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教学,智慧课堂

发布时间:2018-07-01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摘 要:精准教学是教师通过对课堂各要素的分析研究,使课堂教学各要素之间相互渗透、相互支撑、有效整合,实现教学目标科学高效的现代教学模式,主要包括6个环节:精准把握学情;精准制定课堂教学目标;精准选择教学内容;精准确定教学方法;精准评估学生的学习结果(精准作业);精准运用学生的评估结果。通过实施精准教学,及时诊断和反馈教学质量状况,为教与学提供依据、指明方向。
  关键词:精准教学;智慧课堂;精准作业;学为中心
  为加强“智慧教育”建设,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我就推进以“精准作业”为突破口开展课堂精准教学。
  一、课前慎思
  在准备《什么是周长》这节课时,我碰到一个困惑我很久的问题:教材内容呈现的是三个板块:①描边线;②认识周长;③数周长,了解周长是有长有短的。但三年级部分学生对周长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这节课教师应该做什么?怎么做?
  第一,我思考教什么。
  教周长的定义?教周长的测量?教周长的大小比较?那能撬动孩子主动学习的支点在哪里?这节课能否让学生感受周长?对于一些不规则的比较复杂的图形,是否能“转变”而巧求它们的周长呢?我想试一下。
  第二,我思考怎么教。
  本节课周长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六年级算跑到的周长。如果从三年级开始就惧怕周长的知识点,六年级的内容将更加排斥。我更希望学生能把数学看作玩具,玩数学。
  省教研员斯苗儿在讲座中讲到,课堂的三个环节是:①你说说,我说说,大家都来说一说;②你问问,我问问,大家都来问一问;③老师出一些好的题目诊断。所以这节课我要营造温暖、开放的学习环境,在玩中,在小组合作中理解周长。因此,“周长”这节课就基本成型了。
  二、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用尺测法、绳测法测量图形的周长。
  能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课上交流:让课堂成为学生的主场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知道什么是周长吗?你是怎样理解周长这两个字的?部分同学对周长有些了解,还有部分同学不是很了解。接下去,同学们翻开书本第45页,找找看什么是周长,并和你的同桌说说。
  [环节说明]利用你說说,我说说,大家都来说一说;你问问,我问问,大家都来问一问,初步感知“周长”
  (二)形成感知
  师:谁来说说?(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怎样才算一周?这样算吗?这样呢?这样呢?(师拿数学书演示)哪位同学上来演示一下一周?谁看清楚了,谁还想上来演示?
  [问题步步深入,了解什么是一周。]
  师:刚才我们找的是数学书封面的一周,你们也能从自己身边选一个物体,找找他的一周吗?找到和自己的同桌说一说。
  师:现在老师要把数学书封面的一周搬到黑板上,仔细观察,数学书封面的一周是(长方形)。
  师:长方形是由什么组成的?(4条边)也就是说,数学书封面一周其实就是数学书封面的4条边线。
  师:你能找找你刚才从身边选的物体的边线吗?谁来说说?
  师:我们刚才找的物体一个面的一周,其实就是它的边线。
  师:请同学们观察数学书封面的一周。它是4条边线组成。边线是有长度的,边线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所以,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是指(图形边线的长度。)那数学书封面的周长要测量几条边?一定要4条边吗?
  四、再次操作,加深感知
  师:现在我们小组合作动手量一量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小组汇报)
  师:你表述的真清楚。而且学以致用,没有测所有的边,相同的边只测一次。其他同学还有疑问吗?
  师:它的周长又该怎么测量呢?
  课件出示:
  师:先独立思考,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听清楚要求:
  课件出示:①可能有哪些测量方法?你们准备用哪种?②选择哪些测量工具?③小组内如何分工合作?
  (1)规则的→尺测法。
  (2)不规则的→绳测法(化曲为直的方法在我们以后的学习中也经常用到)。
  师:那你能用刚才这些方法测量出你刚才找的物体的周长吗?把你的方法和测量的结果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五、总结
  师:同学们真棒,通过这次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环节说明]通过对这节课的回顾,让学生在总结中感悟数学学习,数学源于生活,感受数学学习的本质,培养数学理性精神。
  课后反思:“什么是周长”一课的教学,采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学习时间和空间。
  1.联系生活实际学数学。从多角度让学生建立“一周”的空间概念。培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2.创设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广阔空间,使其学得轻松愉悦,积极主动。
  3.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指导。在引入“周长”这一概念时,没有过早地给出什么是周长,而是先了解学生对周长有多少了解,做到精准教学。
  4.作业的设计,层层递进。精准评估学生学习结果;精准运用学生的评估结果。
  郑毓信教授提出,数学课中我们所希望看到的是学生能养成一种新的精神,通过实施精准教学,及时诊断和反馈教学质量状况,为教与学提供依据、指明方向不正是朝这个方向前进吗?

相关热词搜索:精准 课堂 智慧 教学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