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行道树

发布时间:2017-01-17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短文两篇行道树篇一:短文两篇《行道树》《第一次真好》

课型:自读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行道树》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行道树默默奉献的牺牲精神,正确看待奉献与索取的关系

教学重点: 理解行道树的喻意:无私奉献者。

教学难点: 文中的哲理句“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的理解。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

教学媒体: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穿行在大街小巷中,我们的目光常常被高耸云端的大厦、来来往往的车辆,或者是那些装修的富丽堂皇的宾馆、酒店、超市、商场和公园等等所吸引。而真正距离我们最近的,常常被我们视而不见的,就是那行道树。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台湾作家张晓风写的这篇散文《行道树》。看看究竟行道树为什么能吸引作者的目光。 二、简介作者 三、正音释词 认读字词:读准加点字的音,并解释下列词语。

堕落 点缀 贪婪 冉冉 红灯酒绿 繁弦急管 牙龈 烟囱 四、学生朗读课文。 五、整体感知 结合课文内容,以第一人称说说行道树是什么样的一棵树。 小组合作,看哪个小组说的多,角度不同。

参考示例: 我是一棵忧愁而又快乐的树。我为人们不珍惜我的劳动、不珍爱生存的环境而忧愁,我为能替人类作贡献而快乐。

我是一棵无怨无悔的树。??

我是一棵不被别人理解的树。??

我是一棵能承受痛苦的树。??

学生可能还可从其他方面来说,只要合理,即以肯定。 六、合作探究

七、诉说我们的心理话,反思我们的言行

听了行道树的心声,我们一定有许多话要对它说。完成下面练习:

(一)、以山中的树的身份,对行道树说点心理话。

(二)、以人类一员的身份,对行道树说点心理话。

句式:行道树,我要对你说??

八、拓展联想。 文中的行道树象征着什么? 文中的行道树象征着无私奉献的人。本文其实借行道树赞扬一种人,赞颂一种精神。这运用了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想想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人像行道树。说说你对他们的印象。

作业: 1、请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和修辞手法,再选择两个作为“生命”的喻体展开叙写,构成一组排比:

假如生命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抹嫩绿。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让自己的生命为别人开一朵花:一次无偿的献血是一朵花;一句关切的问候是一朵花;________;________;??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为别人生活绚丽而付出的人是不寻常的人。

3、假设你是自然中的某一处景物:古桥、山泉、小溪??,你与游人互诉心声,你将会说什么呢?试试看,相信你能说得很好。

例:古桥说:“当我把人和车渡过彼岸,我在沉重中感受到快乐!”

(山泉、小溪??)说: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假如生命是一株小草,我将为春天献上一点嫩绿

假如生命是一棵大树,我将为大地(夏日)撒下一片绿阴

假如生命是一朵鲜花,我将为世界奉上一缕馨香

假如生命是一枚果实,我将为人间留下一丝甘甜

2、一次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一次危难中的救助是一朵花,一次病床前的探望是一朵花,一次微小的施舍是一朵花,一个及时的电话是一朵花,一个亲切的微笑是一朵花??

3、铺路石说:“当人和车从我身上碾过时,我在沉重中感到快乐。”

露珠说:“当我滋润了一个生命时,我在牺牲中感到幸福。”

玫瑰树根说:“当我滋养了美丽的花朵时,我在丑陋中感到自豪。”

行道树说:“当我为城市创造着清馨时,我在不被理解中感到生命的价值。”

板书设计

行道树 忍受烟尘

(象征奉献者) 夜晚苦熬 奉献精神

制造清新

献出绿荫

第二课时《第一次真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讨论,让学

短文两篇行道树

生辩证地理解“第一次”的含义,认识到珍视“第一次”,并不去尝试坏事的“第一次”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让学生辩证地理解“第一次”的含义,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难点: 让学生辩证地理解“第一次”的含义,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方法:启发探究 体验反思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 “第一次”是多么令人难忘的经历啊!你知道第一次吃西红柿的那个人吗?你知道“第一个吃螃蟹”的重大意义吗?第一次远行、第一次脱险、第一次施舍、第一次求助??自从我们有意识以来,数不清的第一次,无一例外地给我们带来莫大的新奇和刺激。但又有谁真正懂得“第一次”的奥妙呢?周素姗的《第一次真好》可以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 (二)朗读课文

①感悟课文内容。要求学生注意朗读时的情感和速度。 ②注意下列划线字的读音 雏形 丰硕 稀疏 霎时 孵鸟 姊妹 柚子 沉甸甸 结实累累 玲珑剔透

③弄懂下列词语的意思

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精致通明,结构细巧。

具体而微:整个形体都已具备了,只是比较微小而已。

不可磨灭: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回味无穷:比喻回想某一事物,越想越觉得有意思。

3、作者为什么选取这两个“第一次”详写?

作者从不同角度写了两件事:前者写的是植物;后者写的是动物。前者写的是静态;后者写的是动态。前者的感觉没有变化:只是喜悦和新奇;后者的感觉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先是惊喜,再是恶心,而后喜爱。这样写使人感到厚重,既表现作者的个性体验,也能与读者产生共鸣,有典型意义。

4、“第一次真好”,好在哪里? 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

5、课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6、有的“第一次”是有益的,有的是无益的。本文所说的“第一次”属于哪一种?为什么? 本文写的是有益的“第一次”。因为所举的每一个事例,都有益于人生的健康发展,而且“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四)研读赏析 ①为什么说是“一幅秋日的风情画”,而不说是“风景画”、“风光画”?

②“雏形”与“具体而微”有什么区别?

③“我喜爱他们又甚于那些老鸟”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表现作者对生命的珍惜和对生命力的赞叹。

(五)体验反思

①为什么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使人回味无穷”?感觉不愉快的第一次就不能尝试吗?

提示:因为第一次无论愉快不愉快,但感觉都是新的,是从未体验过的,特别富有刺激,给人的印象是不可磨灭的,所以使人回味无穷。

感觉不愉快的第一次可能是更有益的,也应当积极尝试。如舍己为人等。

②为什么说“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因为第一次越多,经历也多,感受也越多,所以生命便多姿多彩。 ③怎样才能使生命多姿多彩呢?

要随时留心,寻找机会,大胆尝试,多为自己创造一些有意义的第一次。

短文两篇行道树篇二:短文两篇----行道树

短文两篇----行道树(9—21星期三 第一课时 研读课型)

张晓风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熟悉生字词的形音义;理解精彩语句和行道树形象意义,迁移写作。

过程与方法:1.自己查找生字词;2.读议结合,体会精彩语言中奉献必将有牺牲、有快乐的人生哲理;3、通过借鉴练习写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尊重并关注默默奉献的人,争做人们需要、社会需要的人。

教学重点:1.对比衬托,突出行道树勇担命运、甘愿牺牲的精神;2.拟人手法,描绘奉献者心灵轨迹。

教学难点:解读精彩语言中反映的无私奉献者的可敬之处。

教学方法:朗读、问题研讨、同步联想、读写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理想是什么?流沙河说: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树立理想,拥有为理想而奋斗的幸福感,是获得;而这一切又是以不计个人利益为前提的,这是牺牲。具有这样的情怀的人不仅是伟人,还有那些普普通通的劳动者。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要防止精神的堕落,就要努力去发现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就要大声讴歌奉献者的崇高精神。今天,让我们循着台湾女张晓风的笔触去倾听散文行道树的心声。(板书:行道树 张晓风)

二、读研

1.朗读课文,找出自己不知道读,不懂得什么意思的字词。

贪婪____(贪得无厌,不知足)堕落____(①沉沦、流落。②指思想行为趋于下流。文中是第一种含义) 点缀_____ 冉冉____(形容事情慢慢变化) 玲珑剔透_____雏形______ 丰硕_____ 累累(连续不断;连接成串) 稀疏______牙龈(yín) 烟囱(cōnɡ)污浊(zhuó) 繁弦 急管 红灯绿酒

2、朗读感知

(1)思考:文中哪一句话最能概括行道树事业的真正意义?(“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唯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2)思考:为什么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唯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因为神圣的事业就是满足社会需要、人们需要的事业,从事神圣的事业就靠奉献,就要牺牲个人幸福,从这个角度来看是痛苦的;但是为社会、他人的幸福而牺牲个人幸福的人,是神圣的,也是幸福的,这种幸福是更深刻而高尚的,更难能可贵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也唯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3)、思考:行道树的“痛苦”体现在哪里?哪些语句饱含行道树的“幸福”感?

——被迫远离家乡,居于恶劣环境,当人们在夜晚享受的时候自己却孤独、苦熬、酸痛;“但你们尽可以节省下你们的同情心??”“直等到朝霞的彩旗冉冉升起??”和第五段。

(4)思考:“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这句话中“忧愁”与“快乐”矛盾吗?

——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把握,要在深层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准确概括,如探究“忧愁什么”“快乐什么”,一定要联系上文内容具体理解。行道树为城市空气污染而忧愁,为市民健康而忧愁。快乐的是,自己能为城市制造新鲜空气,制造清新,夏日能献出浓阴,黎明时能迎接太阳,迎来光明。

答案:“忧愁”与“快乐”不矛盾。“忧愁”的是,城市的污浊,损害着人们的健康;“快乐”的是,自己能为城市带来清新和浓阴,迎接早晨的太阳和光明。

3、朗读概括主旨

——《行道树》是一篇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散文,作者借“行道树”的自白,抒写奉献者的襟怀,赞美奉献者的崇高精神,引发我们对平凡人默默奉献的敬畏。

三、课堂练习

完成《芝麻开花》上基础练习

四、板书设计

短文两篇----行道树(9—22星期四 第二课时 读写课型)

一、导入

学生集体朗读课文‘

二、读研写法

本文在写作上有三个最值得借鉴的方法,是什么呢?

(1) 对比

原始森林里“吸露”“玩云”→马路边接受烟尘-“堕落”

“繁弦急管”“灯红酒绿”→“寂静”、“黑暗”、“孤独”

“人们习惯于污浊”→“固执的制造清新”

“点缀”充满车辆与烟尘的城市→自己选择(春生绿叶夏献浓荫) “寂静”“黑暗”“孤独”里→“苦熬着,牙龈咬得酸疼”

“别人都不迎接”太阳→“负责把光明迎来”

所有的人早已习惯与污浊→“仍然固执地制造清新”

(2) 拟人手法(略)

(3)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略)

三、习作

“行道树”就像知时节的好雨,润物无声;就像山间溪流,因为蜿蜒,所以透明。其实,在我们身边有许多更加真实、亲切的行道树,他们在街头巷尾,在高空荒原默默的工作着。当我们为生活中许多更真实、亲切的“行道树”而感动时,赶快拿起笔用一段话描绘一下他们无私奉献的身影吧!加油啊!

冰心说:“墙角的花,当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刚才我们大家一直在“热”眼看“树”,是否也应“冷眼”看看自己呢?作为行道树身边的我们又该如何去做呢?

以“我身边的‘行道树’”或者“面对‘行道树’我??”为题写篇短文,与大家交流分享

四、交流分享

1、同学自觉出来交流分享

2、师生点评,多作鼓励。

五、板书设计

行道树

对比 拟人托物言志象征

以“我身边的‘行道树’”或者“面对‘行道树’我??”为题写篇短文。

六、课后练习

1、在同学的建议下修改自己的短文。

2、预习《第一次真好》。

短文两篇行道树篇三:《短文两篇》教案——《行道树》

叶志忠

一、教学目的:

1 理解行道树的喻意:无私奉献者。

2 理解文章中形象而又深刻的语言。

3 学会在散文中寻找中心句,并以此理解文章的主旨。

二、教学重点:

在理解和体验散文阅读方法的同时,训练并形成一种阅读散文的方法。

三、教学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1、导入:当我们每天早上乘坐公交车,或者骑在自行车上,或者舒适的坐在小轿车上,穿越在现代都市中的大街小巷的时候,能够吸引我们目光的,只能是一幢幢拔地而起,高耸云端的大厦,只能是那来来往往的名牌车辆,或者也只能是那些装修的富丽堂皇的宾馆、酒店、超市、商场和公园等等。而真正距离我们最近的,常常被我们视而不见的,就是那行道树。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台湾作家张晓风写的这篇散文《行道树》。看看究竟行道树为什么能吸引作者的目光。

2、正音:课件展示。

堕落,点缀,苦熬,贪婪,姊妹,冉冉,雏形。

3、朗读:

解决两个问题:1、文中的行道树象征着什么?2、寻找文章的中心句。

(让同学思考两分钟。对于中心句的找法,可以先将文中你认为关键的句子画出来,对比各句,看看哪个更能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

文中的行道树象征着无私奉献的人。文章的中心句出现在第三段:“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这个中心句写得非常含蓄,其中有几个点非常值得我们来深深的思考。

4、默读:

思考三个问题:

(1)、“神圣的事业”指的是什么事业?

(2)、为什么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

(3)、如何理解“深沉”的含义?

5、讨论这三个问题:(10’)

注意几个问题:(1)、每个人都要记笔记。(2)、联系上下文。

6、分析解决三个问题:

(1)、“神圣的事业”指的是什么事业?

社会需要,人们需要的事业就是神圣的事业。居民需要新鲜的空气,行人需要绿阴,城市需要迎接太阳,行道树甘愿立在城市的飞尘里,从事神圣的事业。总而言之,为人们的幸福而牺牲自己个人幸福的人所从事的事业就是神圣的事业。

(2)、为什么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关键是要找出文中行道树感到痛苦的地方在哪里?) 因为跟原始森林的同伴相比,它们抛弃了优越自在的生活条件,总是一身烟尘。跟城市欢度夜生活的人们相比,它们寂寞、孤独、苦熬。除此之外,行道树们还感到忧愁,因为所有的人都早已习惯于污浊,早已不珍惜清新了。

(3)、如何理解“深沉”的含义?

它们为神圣的事业,为人们的幸福,承受着牺牲。

他们有所经历,有所磨难,有所付出,最终,有所获得。

这些获得就是一种经验,一种人生的体验。

正是由于这些东西沉淀在了行道树的心中,深深地印在了它们的头脑中,所以它们在观察这个世界,思考各种问题的时候能够更有深度,更有远见。

7、过渡:

就像作者张晓风,他的深沉体现在哪里呢,就体现在这篇课文里,一般人在行道树面前视而不见,而他却能由此联想到生活中为人们的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人们,将他们的崇高精神与行道树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这就是深沉,它能让你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想到别人想不到的方面。同样的,张晓风不仅在《行道树》这篇文章中体现他的深沉,在《梧桐》中,也有他深沉的影子,现在就让我们一同来欣赏这段深沉的影子。(见附案)

(如果没有时间则让学生读一遍即可。)

8、《梧桐》欣赏

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初步体会学习散文的方法。即通过线索感受文章的思想。

9、作业:

(1)、按照课堂上所学方法学习《梧桐》及《第一次真好》。

(2)、写第九课生字词。

(3)、完成《新学案》第七课。

相关热词搜索:行道树 短文 两篇 行道树阅读短文答案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