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大开放亟需金融大改革

发布时间:2018-06-25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最近,中国外交部和财政部相继宣布,中国将大幅度对外开放金融业。
  财政部副部长朱耀华介绍,中国决定将单个或多个外国投资者直接或间接投资证券、基金管理、期货公司的投资比例限制放宽至51%,上述措施实施3年后,投资比例不受限制;将取消对中资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外资单一持股不超过20%、合计持股不超过25%的持股比例限制,实施内外一致的银行业股权投资比例规则;3年后将单个或多个外国投资者投资设立经营人身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的投资比例放宽至51%,5年后投资比例不受限制。
  这是在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之后宣布的,当然是中美两国元首会晤的成果之一。但此次被称为“里程碑意义”的金融开放,并非外部压力,而是主动为之。
  金融业的对外开放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条件,开放金融系统外资持股比例也是中国当时加入世贸组织的一个承诺。由于中國金融业发展相对滞后,金融监管经验和能力不强,民族金融机构资本实力、经营管理及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弱,当时设定了一个缓冲期。现在到了缓冲期限,放宽限制是中国履行入世承诺。
  可是,防范了外部世界带来的金融风险,不等于中国经济自身就不会发生金融风险。几年来,中国做了几件大事。
  今年上半年以来,无论是央行还是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掀起了强监管风暴。之后,银行业的同业业务和表外业务开始收缩,保险行业野蛮生长的万能险业务得到了控制,金融业去杠杆效果显现。
  强监管之后,通过制度化建设,强化统筹监管协调,中国金融监管格局从原来的“一行三会”(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升级为“一委一行三会”,国务院金稳会作为最高金融监管部门,将大大增强金融监管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也将大大强化对影子银行、资产管理行业、互联网金融、金融控股公司等领域的监管。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双支柱调控体系中的宏观审慎政策将很多金融活动都纳入了管理,包括资本的流入和流出、房地产金融业,对防止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将起到很好的作用。
  去年,中国加大了海外债券发行规模,企业海外发行债券规模已经达到历史最高点。据摩根大通估计,今年中国境外发债将达1010亿美元。
  中国的A股市场今年也纳入MSCI指数。当然,要想成千上万亿境外“活水”流入A股,仅仅依靠QFII或扩大QFII额度是不够的。
  去年10月1日,人民币终于正式进入了SDR,权重10.92%。中外都认为,由于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到2020年的累计外资净买入中国债券和股票的规模,可能会达到5.5万亿元至6.2万亿元人民币。由此将促进人民币走向世界,并减轻国内货币流通量,进而降低中国国内的通胀。
  可是,2017年1—5月,全国外商投资企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410.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7%。今年前三季度,以人民币进行结算的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也只有3.23亿元规模。比人民币入篮之前反而有所降低。
  中国经济发展需要更多的外资进入中国股市、债市,使其拥有更多的人民币及人民币资产,中国也需要更多地进入海外市场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在人民币还没有完全开放的情况下,中国自身金融市场只有更加开放,否则从金融逻辑和金融实践都是说不通的。
  中国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在大规模对外开放前,也曾经担心外企进来后会冲垮中资企业,而一向稳当赚钱的中国金融业更有这层担忧。如今,中国制造业、服务业的大开放,促进了这两个行业的大发展,成为中国金融业改革的榜样。
  一切的开放都要落实到有利于我们的改革。本次中国对外金融“里程碑式”的大开放,同样是中国经济发展、中国经济进一步市场化改革的需要。

相关热词搜索:金融 亟需 改革 开放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