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放:民主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挑战

发布时间:2020-06-19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摘要】民主社会主义的影响超过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因在于它能够顺应世界客观发展的形势,逐步推进改良路线, 多方发扬民主, 不断调整政策, 接受群众监督, 发展经济给群众以实惠等等。但是, 民主社会主义的局限性在于未能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制度。苏联东欧各国的共产党都社会民主党化并从科学社会主义转向民主社会主义,主要原因在于苏东各国的共产党长期坚持高度集权的体制和过左的路线, 又多方限制人民的自由, 导致人民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失望。共产党要善于联合各类社会主义政党, 尤其是民主社会主义政党,实行多党合作,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 从而推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

  

  【关键词】民主社会主义 社会党 第三国际科学社会主义

  

  在当代世界, 民主社会主义的新发展也对科学社会主义提出了严峻挑战。它要求科学社会主义至少在以下三个问题上给予明确的令人信服的回答:第一,在资本主义世界, 为什么民主社会主义的影响越来越超过科学社会主义;
第二, 应当怎样看待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及其走势第三, 苏联东欧各国的共产党为何都社会民主党化,并从科学社会主义转向民主社会主义.

  

  一、为什么民主社会主义的影响越来越超过科学社会主义

  

  当今资本主义世界的共产党与社会党包括社会民主党、工党等源出一家,随后分流。在19世纪第一国际、第二国际时期建立的工人阶级政党通称社会民主党, 党内形成左、右两派。当时社会民主党奉行的社会民主主义即科学社会主义。德、奥等国工人阶级因面临社会主义与民主主义双重任务,故名为社会民主党在法国, 民主革命任务已经完成, 故称社会党, 即社会主义党, 中译文省略“主义” 二字。1895年恩格斯逝世后,党内左右两派分野日益明显,左派坚持革命路线, 右派转向改良路线。20世纪初党内还出现过中派, 力主调和左、右两派, 最终也与右派合流。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 右派站在狭隘爱国主义、沙文主义立场上, 支持本国帝国主义政府的战争政策, 从而完全背离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立场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左派则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坚决反对帝国主义战争, 号召无产阶级起来革命,推翻帝国主义政府。这时以列宁为首的左派主张退出社会民主党, 以马克思、恩格斯1847年建立的共产主义者同盟为榜样,另建共产党。1918年3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带头改名为俄共布,随后西欧大批社会党或社会民主党的左派也纷纷退出该党, 另建共产党。这样从1919年起, 在国际工人运动中共产党与社会党、科学社会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两派分道扬镰, 俨然对立。

  1919年3月各国共产党成立了共产国际, 即第三国际。同年2月, 社会党右派恢复了在战争时期停止活动的第二国际。1921年2月社会党中派另外建立国际工人联合会, 又称第二半国际。到1923年5月, 右派的第二国际与中派的第二半国际联合成为社会主义工人国际。从此,共产国际与社会主义工人国际、共产党与社会党、科学社会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对峙、对立、对抗了近20年。

  共产国际在其成立宜言和行动纲领中都明确批判社会党的机会主义、改良主义,斥责它们已成为“资产阶级宠爱的代理人、亲信和屠杀工人阶级的最可靠的刽子手”, 指出对它们的斗争“是对帝国主义取得胜利的必要条件”。

  列宁在世界革命处于高潮时于1920年7月在共产国际二大的报告中更明确地宜布“机会主义是我们的主要敌人”,“我们必须战胜这个敌人” 。实践证明在革命高潮中未能战胜这个机会主义敌人, 在缺少革命形势的条件下, 更是难以做到。而社会主义工人国际于1927年成立时则遗责苏联政府使用“恐怖方法”,“压制基本民主权利”, 社会党一向认为苏联实行的是“极权共产主义”,为此社会主义工人国际强调要走“民主社会主义”的道路。就这样, 两类工人政党及其国际组织对抗、斗争了近20年。从斗争的结果来看, 共产国际所推行的无产阶级世界革命路线, 除了坚持苏联一国社会主义阵地之外,只有中国共产党依靠自己独立探索开辟了部分农村革命根据地,其它国家的共产党大都没有取得重大进展。而社会主义工人国际推行的改良主义路线,在欧洲有几个党曾经通过议会民主道路上台执政,为工人和劳动人民争得了一些权益。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资本主义世界各国社会党的力量已经大大超过共产党。由于共产党与社会党的长期对立和对抗, 造成两败俱伤, 削弱了工人阶级的联合斗争,从而为德、意等国法西斯政党的上台执政和发动对外侵略战争提供了有利条件。德、意等国法西斯专政确立后,共产党与社会党都遭到迫害和镇压。社会主义工人国际于1940年被迫停止活动, 共产国际也于1943年自动解散。欧洲共产党人和社会党人都转人地下,各自进行反法西斯的抵抗运动。战后1945年一1949年欧亚有12个国家的共产主义政党乘胜前进,在苏联的支持下夺取了政权,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新的重大成就。

  1947年9月欧洲9国共产党成立情报局。实际上这是苏联控制下的新共产国际、小共产国际。情报局建立后重复了历史上共产国际的“左”倾教条主义、宗派主义错误,加强了内斗与外斗。在苏联共产党的指挥棒下,历经几十年斗争的最终结局是苏联和东欧各国的共产党几乎全军覆没,科学社会主义的大半壁江山全部倒塌了而社会党的阵地却连连扩大,民主社会主义的思潮波浪式地弥漫全球。造成这种结局的经验教训异常深刻, 值得我们认真总结。战后各国社会党重整旗鼓,于1951年6月在联邦德国法兰克福市召开代表大会,重新建立国际组织,定名为社会党国际,以继承并发扬战前社会主义工人国际的传统。社会党国际在成立大会上通过了题为《民主社会主义的目标和任务》的纲领性文件,简称《法兰克福宜言》。

  《法兰克福宜言》大讲政治民主、经济民主、社会民主和国际民主。社会党国际在1951年建立时,有成员党34个,拥有党员978万人,支持社会党的选民为4354万人。到2003年二十二大,成员党增至169个,党员达4000多万人,选民也有所增加。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发达国家社会较为稳定,不存在革命形势,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瓦解后第三世界新独立国家觅需发展等新形势。针对这种新形势,社会党国际及其成员党大力推行其民主社会主义的改良主义路线,先后有多个工党、社会党和社会民主党通过议会民主竞选上台,单独执政或者参与联合执政。执政的社会民主党在增进工人和人民大众福利,促进工人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扩大工人民主自由权利,维护地区安全和世界和平,反对殖民主渗、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和战争威胁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不少成效。

  民主社会主义影响越来越大的原因在于它能够顺应世界客观发展形势,逐步推进改良路线,多方发扬民主,不断调整政策,力争群众支持,接受群众监督,取消高官特权,注重发展经济,不断给群众以实惠。当然,民主社会主义有其固有的局限性,它只限于局部改良, 修补峥漏,采取一些有社会主义因素的措施,未能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制度,达到社会主义境地。战后半个多世纪以来,如果说民主社会主义是在波浪式地逐步进展的话,那么科学社会主义则是在波浪式的大起之后又大幅跌落。战后初期,共产党执政的国家由苏联一国扩展到欧亚13国,社会主义阵营一度蒸蒸日上。但是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他留下的过度集权体制和过左路线的弊端逐步暴露。1956年2月,苏联共产党二十大开始批判斯大林后, 4月几国共产党情报局自动解散。然而苏联共产党的大党主义、大国主义依然不改,照样还要控制、指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还要推广苏联模式。由于过度集权的体制和急于求成的过左路线积重难返,在世界资本主义掀起的新科技革命大浪潮的冲击下,苏联东欧各国到80年代愈益陷人困境。到90年代初,已有11个共产主义政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垮台。现在5个共产党长期执政国家的党员7500多万人(其中中国共产党党员6800多万人),资本主义世界各国100多个共产党的党员总人数只有大约300万人,比社会党的4000多万人少得多。各国共产党要如何克服苏联模式的弊病,既坚持并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又借鉴而不倒向民主社会主义,以再创辉煌,这是有待认真探索的重大课题。

  

  二、应当怎样粉待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及其走势

  

  “民主社会主义”源远流长,几经遭变,我们切不可简单化地把它看成是一成不变的敌对思潮。早在19世纪40年代初欧洲就出现民主社会主义者,主要代表小资产阶级。在1848年一1849年法国革命中曾经出现民主社会主义政党,这就是以赖德律一洛兰为首的小资产阶级民主派与以路易•勃朗为首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者结合而成的新山岳党。马克思在《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中指出在法国立法国民议会中有两个集团互相对立,即代表地主、金融贵族和工业资产阶级的秩序党同代表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民主社会主义党或红党”,“社会党与民主党,工人的党与小资产者的党,就结合成社会民主党,即结合成红党”。可见,当民主社会主义者刚出现在政治舞台时,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就把它们定位为可以结成联盟的朋友,而不是把它们看作是敌人。到1869年,刚建立的德国社会民主党的领导人威廉•李卜克内西曾经把民主社会主义用作科学社会主义的同义语。他说“民主社会主义深信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有着紧密的联系”,“力求为社会争取一个民主的国家,以便在社会主义的原则上组织社会”。“我们是社会民主党”,“未来将属于以民主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和以社会主义为基础的民主”。这是对民主与社会主义互为基础、紧密联系的精辟说明。从那时起,民主社会主义与随后建立的欧洲各国社会民主党信奉的社会民主主义或科学社会主义,都是同义语。

  1899年社会民主党的右翼首领伯恩施坦又赋予民主社会主义以改良主义含义,企图把德国社会民主党变成“民主社会主义的改良政党”。到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第二国际大多数社会民主党发生变化后,民主社会主义已经与社会民主主义一样,都成为改良主义、机会主义的同义语。1923年社会主义工人国际建立后,更多地使用社会民主主义。到年建立社会党国际时才又改用民主社会主义,并且把它提到理论和纲领的高度。

  自1951年《法兰克福宣言》提出政治民主、经济民主、社会民主、国际民主的主张之后,通过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实践检验,我们不能说社会党所鼓吹的民主都是一般抽象的民主,或资本主义的民主,它是要争取实现议会民主或者利用资本主义社会所提供的议会民主, 力争通过议会民主竞选成为执政党,但是并不垄断政权,承认多党平等竞争和彼此反对的权利它把维护政治民主作为实现经济民主与社会民主的前提条件。我们不能说民主社会主义所主张的经济民主都是要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它也要在一定范围内逐步实现不同形式的公有制,做到充分就业,增加生产,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实行社会保险与收人、财产的公平分配。民主社会主义所主张的社会民主是要保障公民的工作权利,休息权利,医药与生产福利的权利,老年人、残疾人与失业者的权利,适当住房的权利,受教育和提高科学文化水平的权利,妇女与儿童的权利等等。民主社会主义所主张的国际民主是要反对各种形式的帝国主义,维护和平与集体安全,要求严格履行联合国宪章,认为联合国是走向国际共同体的重要步骤,要求广大落后地区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发展。社会党国际和40多个执政的社会党,应该说在把以上这些理论观点和纲领主张付诸实践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效。因此,民主社会主义才能在工人和广大人民群众中逐步扩大了影响。特别是执政时间最长的瑞典社会民主工人党,为世人提供了一个被称为“瑞典模式”的改良主义样板。该党建于1889年,宣布党的目标是科学社会主义,要实现生产资料社会化和没有阶级的社会主义社会,党的成立代表大会直接选举卡•亚•布兰亭为党中央主席。1925年布兰亭病逝后,佩•阿•汉森继任党中央主席,他在1929年一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波及瑞典时提出了缓解危机和社会改革的方案。1932年大选中该党重新执政,(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相关热词搜索:民主 挑战 科学社会主义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