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力建:GDP情结与科学发展观

发布时间:2020-06-06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最近不少媒体同时关注了一则消息,“今年9省市GDP超万亿,辽宁四川跻身万亿GDP俱乐部,预计今年中国的GDP可能突破23万亿元,将与德国的水平相当”。迄今为止,所有的报道对此均没有作大肆渲染,但那种溢于言表的喜悦还是不言自明的。某些超额完成GDP计划的地方党政部门年末又要考核各级官员GDP指标完成情况并召开表彰大会,对相关人员发放大额奖金,以激励士气,让大家在明年的擂台上再决胜负。

  这已经是多年来惯常的导路了。只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时我们聚焦于工业产值,后来因为工业产值的水分实在太高,转而为GDP统计,官场之中的工业产值情结转为GDP情结。在相当多的地方工作中,“GDP挂帅”或称GDP压倒一切决非夸张之语。

  若不能彻底破除这种GDP迷信,贯彻科学发展观就不可能迈出真正坚实的步伐。

  其实,GDP无非是一个统计数字而已,孤立地说它的增加是好还是不好,都不是正确的结论。放眼今日之中国,许多GDP的增加是好事还是坏事,值得责疑,有些GDP其实是一种灾难,消除这些灾难需要支付大量的金钱和时间,当然在此过程中又会产生巨额的GDP.最明显不过的是那些产生巨大环境污染的产业,危害之巨,恢复之难,对人民的生存状态造成的损害,都是有目共睹。除此之外,还有相当多的GDP是否有必要大有可疑:产品过度包装产生的GDP;
对人民生活并非真正有益甚至有害的消费品、医药用品和相关服务业方面的GDP,大量消耗资源加剧资源短缺寅吃卯粮的GDP,等等。乃至于现在国内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都值得思量:在每年需要进口数以亿吨石油且国际市场油价屡创新高的情势下,汽车产业的GDP增加是否过快过猛,是否符合中国国情,是否是一个福音?有些GDP的产生则直接以人民群众负担的加重为代价。例如物价的上涨挪动GDP的上升,人们所称的教育、住房、医疗新三座大山,都是为国家GDP统计的增长作出巨大贡献的功臣,这虽觉不可思议,却是真实的存在。

  这还只是中国GDP真实面目的一部分,还有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同样应当引起人们的关注。

  其一是GDP之中人民收入分配所占的比例。有经济学家调查分析,西方发达国家的工资收入一般都占GDP的60%左右,而中国则仅占15%左右。其他的GDP到哪里去了呢?一块被政府拿走了,大概占总量的35-40%,一块被企业资本拿走了,大概占45-50%。日本在经济快速增长时期,其工资的成长速度比美国快70%,到1980年就已经与美国持平,这一段路程大概用了30年时间;
而从1978年到2004年,中国经济也高速增长了近30年,工资却仍然只有美国的1/20、日本的 1/24。在制造业,中国的劳动力价格甚至比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快速增长的印度还要低10%。

  其二是GDP数字上去了,关系民生的重大问题解决得如何?毫无疑问,我国在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财政投入在世界各国的排序之中还相当靠后,解决这些问题的呼声已经传遍这个国家的每个角落。

  这就是中国的GDP已经与德国相当的同时我们所应清醒认识并关注的。实际上,国际上有关方面早已对中国的发展提出了警示。上世纪90年代,世界银行把我国每年因环境问题造成的损失评估为GDP的5%至7%,去年则已经到了10%。因此,中国GDP 的实际增长要减少2至3个百分点。最新的专家评估则是,有些省份以高能耗高污染为发展模式,其环境污染治理成本最高可达10%,扣除治污成本,实际GDP 很可能就是零增长,甚至负增长。世界银行还估计,中国每年有75万人因污染(主要是大城市的空气污染)而早亡。中国近60%的城市人口居住城市的空气污染水平至少是美国平均水平的两倍,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水平的5倍。

  这也许是不祥之音,但令人警醒。从我国GDP增长的内涵来看,赶超德国的喜悦可以理解,但同时应深刻洞察这种增长之中的问题,才不至限入盲目的欢庆之中而迷失追求科学发展的方向。工业产值情结也罢,GDP情结也罢,都应当坚决摒弃,而将思想统一到中央科学发展观上来,着力于解决民生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根据这个精神,某些地方对年末的考核和表彰大会或许应当有新的思维。

相关热词搜索:科学发展观 情结 信力建 GDP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