投入100亿元,重点用于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充实教学设备,资助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中央的决心一览无遗,但职业教育的大蓝图还需从色彩协调,实处下手为好,而非涂鸦式“全盘皆是”,有了钱就到处花。

  我认为职业教育发展还是以“县级”为主,大力发展职教的审批权下放到县级政府批准。它的优势在于如下三点:

  第一,不过多的占用土地资源,属于“非污柒产业”。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转变为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工学结合强调与企业、行业合作,强调学生的实习实训。它不需要占用太多的土地,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培养技师型人才为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实现“产、学、销”三结合的教育培养模式。

  第二,通过职业教育改变城乡结构,逐步填平城乡鸿沟,实现身份从意识到实在的彻底转换,实施“就地”政策,就地上学、就地就业,形成“产业链”。学生毕业后,就地解决就业,避免大学生毕业后只滞留于城市中谋职,解决当前的就业难问题。农村生活指数低利于办学校。在广大农民通过职业教育实现各类技能多样化发展之下,农村必定出现社会分工的多样化,社会功能的效率化现象。

  第三,把县级的党校、电大等纳入职业教育体系,促进其发展,利用其资源。要降低职业教育的门槛,走出职业教育的“办学成本高,就业渠道小”的怪圈。应放宽职业教育办学许可,300人以下的学校可实行备案制。学校总量的增加,使农民升学的机会增加,有利于提升人口素质,促进社会的转型。西方发达国家把职业教育喻为“使社会走向博雅的杠杆”。一些西方的职教工作者认为:牛津大学成为世界顶级大学,其重要的一点在于牛津大学是没有围墙的大学,它打破了社会同大学阻隔,使牛津大学完全面对社会而施教。在中国,职业学校应有这样面向社会的开放理念,应更大程度地向社会开放。

  有人会问,以县为主的职业学校如何解决师资问题?这可以由当地的干部、企业培训机构、社区组织人员来担任,或通过互联网、VCD、送学下乡的方式来多元执行。或者,利用政策杠杆,鼓励“滞留”在城市中的知识分子施教等。美国职业教育就是以“社区学院”为一大特色。

  我们可以借鉴社区学院的做法。美国社区学院的职业教育完全立足于社区,以满足社区居民各种学习的需要为目的,为整个社区各种年龄、各种职业甚至没有职业的居民提供服务,包括培训企业职工,提供专业或论证咨询,远距离教育,开展科学普及活动,以及举办各类短训班、讲习会等。教学方法采取班级上课,或通过媒介进行教学,教学活动也可在校外进行,一门课程的教学时间可能只有几小时、一个周末、几天或几星期。职业教育还可为在职人员更新知识、训练某种职业技能提供短期的职业课程。职业教育这种社区服务形式一般不计学分,不发文凭。

  

  农村免费义务教育不能流于空谈

  

  根据十一五规划,2007年,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费,到2010年,全国农村地区全部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全国将高质量地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到98%以上,扫除15-24岁文盲,基本杜绝新文盲产生,全国青壮年文盲率降到2%以下,成人文盲率降到5%以下,根本消除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的性别差异。2015年,全国将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落实这一计划关键在于2006年。中央、省级财政统筹资金后如何保证资金的到位,教师的招聘及工资派发等问题都要有一个可操作性的方案。不解决这些具体问题,再宏伟的计划也只能流于空谈。

  政府为农村义务教育“埋单”,我认为,首先应解决好如下的瓶项问题。

  第一,对农村校舍补助资金的标准如何确定?由学校本身向中央、省级财政提出申请金额的话,而学校本身所申请的金额又应该由谁来界定。例如,学校校舍修补实际所需30万元,但难免有些学校会提高申请金额数,出现财政黑洞。如何能使资金到位,而确保其真正用到教育之上,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建议可以按“人头”来拔付,由中央确立“钱随人走”的制度。

  第二,如何吸引优秀的人才及到农村去担任教师?当教师的工资等同于公务员,待遇的提高必定会吸引很多人才,毕竟资源的投入必定会获得相应的效益。但农村的教育环境短时间内无法获得优秀教师的增补,可以通过公务员带薪转化为教师,这是做法一。也可以放宽教师招聘的自主权,而非由教育局统管统招,这是做法二。当然还有其他。教师水平的提高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第三,留守农村学生的教育问题。农村的学生大部分随城里务工的父母在城里就读。随着推行农村免费教育后,有一部分的学生留守或回流至农村,但父母却仍在城里工作。如何解决这些留守学生的家庭教育问题,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政府不应以政策一边倒的做法,还是应以“父母在哪就业就在哪上学”的宽松政策,并且依然享受国家的“按人头拔付”的政策,鼓励“钱随人走”。

  

  来源:发表于《看世界》2006年 第4期,作者授权天益发布

相关热词搜索:新农村 为先 灵魂 建设 教育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