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的说明方法

发布时间:2017-01-19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的说明方法篇一:《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

江苏江陈中学江上雪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积累词语,掌握“遗骸、褶皱、劫难、追溯”等词的读音,理解“劫难、致密、追溯、天衣无缝”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3、短文的行文顺序及说明方法、语言特色。

4、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采用比较阅读,比较分析每篇各自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懂得写作文章可根据情况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写作角度,培养学生善于多角度、多侧面看问题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科学需要大胆的推测,合理的想像,合乎逻辑的分析、求证。

2、学会从不同角度对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进行思考。

3、广泛阅读科普文章,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二、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两篇短文所说明的事理,说明的顺序、方法。

难点: 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的恐龙突然灭绝了,这成了生物史上最大的谜。不同地域恐龙化石的发现意味着什么?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阿西莫夫的科普短文两篇,看他是是怎样为我们揭开谜底的。(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快速自读课文,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

【明确】

第一部分(1):用一个科学观点——“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引出说明内容。

第二部分(2—14):阐述说明内容——由恐龙化石在南极的发现说明“恐龙无处不在”,再由“恐龙无处不在”这一发现推究原因。

第三部分(15):以“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总结说明内容,结束全文。

2、这篇短文要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这篇短文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佐证了大陆漂移学说。

3、学习文中字词

(1)辨音:遗骸褶皱劫难追溯

(2)释义:遗骸 褶皱 劫难 致密 追溯 天衣无缝

(三)细读课文,微观体察。

1、设置问题,小组讨论:

(1)课文标题是《恐龙无处不在》,那么它的说明对象是否就是恐龙呢?

明确:作者谈恐龙的灭绝,谈到恐龙化石无处不在,是为了证明另一项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

(2)“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由何而知?

明确:1986年在南极发现鸟臀目恐龙。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因而“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之说成立。

(3)“大陆漂移”使恐龙遍布世界的说法由何而来?

讨论明确:科学家并不满足于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最直接的结论,即“恐龙无处不在”。他们就此产生了更多的疑问,如“恐龙何以在南极生存?”“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进到另一个陆地上去的呢?”深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是大陆漂移把恐龙带到了南极”。 (4)你又是怎么看待科学家们的推断?

(5)这篇短文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作者是如何得出结论的?

讨论明确:短文开篇提出科学领域是紧密相连的,各自的发明都有可能得到相互启发,以引起读者的兴趣:“紧密相连”表现在哪里?有哪些事实能证明它们是互相“产生影响”的?然后举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例子,提出既然寒冷的气候不适应恐龙的生活,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围绕这个问题,引出大陆板块构造理论,说明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得出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这一事件是支持“板块构造理论”的新的有力证据。作者在这里采用的是“发现问题——找出答案——得出结论”的逻辑顺序,重在说明事理,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层层解剖,既严谨,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6)课文的说明内容涉及到哪两个学科?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讨论明确:(恐龙的灭绝)生物学——(板块构造理论)地质学。

作者主要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来说明白己的观点,行文严谨。另外还采用了打比方的方法,使得语言既生动形象又明白如话;运用大量的数据进行说明,给人以科学依据充分的印象,有很大的说服力。

举例子:“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来说明“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一科学论断。

打比方:“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将“板块构造”形象化地说明出来,板块聚散的科学原理也就通俗易懂了。

列数字:

①“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大约在2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

2、交流讨论

(四)语言品味,互动释疑。

这两篇科普文章所介绍的都是比较深奥的科学知识,但由于作者采取了朴实、明白如话的语言,使原本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那么你能找出语言表达平实而又生动的句子吗?找出并细细地体会。

1、作者在行文中多处运用括号里的语言来补充说明,充分体现说明语言的逻辑性强。

(1)“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用人们常见的青蛙和蟾蜍来举例,体现了科普作品语言浅显易懂的特点。

(2)“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通过看地图证明南美与非洲的相离,更使人信服,补充说明了大陆漂移学说的一个最显而易见的证据。

2、课文中多处使用了设问句。这样既将中心内容一步步推出,又使读者感到非常亲切,就如面对面交流。

(1)“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引出恐龙如何到另一个大陆的问题。

(2)“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引出板块构造理论。

3、采用了打比方的方法,使得语言既生动形象又明白如话。

如:“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一句,形象地说明了南极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极洲在地球中的位置。

又如:“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非常形象可感。

2、互动释疑:将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与小组同学探究解疑。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再与老师、同学作再进一步的探究。

(五)体验拓展,学会联想。

“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段话对你有何启发?你能从自己的学习或生活经验中举一二例来阐述这一观点吗?

(六)总结存储,课外延伸。

1、总结课文:在本文中你认为应当掌握哪些知识,在哪些方面得到发展,又希望得到老师哪些方面的帮助呢?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拨,引导学生不仅从知识上考虑,还要从思想方法上考虑。

【明确】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是大陆漂移学说的有力证据。这表明每一个科学的新发现都会引起新的思考,成为新的科学研究的基础,或者由此可以开辟出科学研究的新领域,或者为已有的研究、假说提供新的证据,从而推动科学研究的向前发展。可见我们平时要善于多角度思考问题,找寻自己的发现,以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2、课外延伸:

①借阅有关资料,或参观自然博物馆,或看有关科幻影片,了解一下恐龙的世界。 ②拓展练习:关于恐龙消失的原因,有许多种猜测。一种是课文中提到的“撞击说”;一种是:气候突然变寒,地表披上厚厚的冰层,恐龙饥寒交迫而死;一种是:恐龙中突然出现大规模的传染病??一种更奇特的猜想是:由于恐龙是孵化雌性还是雄性小恐龙主要取决于当时的温度高低,所以当全球气温下降时,恐龙只能孵出雄性小恐龙??请你任选一种猜测,并据此展开想像和联想,将陆地上的恐龙灭绝时的情景,作一下口头表述。

(七)作业练习

1、巩固字词

2、课后练习准备

3、预习《被压扁的沙子》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导入新课

《恐龙无处不在》通过南极发现恐龙的例子,提出恐龙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的问题,引出了板块构造理论,从而证明了“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一观点。可这无处不在的,“统治”地球达一亿七千万年之久的恐龙,忽然一齐消失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它究竟是怎么灭绝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来阅读《被压扁的沙子》,看看它是否能破解恐龙的谜案呢?

三、自读积累,整体感知。

1、学生快速自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通过对斯石英性质和形成的研究,有力地证明了恐龙的灭绝是由于“撞击”而并非由于“火山”。作者以科学发现和科学实验的成果为依据,层次清楚地说明了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撞击的结果。

2、这篇短文说明的层次怎样? 你能把作者的思路理清楚吗?

【明确】全文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至第4自然段),提出关于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问题,目前存在的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第2和第3自然段先后举了两个例子提出了关于“撞击说”和“火山说”这两种观点。

第二部分(第5自然段至全文完),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支持“撞击说”。这部分又分四层。

第一层(第5、6自然段),说明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我们以后也许还会遇到这种情况,因此,科学家们一直都在努力寻找证据来验证这两种理论。

第二层(第7至第10自然段),说明1961年一位苏联科学家发现了“斯石英”,并且介绍了它的性质,为下文佐证“撞击说”奠定了基础。

第三层(第11至第13自然段),说明斯石英不仅可以在实验室制造,而且它在自然界中是可以存在的,不过它们只出现在沙子被强烈挤压的地方。由此推断撞击是可以产生斯石英的。事实也证明,火山喷发是不会产生斯石英的,从而进一步佐证了“撞击说”。

第四层(第14自然段至全文完),通过亚里桑那大学的约翰·F·麦克霍恩和几位合作者研究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的例子,进一步证明“在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从而得出“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的结论。

三、合作探究,微观体察。

1、设置问题,学生讨论:

(1)对于6500万年前恐龙的灭绝,科学界存在着哪两种对立的理论?(“撞击说”和“火山说”),他们各自的依据是什么?

【明确】

“撞击说”的依据: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撞击的结果。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火山说”的依据: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2)在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中,作者为什么选择“撞击说”而否认“火山说”?

【明确】“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证据一:因为在恐龙灭绝的那个年代的岩层中,发现了斯石英——压扁的沙子。证据二:斯石英只在被撞击后才形成,所以如果是火山爆发吞没了恐龙,就不会有“斯石英”存在。证据三:加上科学家又有新的发现:在岩层年龄为6500万年的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中,检验到了斯石英存在的一种原子排列。就这样,作者最后确认,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3)斯石英有怎样的性质?:

【明确】A、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它会变为普通沙子,但在自然状态下的“反弹”非常缓慢,可以保持数百万年;另一方面,斯石英在很高的温度下,又会很快恢复为普通沙子。

B、斯石英“只出现在被强烈挤压的地方”,它的形成来自于巨大的压力。

(4)作者讨论斯石英的这些性质与开头提出的问题有没有关系?

【明确】(有,原来这是为排除“火山说”并确认“撞击说”提供科学根据。)

(5)本文题目《被压扁的沙子》是否离题太远?换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不好吗?

【明确】本文的题目不但没有离题,还能提示读者,恐龙灭绝的“撞击说”所以产生,与对被压扁的沙子的科学发现和科学研究密不可分。此外,文题形象生动,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改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文题对本文内容起不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五、语句品读,体味语言。

这两篇短文正是运用科学发现相互佐证来进行科学探究的杰作,表现了作者丰富的科学知识,敏锐的科学眼力以及深入探索的精神。而本文作者阿西莫夫又素以驾驭语言和概念的能力著称,下面就让我们来体味这篇短文的语言风格。

【明确】本文语言简明精炼,逻辑严谨,说理充分且幽默风趣。

1、语言逻辑性强。作者在行文中多处运用括号里的语言来补充说明,充分体现了说明语言的逻辑性强。

例:“如果二氧化硅(即非常纯的沙子)处于超高压的状态??”,括号里的文字是对“二氧化硅”的解释,一方面指出“二氧化硅”即沙子的学名,另一方面也强调只有非常纯的沙子才能称得上是“二氧化硅”,一般的沙子都有杂质。由此可见,文章的语言严密,逻辑性强。

2、语言风趣幽默。

例:“万一哪天某个星球要撞上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避免这种撞击。”这句话俏皮幽默,但也并非无稽之谈。星球撞击地球虽然极为罕见,但在地球的历史上确实发生过。作者作这样的假设,意在强调天文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在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这句话是以金刚石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碳,类比斯石英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沙子。也许没有人会在意斯石英的还原问题,但没有人会愿意把金刚石变为碳,因为金刚石太名贵了。可见作者思维活跃,语言幽默。

3、语言准确。

例:“这个问题最终也许会得到解决”中的“最终也许”和“毫无疑问,6500万年前地球上曾有过一次‘大绝灭’”中的“毫无疑问”等都能体现语言的严密和准确。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的说明方法篇二:初中语文 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教案

18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知识与技能

了解说明的内容,理清说明的顺序。

过程与方法

1.比较分析两文的说明对象角度,把握两文所介绍的科学知识,体会作者思维的开放性与周密性。

2.揣摩语言,体会文本语言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

3.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想问题的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作者运用丰富的科学知识、敏锐的科学眼光深入探索未知的精神。

重点

把握两篇短文的内容,明确说明对象,理清写作思路。

难点

在反复朗读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逻辑顺序的特点。

比较阅读法、合作探究法。

查阅有关恐龙的科普读物,收集整理关于恐龙的知识。

2课时

同学们,你们中间有谁看过或听说过《侏罗纪公园》这部电影?这部电影中有许多我们这个星球上已知的最庞大的动物——恐龙。恐龙曾经是地球上的霸主,在今天世界的各大洲都生活过,可就是这样一种种类繁多、数量惊人的生物,却在6500万年前灭绝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请看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阿西莫夫是怎样为我们揭开谜底的。

艾萨克·阿西莫夫,美国著名科幻作家。他著述颇丰,一生著述近500本,其中有100多部科幻小说,其科幻小说的代表作为“机器人”系列和“基地”系列等。

请学生快速阅读第一篇课文,思考下列问题。(小组讨论)

1.这篇短文是按什么顺序,如何说明文章内容的?

2.课文的说明内容涉及哪两个学科?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讨论归纳:

1.按逻辑顺序说明的,过程为:发现问题:南极发现恐龙——恐龙并不适应南极气候——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找出答案: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提出大陆板块构造理论——“泛大陆”形成时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后来“泛大陆”又分裂成四部分——每一块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

得出结论:“恐龙无处不在”是支持“板块构造理论”的新的有力证据。作者在这里采用的是逻辑顺序,重在说明事理,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层层解剖,既严谨,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2.生物(恐龙)——地质学(板块理论),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从中明白“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里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1.默读课文,思考作者是怎样得出“恐龙无处不在”这一结论的,找出作者思考问题的轨迹。

作者首先发现问题: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恐龙并不适应南极的气候——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然后进行假设推理:是大陆的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提出大陆“板块构造”理论——推断“泛大陆”形成时,所有陆地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中,适合恐龙生活——进一步推断“泛大陆”后来又分裂成四部分—于是每一块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

文章一方面解开了“恐龙无处不在”之谜,同时又论证了另一个问题:南极洲的恐龙化石为大陆板块理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的说明方法篇三: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教学建议

一、主题思想

恐龙是古爬行动动物,种类繁多,体型各异,小的体长不到一米,大的体长数十米,重达四五十吨。有食肉的,也有食植物的。它们在地球上的陆地或沼泽附近生活,在地球上曾称霸一时。

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的恐龙灭绝了,成为生物史上最大的谜案。这两篇短文,一篇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佐证了大陆漂移假说;一篇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

课文所选两篇就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思考,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文章给了我们一个有益的启示: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有新的发现;要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

二、思路分析

《恐龙无处不有》开篇提出科学领域是紧密相连的,各自的发明都有可能得到相互启发,以引起读者的兴趣:“紧密相连”表现在哪里?有哪些事实能证明它们是互相“产生影响”的?然后举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例子,提出既然寒冷的气候不适应恐龙的生活,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去的问题。围绕这个问题,引出板块构造理论,说明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得出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这一事件,为板块构造理论的成立提供了有力证明的结论。

《被压扁的沙子》起笔提出导致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原因的一个新观点——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童星对地球的撞击,引起人们对这一曾经主宰过地球的生灵突然灭绝的兴趣、并且说明科学家们研究的目的在于“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因为当将来面临这种事件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然后从地质学发现的证据上论证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应该是撞击。

三、段落结构

《恐龙无处不在》的段落结构

全文共15个自然段,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用一个科学观点——“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引出说明内容。

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阐述说明内容——由恐龙化石在南极的发现说明“恐龙无处不在”,再由“恐龙无处不在”这一发现推究原因。

第三部分(15自然段):以“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总结说明内容,结束全文。

《被压扁的沙子》的段落结构

全文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至第4自然段),提出关于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问题,目前存在的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第2和第3自然段先后举了两个例子提出了关于“撞击说”和“火山说”这两种观点。

第二部分(第5自然段至全文完),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支持“撞击说”。这部分分四层。

第一层(第5、6自然段),说明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我们以后也许还会遇到这种情况,因此,科学家们一直都在努力寻找证据来验证这两种理论。

第二层(第7至第10自然段),说明1961年一位苏联科学家发现了“斯石英”,并且介绍了它的性质,为下文佐证“撞击说”奠定了基础。

第三层(第11至第13自然段),说明斯石英不仅可以在实验室制造,而且它在自然界中是可以存在的,不过它们只出现在沙子被强烈挤压的地方。由此推断撞击是可以产生斯石英的。事实也证明,火山喷发是不会产生斯石英的,从而进一步佐证了“撞击说”。

第四层(第14自然段至全文完),通过亚里桑那大学的约翰•F•麦克霍恩和几位合作者研究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的例子,进一步证明“在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从而得出“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的结论。

四、说明顺序

作者采用的是逻辑顺序,重在说明事理,所以在短小的篇幅内,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层层剖析,既严谨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解释清楚。

五、说明方法

要理解这两篇短文,还要注意作者运用的引人入胜的说明方法。首先是举例子。在文章中,作者举了许多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例如,《恐龙无处不有冲为了证明不仅南极大陆有恐龙化石这一说法,列举“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举‘南板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的事实,说明南极不止只有恐龙化石,还有别的。说法严谨。

其次是作比较。例如《被压扁的沙子》中,谈到斯石英和普通沙子的区别时,为了让读者更清楚地了解,运用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的比较方法;在《恐龙无处不有》中将南极的恐龙的命运与其他大陆的恐龙进行比较。“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

第三是打比方。短文还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使得语言既生动又明白如话,如《恐龙无处不有》中“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一句,形象地说明了南极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极洲在地球中的重要地位。

除上述的方法之外,还有“列数字”“作诠释”等说明方法,这里不一一分述。

六、严密准确的语言

“在一个科学领域作出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中的“肯定”一词,又如“这个问题最终也许会得到解决”中的“最终也许”和“毫无疑问,6500万年前地球上曾有过一次‘大绝灭’”中的“毫无疑问”等都能体现语言的严密和准确。

七、比较阅读教学建议

这两篇科普文章所介绍的都是比较深奥的科学知识,但由于作者采取了朴实、明白如话的语言,使原本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又《恐龙无处不有》是从恐龙化石遍布全球的角度来谈大陆板块的移动;《被压扁的沙子》是从探寻恐龙灭绝的原因推断地球可能曾受到的撞击。通过这两篇短文的比较阅读,让学生懂得写作文章可以根据需要,从不同的角度下笔。重在通过阅读,整体感知,进一步挖掘文章的内容,激发学生对科学世界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科学的精神。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2.短文两篇所说明的研究成果。

3.短文的行文顺序及说明方法、语言特色。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情感目标

1.科学需要大胆的推测,合理的想像,合乎逻辑的分析、求证。

2.学会从不同角度对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进行思考。

3.广泛阅读科普文章,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了解两篇短文所说明的事理,说明的顺序、方法。

难点:

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解决办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满足他们的表达欲,活跃学习气氛。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学生借阅科普读物,从中找出与本文内容相关的科学知识,大家共同学习研讨。学生对一些自然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说明产生这种看法的依据。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大陆漂移图示的同时,介绍“大陆漂移假说”产生的故事:1912年的一天,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因病躺在床上。当他把目光移到墙上那张已看过千百遍的世界地图上时,突然产生了一个新奇的想法:为什么地图上南美洲巴西亚马孙河口突出的一块大陆,同非洲喀麦隆海岸凹陷进去的部分,形状竟会如此相似?为什么沿北美洲的东海岸到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凹形地带,与欧洲西海岸到非洲西海岸的凸形大陆,竟会如此吻合呢?难道这几块大陆原来曾连在一起,后来才分离开来的吗?

魏格纳被这个奇妙的想法激动得几天没有睡好觉。他把地图上所有的陆块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它们的海岸线都能较好地吻合在一起。后来,他经过多方面的研究、求证,大胆地提出了轰动世界科学的著名学说——大陆漂移假说。

那么“恐龙无处不有”与大陆漂移假说有什么关系呢?

(一)明确目标

1.理解“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的科学观点。

2.把握“恐龙无处不在”印证大陆漂移假说的说明顺序和方法。

(二)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研讨以下问题:

1.“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由何而知?

2.“大陆漂移”使恐龙遍布世界的说法由何而来?

3.你怎么看待科学家们的推断?

讨论明确:

1.1986年在南极发现鸟臀目恐龙。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因而“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之说成立。

2.科学家并不满足于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最直接的结论,即“恐龙无处不在”。他们就此产生了更多的疑问,如“恐龙何以在南极生存?”“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进到另一个陆地上去的呢?”深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是大陆漂移把恐龙带到了南极”。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1.学生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说明的层次顺序及说明方法。

讨论明确:

全文共15个自然段,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用一个科学观点——“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引出说明内容。

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阐述说明内容——由恐龙化石在南极的发现说明“恐龙无处不在”,再由“恐龙无处不在”这一发现推究原因。

第三部分(15自然段):以“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总结说明内容,结束全文。

本文在说明“大陆漂移”:是恐龙无处不在的原因这一主体内容时,诠释了“板块构造”理论,还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将“板块构造”形象化地说明出来,板块聚散的科学原理也就通俗易懂了。

主体说明部分。列数字是一个重要说明方法,如“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大约在2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

“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到6500万年以前,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

“大约经历了1亿年,(南极)气候逐渐变冷,植物慢慢越来越稀少,动物种类和数量也大量减少。”

“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十分之九的冰在南极。那里的冰有数英里厚,覆盖着丰富的化石。”

——运用大量的数据进行说明,给人以科学依据充分的印象,有很大的说服力。

此外,文章的第二、三部分相对于第一部分,又是在举例说明,说明“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一科学论断。

(四)总结、扩展

科学家能从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中产生联想,经过怀疑、推测、研究、论证之后有新的发现。同学们要从中受到启发,善于多角度思考问题,以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为学生提供一篇短文《世界各大洲都有恐龙的足迹吗》,进行比较阅读,使大家加深对《恐龙无处不有》所说明内容的理解,进而从两篇写法各异说明内容却一样的文章中,去找寻自己的发现。

(五)布置作业

借阅有关资料,或参观自然博物馆,或看有关科幻影片,了解一下恐龙的世界。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恐龙原是地球上的庞然大物,曾以900~1200属之众“统治”地球达一亿七千万年之久,后来一齐消失了。它究竟是怎么灭绝的,至今仍然是科学的一个谜。本文是破解此谜的一个观点,同学们读后与自己已知的别的观点进行比较,看哪种观点更让人信服。

(一)明确目标

1.本文有关恐龙灭绝的观点要把握。

2.本文说明其观点的依据、顺序及方法。

(二)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1.对于6500万年前恐龙的灭绝,科学界存在着哪两种对立的理论?各自的依据是什么?

2.作者在本文中意在说明恐龙是怎样灭绝的?

讨论明确:

1.科学界对于恐龙在6500万年遭遇灭顶之灾,存在着的两种对立的理论是:“撞击说”和“火山说”。

“撞击说”的依据: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撞击的结果。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火山说”的依据: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2.作者意在说明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转 载于:wWw.zhAoQT.neT 蒲公 英文摘: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的说明方法)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学生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1.在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中,作者为什么选择“撞击说”而否认“火山说”?讨论明确:

在作者看来,有论据验证的理论才能成立。

作者对前苏联科学家的实验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

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这种被压扁的沙子因此被称为斯石英。

斯石英的原子之间结合的极为致密,在通常条件下,斯石英可以保持数百万年。(列数字说明)

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现了斯石英,而且有证据显示这些地区曾经受到过巨大陨石的撞击。(举例子说明)

在进行过原子弹爆炸实验的场地也发现了斯石英,它是由膨胀火球的巨大压力形成的。(举例子说明)

由以上两例,作者认为斯石英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

火山活动地区至今没有发现过斯石英。作者认为,地壳深处的斯石英可以通过火山喷发被携带到地表。然而,喷发温度极高,岩石会被熔化,所以任何由火山携带而来的斯石英都被转化为普通的二氧化硅。

由此作者断定: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过撞击。

加上科学家又有新的发现:在岩层年龄为6500万年的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中,检验到了斯石英存在的一种原子排列。

就这样,作者最后确认,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2.你能把作者的思路理清楚吗?

讨论明确:

作者以科学发现和科学实验的成果为依据,层次清楚地说明了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撞击的结果。

说明顺序:科学发现→观点产生→科学研究发现→印证观点。这是一种追本求源,由因

相关热词搜索:阿西莫夫 短文 两篇 方法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件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