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尝试法在中学古诗文教学中的应用模型

发布时间:2018-07-01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内容摘要:尝试教学法是邱学华先生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的探索,以及在与国外先进教学方法的对比中形成的一种教学方法。简而言之,就是先让学生自己尝试学习,然后老师再进行讲解。现以《送友人》[1]、《醉翁亭记》[2]为例,对中学古诗文教学从朗读、解释与赏析三个方面构建尝试教学法应用模型。
  关键词:尝试教学法 中学古诗文 应用模型
  按现代人的理解,尝试是一个复合词,由“尝”和“试”两个字组成。“尝”乃探测问题的难易;“试”乃探测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有效性。[3]所以尝试是对问题的一种探测活动,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尝试法在中学古诗文教学中运用得并不广泛。在邱学华及其他研究人员的著作和论文中,绝大部分也是针对理科教学的,特别是数学。而根据调查实践,尝试教学法在中学古诗文教学中是可以构建一个应用模型的。
  一.在尝试朗读中把握情感
  朗读是古诗文教学中的常用方法之一,传统意义上的朗读法为教师范读后学生齐读,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并不能很好的达到预期朗读教学效果。而通过尝试朗读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朗读中把握情感。
  1.《送友人》的尝试朗读教学
  在教学李白的《送友人》时,教师在导入部分引入诗人的另一首相似作品《赠汪伦》,让学生齐读并回忆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用此诗的思想感情尝试朗读新诗《送友人》,并给予鼓励。紧接着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根据出现的问题,教师进行范读后让学生再次尝试朗读,尝试解决问题。这时,教师让学生讨论这首诗的多种思想感情,有学生说这首诗表达了忧伤的情感,有学生认为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有的说这首诗充满了对友人命运的担忧。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并给予肯定。
  2.《醉翁亭记》的尝试朗读教学
  在教学《醉翁亭记》时,教师通过导入现代散文《荷塘月色》,让学生回忆朱自清通过写景抒发的闲适之情,后引导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尝试朗读《醉翁亭记》,并给予鼓励。接着让学生对朗读效果进行自我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选择某一段落进行范读,其后,学生根据范读挑选段落再次尝试朗读。这时,教师让学生讨论这篇散文的文眼,学生纷纷指出“乐”字是全文的中心。最后,教师对学生的答案给予肯定,为进一步学习这篇散文奠定基础。
  总之,通过让学生多次尝试朗读,达到了预计教学目的,教学效果显著。
  3.尝试朗读教学的应用模型
  由上面两篇诗文的案例可以得出,运用尝试教学法进行朗读指导可以分为以下步骤:
  二.在尝试解释中感知文本
  疏通文意是中学古诗文教学的重点之一,以往古诗文教学中学生往往是听记重点字词的意思,并没有真正掌握,对文本内容一知半解,导致在练习中不能举一反三。而学生通过在尝试解释中感知文本,教学效果更加理想。
  1.《送友人》的尝试解释教学
  在教学《送友人》时,教师先要求学生通过自主查阅工具书疏通生字词尝试解释,把握诗意。其后,教师挑选诗中重点字词,例如:“郭”、“浮云”、“萧萧”等,给出已学过的诗句,如:“水村山郭酒旗风”、“不畏浮云遮望眼”等,让学生回忆这些字词在诗中的意思,由此迁移至《送友人》中。在此基础上,学生再次尝试解释诗意,教师指导讨论并给予总结评价。
  2.《醉翁亭记》的尝试解释教学
  在教学《醉翁亭记》时,教师让学生借助文下注释或工具书,将文中不认识的字词进行标注,尝试解释。此后,教师根据学生自主学习情况,选择重点字词,例如:“环滁皆山也”中的“也”字、“饮少辄醉”中的“辄”字、“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中的“之”、“佳木秀而繁阴”中的“秀”字等,给出已学过的文言文中的句子,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中的“也”字、“造饮辄尽”中的“辄”字、“执策而临之”中的“之”字,让学生回忆并解释,由此再次尝试解释全文,教师再针对有歧义的字词组织讨论。
  3.尝试解释教学的应用模型
  三.在尝试赏析中品味主旨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应引导学生解读古典诗词,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语文文化素养。传统的语文课堂往往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只是听众甚至感到厌倦乏味,赏析能力也并未得到提高。而通过尝试赏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1.《送友人》的尝试赏析教学
  在教学《送友人》时,教师首先让学生自己品味艺术特色,学生挑选出自己认为好的诗句,从写景和抒情两个方面尝试品味赏析,例如:学生选择“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指出首联写景运用对偶句,描摹出一幅辽阔的图景。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鼓励并进一步完善,指出虽未见“送别”二字却饱含依依惜别之情。此外,还有学生选择“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一句,提出尾联抒情运用衬托的手法,表现了对友人的不舍。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这是化用古典诗句“送君千里,终须一别”,烘托出缱绻情谊。
  最后,教师进行拓展延伸,选择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进行比较赏析,让学生尝试从情感方面比较这两首诗的异同,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
  2.《醉翁亭记》的尝试赏析教学
  在教学《醉翁亭记》时,教师引导学生尝试解读“乐”字的内涵,并说明依据。有学生指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体现了山水之乐;有的回答“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体现了宴酣之乐……教师进一步补充并总结出全文主旨,全文十个乐字表现了欧阳修与民同乐、乐人之乐的思想。
  最后,教師选择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从写景艺术和思想感情两方面尝试比较赏析。
  3.尝试赏析教学的应用模型
  总之,尝试教学法继承了我国古代的这种优秀教学传统,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先由学生去尝试理解教材,经过头脑的思考,产生疑问,再在教师的指导下寻求答案。[4]通过构建尝试法在中学古诗文教学中的应用模型,可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22页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99页
  [3]邱学华《尝试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4]顾明远《邱学华的“尝试教学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1页
  项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
  (作者介绍:沈欣怡,常熟理工学院中文系学生;曹洁,常熟理工学院中文系学生)

相关热词搜索:构建 模型 尝试 古诗文 中学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