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VR与中国传统艺术的影像融合

发布时间:2018-07-05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中国传统艺术保护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影像传播是我国当前传统艺术保护的有效手段,“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以新媒体为代表的影像传播,在传统艺术弘扬上展现出巨大优势。本文通过新技术与文化传播策略结合,以VR重塑审美主体和在汉代丝绸之路文化实践中的应用为切入点,探讨影像表达在艺术传承中的重要作用。将文化传播优势与国家战略结合,倡导利用VR等新媒体手段,促进“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传统艺术的影像传播。
  【关键词】“一带一路”;影像传播;VR虚拟现实;传统艺术;汉代丝绸之路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15-0072-02
  一、“一带一路”与新媒体影像传播:传统文化的当代进路
  文化是国家的灵魂,伴随社会的发展革新,文化软实力在国际较量中的作用正在逐渐增强。在多样化的传播媒介中,影像传播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文化和信息的载体,具有其他传播形式不可比拟的特性,而这种特性恰恰为传统文化的现代性传播提供了优势。影像是再现艺术,其对现实的描摹和再现特征较其他艺术形式更为突出。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高速发展的语境下,影像以其形象直观的特点,成为文化传承中不可缺少的方式。“影像传播文化是从文字时代向电子传播再到网络时代的转换过程中起着巨大作用的文明载体,能够在跨文化传播中承载丰富的信息,并且能够在跨越国界的传播中影响大众的自觉意识和消费。”[1]以提升“一带一路”文化国际传播的角度为范例,通过画面传播信息的影像能够实现文化交流的“无国界”,这种“交流的无国界”是需要依赖特定文化背景进行翻译的文字(报纸)、广播(语言)所不具备的。
  二、VR与中国传统艺术的影像融合:重塑审美主体
  VR 是英文Virtual Reality 的缩写,翻译成中文就是“虚拟现实”。“VR 为我们带来了一种新的屏幕终端——头戴式显示设备;一种新的人机交互方式——体感识别和视网膜识别等;一个新的内容生态——基于全景视频和沉浸式体验的内容和应用。”[2]
  (一)审美特征无缝对接:VR全视点与中国传统艺术。从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特征来说,中国传统艺术遗存的文物古迹深受东方美学滋养,并在新媒体时代与VR虚拟现实影像的创作和欣赏模式不谋而合。这使得VR技术与中国传统艺术在视觉策略上完成了审美特征的无缝对接。
  “宗白华先生曾指出,《易经》中的 《离》卦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中虚实相生、有无相间的观念。中国绘画与影像艺术有着先天的审美同一性。在观看视点的选择上体现为以散点透视为主的时空联想性倾向。”[3]所谓散点透视,是中国传统所特有的绘画和造型术语,画家观察点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也不受下定视域的限制,而是根据需要,移动着立足点进行观察,凡各个不同立足点上所看到的东西。都可组织进自己的画面上来。而到了新媒体时代,VR影像所独有的“全视点”特性更是与东方审美特征的“移动视点”实现了无缝对接。
  在“一带一路”和国家形象建构的背景下,VR影像凭借“全视点”的特性,正与传统艺术作品密切嫁接。VR技术所捕捉的全方位视角,使受众观看VR影像时可以主动转换视角选择信息。 2016年文博会国际电影产业发展研讨会就搭建了一个VR与传统艺术瑰宝融合的平台。通过新媒体动起来反映生活状态的VR版 《清明上河图》一方面采用逼真的场景设置以及准确还原原画色调的美术;另一方面,借助全视点特性,延续移动视点的观看策略,呈现出卷轴式多中心横向调度,探讨VR技术与国宝级艺术结合的可能性。
  (二)想象虛拟到浸入真实:VR沉浸感与中国传统意境。传统文化的影像传播多以电视广告和广播的形式呈现,这种至今仍在广泛运用的形式是在观影过程中通过影像这个特殊“镜子”发现自己,观影的审美过程都是借助“想象”这一核心的心理中介才得以实现的。
  而VR技术所能带来的沉浸感影像则以“浸入真实”的形式区别于之前影像传播方式中的“想象虚拟”审美特征。中国传统境界美学主张一种“物我合一”,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整体感悟观,表现为一种流满生命活力和内在价值超越性的有温度有高度的审美,这与VR技术带来的浸入式审美有着更为本质的结构一致性。虚拟现实依托中国传统意境审美特征,通过观众的沉浸式体验重塑传统文化这一审美主体。观众在VR平台,身体感官被蒙蔽,实现了传统境界论中的“物我合一”,在大脑中获得对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感,将传统模式中想象虚拟的心理审美活动,转化成沉浸互动的真实审美实践。借助VR,影像的文化传播实现由静态的想象到开放的实践这一过程转换。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汉代丝绸之路图景的VR呈现
  (一)广视角范围与汉代丝绸之路全景呈现。VR 技术所带来的贡献之一,是以全景视频为表现形式,形成了空间的概念,为我们的视角增广形成了四维媒介。边界这一概念一直存在于传统影像之中,从手机到电视,再到电影,无论什么画幅、什么宽高比,画面总有一个边界的概念存在。而 VR 的出现彻底打破了屏幕的边界,使我们的视角和真实的物理世界一样,周遭视野所及之处都是影像,没有边界。这是伴随 VR 而出现的一种全新的影像表达形式——360°全景视频。
  VR 技术达到了 360°的全景体验并且可随着头部的转动而变换视角,人眼在一瞬间所能看到的信息应当是VR在该瞬间传递的全部信息的1/12左右。对于丝绸之路壮阔景观的展现,以及汉代繁荣景象和生活的展示,应力图实现图景全貌呈现,所以VR技术特性中的广视角全景体验颇为合适。如汉代丝绸之路图景的立轴画卷展现,用户可观赏图景全貌,也可观赏诸如丝绸之路地图路线、风光人文、文物遗存等图景细节,VR图景界面不仅能够全屏观赏,用户也可自主激活界面的虚拟按钮进入某一场景观赏细节。
  (二)沉浸感与汉代丝绸之路互动体验。沉浸式体验也是VR技术的一大特点。VR影像作品的沉浸式反馈通常有直接反馈和间接反馈两种:间接反馈型的沉浸交互通过“环境交互”的方式使观众与作品进行接触和交互。直接反馈使观众通过较直接的方式与作品进行接触和互动,对周围环境的依赖相对较小,其接触方式包括控制杆、遥控器、语言、手势或肢体动作等。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传统 融合 影像 艺术 背景下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