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力建:大学生当洗脚工带来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0-06-16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新快报》3月24日刊登了一则新闻:来自湖南常德农村的小伙,曾是重点大学金融专业的高材生,毕业前夕竟然选择去当洗脚工,被父母责骂没出息、不孝子。另有一则新闻是,柳州三江县林溪乡的杨盛敏1996年考取了广西大学。2000年毕业后,被分配到该县当村官。2004年,村官要继续任职,必须考上公务员。然而,杨盛敏却考砸了。他随后发疯,父母焊了铁笼,将他锁进。囚笼两月的杨盛敏已经形销骨立,极度虚弱。这两则新闻都令人感慨万分,心情沉重。笔者认为,引起这些社会问题主要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

  一是统购统销制度。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高校仍沿袭“文革”前由国家统一下达招生计划、统一招生、统一分配的体制,无论资质如何,只要是上了大学的都是国家22级干部并有补贴,毕业后统一分配工作,几乎全部进入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即所谓的统销统购制度。由于招生计划常常滞后于人才需求的发展,造成一些本来就十分稀缺的大学毕业生难以学以致用。

  1983年,教育部正式提出实施“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办法,规定一些院校,按一定比例实行面向农村、矿区等艰苦行业定向招生。1984年教育部又规定:可以从参加统一高考的考生中招收少数自费生。直至1999年,大学的扩招和合并之风愈演愈烈,扩招的头一年就多招了50万,从1998年到2005年的七年里招生人数增加了四倍,年均增加22%。面对如此庞大的大学生群体,原来的统销统购制度已无法支撑,渐渐地,大学生们的就业就与分配制度脱钩,都自生自灭了。

  在最近20年,中国进行了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为导向的经济社会变革。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我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是中国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教育与经济也一样,只有把产业交给市场去运作去衡量,才能发挥其竞争性,促使良性发展。既然大学生的就业已废除了“统销”制度,大学生的招生就不应再继续“统购”下去,教育部门不能只回避责任但却不卸下权力,该负责的丢给市场,好处留给自己,这是典型的渎职。

  二是教育模式。1905年,中国正式废除了已在中华大地上推进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制度,至今已百余年。“废科举,立新学”,启动了现代政治,也开启了现代教育,科举制度替之为高考制度。按理说,教育的现代化应该是有别于旧式教育制度的,应该优越于旧式教育制度的。然而,经过多次改革后的教育与应试制度,渐渐呈现出来的仿佛是在重蹈科举取士制度的覆辙,有其本质性但却缺失了现代性,令广大学子无所适从。

  教育模式经过多次改革仍然治标不治本,其主要原因是标准一统和模式单一。我国的教育定位是将所有学生都培养为社会主义的政治接班人,忽略了社会所需的各个领域的建设者。正由于建设者常有而接班人不常有,导致许多人都在扮演“陪太子读书”的角色,使大部分有其它潜质的学生发挥不了自身的潜力,高不成低不就,形成供给失衡。经扩招后大学生群体已几近泛滥,随处可见。由于供大于求,加上金融危机,市场用工状况饱和,才会出现调查所显示的仅有8%左右的学生就业成功。

  在“应试教育”“以考为本”的坚固体系中,我们的教育失去了它该有的本色,发生了“萎缩”。学子适龄读大学的其中仅有20%顺利读上大学,另外读不上大学的80%大多数是农村孩子。教育要实现全民化,最关键的是教育符合大众化的要求,因此教育模式和制度应该突出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主题,打破教育限制的条框,推动教育的新一轮大改革。

  教育急需开放,模式宜加放宽。中国需要新的教育哲学和教育理想、需要新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模式,需要推进以体制改革为中心的教育改革,需要持续的创新与突破,而眼下正是最好的时机。

相关热词搜索:洗脚 带来 思考 大学生 信力建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