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雄安新区与北京产业融合发展的战略思考

发布时间:2018-06-25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摘要:文章认为雄安新区与北京的产业融合将有效促进京津冀实现更高层次的产业协同。从高层次推进产业分工合作、实质性推进产业协同创新、协同拓展产业开放发展新局面、创新产业协同发展模式等方面分析了雄安新区与北京产业融合发展的战略思路。并提出了北京与雄安新区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保障。
  关键词:雄安新区北京产业协同融合京津冀
  规划建设河北雄安新区是党中央、国务院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载地,有效的功能分工必将促进其与北京实现产业协同发展,打造京津冀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增长极。雄安新区与北京在功能整合基础上实现产业联动,进而实现产业融合和创新发展,将成为深度推进京津冀产业协同發展的重要突破口和战略引擎,有效促进京津冀区域的产业协同发展迈向更高层次。

一、建设雄安新区是深度推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突破口


  (一)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产业协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京津冀目前尚未形成合理有效的产业分工合作,产业协同发展程度不高。主要表现在:目前京、津、冀三地之间的产业分工主要是基于产业部门专业化的产业间分工和基于产品专业化的产业内分工,相应的产业分工形式以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为主,尚未完全形成基于各地功能专业化的产业价值链分工。区域产业协同的推进方式仍以产业梯度转移为主,产业链、创新链未形成有效联结,高层次、实质性的产业协同创新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滞后造成在京津冀没有形成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产业集群,区域产业经济整体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除了市场机制作用发挥不足、行政区划体制导致的“行政区经济”等制度因素外,区域内部经济与产业发展水平落差过大是制约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生产力因素。北京作为中心城市,率先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天津和河北则分别处于工业化后期和中期阶段。天津是我国重要的重化工业、现代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发展基地。河北是我国重要的重化工业发展基地,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2016年,河北三次产业结构为11:473:41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钢铁工业所占比重达到255%,工业结构以钢铁、建材、煤炭、石化等高耗能、资源型重化工业为主,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重有待提升。河北产业结构单一,创新能力和水平不高,难以与北京和天津实现有效对接。造成京津冀内部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断链”,高层次的产业分工合作和协同创新发展难以实现。
  (二)建设雄安新区将为京津冀实现高层次产业协同发展带来战略机遇
  建设雄安新区有利于从根源上消除制约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产业基础障碍,为京津冀实现高层次产业协同发展带来了战略机遇。深度推进北京与雄安新区开展可持续、互补共赢的产业融合,是未来北京与区域实现共享、共赢发展的战略步骤。
  河北在现有产业基础上进行转型升级,如果仅仅依靠渐进性的产业创新,短期内难以有效改变其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而高层次、高起点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有望成为河北创新驱动发展的转折点和产业创新升级的突破口。2015年,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合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22亿元,人均GDP为188万元/人,地均GDP为1363万元/平方公里,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14%、61%、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为2286亿元。三地经济总量不大,以塑料包装、压延制革、乳胶制品、电器电缆、服装等轻工业为支柱产业,产业规模较小,开发强度较低,经济发展水平尚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可供开发建设的空间较充足,产业发展可塑性非常强。党中央、国务院将“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作为建设雄安新区的目标,旨在将其打造成“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雄安新区长远发展不受既有产业基础的桎梏,在高标准高起点的建设目标指引下,后发优势十分显著。
  雄安新区与河北其他地区相比优势主要在于没有固化的传统产业基础,与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相比优势主要在于能够倚靠首都密集的科技资源和智力资源。雄安新区可以凭借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布局全新的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低消耗、环境友好的“高精尖”创新型产业和产业创新环节。
  雄安新区的建设,将加快集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河北高端高新产业实现规模扩张和快速发展,促进河北实现产业间结构升级,并通过融合创新和互动关联带动河北产业内结构升级和产业发展质量提升。从而,促进河北实现跨越式产业创新升级,对河北整体产业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和十分重要的带动提升作用。

二、推动雄安新区与北京产业融合发展的战略思路


  (一)高层次推进产业分工合作
  1在功能分工基础上,推进雄安新区与北京之间的产业分工整合,以功能整合为依据高标准、高起点规划雄安新区的产业布局。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将与北京中心城区、北京城市副中心形成合理的功能分工,以支持北京更好发挥首都功能。产业是城市功能的重要载体。雄安新区与北京之间的产业分工应建立在功能分工基础上,以功能整合为依据高标准、高起点规划雄安新区的产业布局。推动高端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与首都管理控制中心、科技创新中心职能相关的产业向雄安新区转移、延伸,在雄安新区聚集支持首都功能发挥的功能性产业。推动围绕“北京中心城区—北京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区”形成协同、高效、具有鲜明首都经济圈特色的产业链网和产业带。
  2把握建设雄安新区的历史性机遇,将雄安新区打造成与北京经济服务中心衔接匹配的高端服务业集聚区,与北京实现服务业分工合作。高层次的区域产业分工与协同发展是建立在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主导的产业融合基础上。京津冀内部服务中心单一集聚于北京,呈现由北京向京津冀其他地区进行服务辐射的“放射状”结构。应把握建设雄安新区的历史性机遇,将雄安新区打造成与北京经济服务中心衔接匹配的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与北京实现服务业分工合作。雄安新区的高端生产服务辐射范围应立足河北中南部地区并向周边扩展,与正定新区、省级重点承接平台、开发区等河北省内的功能区形成梯次推进的服务链关联,打造河北中南部的服务中心。远期形成以“北京—天津—雄安新区”为基本框架的高端生产性服务中心,带动在京津冀形成生产性服务业链网。从而深度推进京津冀内部实现产业功能分工,打造“两头在内”的产业格局。为京津冀产业分工向基于功能专业化的产业价值链分工升级奠定基础。

相关热词搜索:北京 新区 融合 推动 思考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