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科技,激发文创产业活力

发布时间:2018-07-10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本刊综合报道】5月14日,为期5天的第十四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在深圳落下帷幕。本届文博会主会场设有文化产业综合馆、时尚設计馆、影视动漫遊戏馆、新闻出版馆、数字文化馆、艺术品馆、一带一路·国际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工艺美术馆9个展馆,还在深圳各区设立了67家分会场。围绕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和“一带一路”倡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内容,集中展示我国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成果和文化产业发展成就。
  2万多名海外採购商参加
  据统计,截至5月14日16:00,本届文博会共有21386名海外採购商参加,比上届增加1370人,主要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匈牙利、以色列、立陶宛等101个国家和地区。
  参与本届文博会主会场、分会场、相关活动的总参观人数达733.258万人次,相比上一届增加67.152万人次,同比增加10.08%。本届文博会共吸引来自国内外的专业观众达127.565万人次,佔参会观众总数的17.39%,比上一届增加9.279万人次,同比增长7.84%。
  此外,本届文博会期间策划各类活动超过500项,其中国家各部委牵头主办的重大配套活动7项,各省市区及各地文化产业机构举办的活动共60项,分会场活动352项,文博会艺术节活动24场,其他专项活动100多项。
  109家单位获优秀组织奖
  5月14日上午,文博会颁奖暨总结大会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文化和旅遊部文化产业司、文化和旅遊部文化科技司、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规划发展司、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数字出版司、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等109家单位获优秀组织奖。
  其中,主办部委相关司局4家,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组团单位90家,参展企业机构15家;江西省展团、广东省展团、澳门特别行政区代表团等267家单位获优秀展示奖,包括主办部委相关司局4家,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组团单位95家,参展企业机构168家;优秀展品奖参评作品共1826件,获奖作品573件,其中“优秀创作奖、佳作奖”14件;“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559件(11类),分别为金奖180件,银奖186件,铜奖193件。
  科技点亮文化产业前路
  在第十四届文博会中,展示项目从人工智能到非遗项目,从全域旅遊到创意设计,文化与科技、互联网、金融、商业、旅遊、时尚等的产业融合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从文创产品更新迭代到中外文化交融发展,文博会也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点亮前路。
  戴上VR头盔便置身於一场体育赛事直播之中、沉浸式体验空间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苏州园林、“黑科技”将黄河“搬”进了深圳会展中心……随着科技不断进步,新科技应用与文创产品已经交融难分,俨然成为文创事业发展的支撑。人工智能虚拟主持人、人工智能3D扫描及空气成像技术、4K超高清影视等新科技都应用到文化产业发展上来,增加了人们对於文化产品的体验,更改写了人们的认识。
  在主会场,由曾经的文化科技馆变身而来的数字文化馆中,一批文化“黑科技”带领参观者在现实与未来中穿越往返。博林文创使用三面沉浸式体验空间技术再现的苏州园林和《黄河之水天上来》、全智英迈开发的面向低龄儿童的编程机器人、懒人听书为观众们精心打造的“声音图书馆”……而在各分会场中,雅昌艺术中心首次发佈的“口袋里的文献库”、裕同科技的数字博物馆和会“讲故事”的智能包装等,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的无缝链接最新成果一览无餘。
  在各省市展团中,文化湘军湖南团主打“文化+科技”,重点展示“VR互动展示”技术在动漫遊戏领域的应用、动漫与AR技术的融合、“国学+AR”等融文化产品;黑龙江馆内,哈尔滨工程大学DIY遥控模型船教具、黑龙江工业学院铝箔画、黑龙江外国语学院衍纸画等12个高校文创项目也充分展示了高校科研技术与传统文化相融合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科技创新也为传统文化发展带来了新契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梅州展区,由广东大埔县怡丰园公司精心烧製的全国最大的青花骨质瓷“聚宝盆”引人瞩目。
  五大亮点
  本届文博会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突出展示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的地位进一步巩固;二是突出深化中外文化交流合作,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升;三是突出创意设计内涵,更加贴近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四是突出展示“文化+”新业态,产业引领示范效应不断提升;五是突出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引领产业高端发展作用进一步增强。 (编 辑:雨 梦)

相关热词搜索:激发 高新科技 活力 产业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