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闻舆论与意识形态关系

发布时间:2020-09-23 来源: 读后感 点击:

 新闻舆论和意识形态现在都是热词,有诸多论文曾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应该说,这类话题极其重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常谈常新,所以就此进行深入探讨有其必要性。但将两者联系起来进行深度探讨的研究成果似乎还不多见。本文拟从这一方面进行探索,希望得到方家的指点。

 一、对意识形态及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 虽然人们对于意识形态及其中包括的主流意识形态已耳熟能详,但对其依然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1.意识形态及其在社会生活中发生作用的特殊方式在马克思提出的人类社会结构图谱中,意识形态属于经济基础之上上层建筑的范畴。从本质上说,意识形态是一定的社会思想观念的集合,涉及政治、法律、哲学、宗教、艺术、道德等多方面内容。作为上层建筑组成部分的意识形态属于人们思想观念的范畴,是对客观存在的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反映,又以观念形态的精神力量反作用于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对于社会成员的心灵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公众群体性的向心力抑或离心力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意识形态的“筑魂”或“销魂”作用。虽然向心力和离心力并不表现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力量,但却是精神领域中无形而强大的力量。公众之间凭此产生的心理感应经过叠加会形成倍增的心理效应,正向的精神力量和心理效应对主流意识形态和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等的正向推进作用甚大,而反向的精神力量和心理效应造成的破坏也相当大,甚至可能是颠覆性的。不仅如此,在特定情况下,公众负面的精神力量和

 心理效应还可能冲击主流意识形态,使与之相对应的政权面临危机、遭遇风险。这就是意识形态在社会生活中发生作用的特殊方式。2.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同一个时代存在不同的意识形态,不同时代历史和现实的意识形态累积叠加,这使得每一个时代的意识形态都有复杂甚至芜杂的一面,不同意识形态之间总是在进行较量。这些客观存在的意识形态存在占统治地位和不占统治地位的区别,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统治地位是同步的、共存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与我们今天所说的主流意识形态意思相近,所以可以说,当今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也就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在社会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或者说精神力量不是自然天成的,它是物质关系在思想观念上的表现,是随着某种政治力量占据统治地位而确立主导地位的,“是表现为思想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因而,这就是那些使某一个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的各种关系的表现,因而这也就是这个阶级的统治的思想”。主流意识形态更深的底蕴其实在这里。3.主流意识形态虽占据统治地位但不能高枕无忧主流意识形态是得到社会统治力量倡导、推崇、弘扬的意识形态,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能够得以体现。在我国,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意识形态占据主流地位和主导地位是没有疑义的,但是主流意识形态并不能因占据统治地位就高枕无忧。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交锋经常发生,舆论场域中的某些意见之争折射了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较量(当然,对意见纷争不可动辄上升到

 不同意识形态较量的高度。必须看到,社会舆论场域中存在不同的声音和不同意见的争论,是人民民主的体现,是很正常的现象)。西方某些发达国家对于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进行的意识形态渗透无孔不入,在一些敏感问题上做文章,用重大灾难性事件说事,利用互联网进行思想意识渗透,这些都可能会对公众产生影响。因此,如果占有主流意识形态之利(这与执政地位密切相关),但却疏忽大意,以致失去民心的支持,那就很可能会痛失好局,留下永久的遗憾。4.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主导权有赖于精心维护在我国,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相联系的主流意识形态占据统治地位和主导地位是理所应当的,但这并不表明在任何情况下它都一定具有社会舆论格局和话语格局中的统治力和主导权。有没有统治力和主导权取决于主流意识形态在公众心目中的实际地位。主流意识形态在社会生活中占有主流地位,但在人们心目中却并不占据主流地位的情况并非绝对不存在。主流意识形态不仅应该在社会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也必须在公众的心灵空间中占据实实在在的主导地位。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8·19”讲话精神,“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也就是说,如果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缺乏应有的清醒认识,就会丢失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使“三权”旁落)。如果任其发展,最终就会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因失去作为政权支撑的民心而丢失政权,苏联和东欧就是例子)。特定主体不能由其自我评估确定是否拥有话语主导权,由执政地位获得的话语主导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从本质上说,特定主体(如政府和新闻媒体)的话语主导

 权,是通过公众的认同体现出来的。特定主体的发声如果可以得到绝大多数人的认可,而不是质疑,就可以说明特定主体所代表的意识形态的话语主导权的主流地位得到了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权与特定主体的政治地位之间并不存在必然联系,后者并不是前者的决定性因素。公众对于特定主体的态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既会随着公众认识的转变(促使其认识转变的原因有:自身思想的转变、受他人的影响等)而改变,也会因特定主体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特定主体办了与民意相违逆的事,其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就会减分,这时特定主体如果不认错、不改正,甚至还要狡辩,其话语的公众认可度就会锐降,局面也会因此变得不可收拾。总之,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主导权有赖于特定主体持之以恒地精心维护,这是一项民心工程。

 二、对舆论及新闻舆论的认知 舆论和新闻舆论之间的关系,是全局与局部、前者包含后者的关系,但实际上又并非仅仅如此。

 1.对于舆论的再诠释笔者曾经说过“舆论是众议,舆情是民意”。“众议”就是公众的议论,它能被称为“舆论”的条件是:有话题,有比较多的人参与,有公共性,有交集且意见公开表达。有话题,也就是说有人提起话题,相当于有人设置议题和议程,方法是挑起话题或披露事实信息以引发公众的议论。有比较多的人参与,是指议论者甚众,只是少数人参与的议论不能称其为舆论。话题具有公共性,也是舆论形成的条件之一。众议形成交集(而不是各说各话)且公开表达意见,才能呈现出强大的舆论力量。只有具备

 以上条件的“众议”方可称为舆论。当然,这说的是公众舆论的情况。公众舆论是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认为,舆论是“普遍的、隐蔽的和强制的力量”。舆论的力量是普遍性的力量,它涵盖的空间范围大(来自且遍及四面八方),参与形成力量的人员分布广(分布于社会各界)。马克思所处的年代没有蓬勃发展的自媒体,因此舆论多以隐蔽的方式发生作用。舆论在多数情况下又具有强制性,是以对特定对象造成心理压力和影响其社会评价的方式强制他们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舆论倒逼”的情况就是如此。那么舆论的力量是从哪里来的呢?笔者认为,舆论的力量是从大量公众公开发表的意见形成的交集而来的,没有交集就不可能有舆论的力量,“交集”突出的“景观”是“异口同声”“众口一词”。新闻舆论想要发挥其巨大力量,同样需要转化为公众意见的交集。“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说的是一种极端但不鲜见的情形,“铄金”的力量来自于“众口”,如果只是来自少数人或个别人之口,不可能产生“铄金”的结果。“销骨”的原因是“积毁”,如果只是偶尔一“毁”,不可能造成“销骨”的结局。前一种情况,靠的是人多,参与者甚众,后一种情况,凭的是累积,日积月累。古人对于舆论的力量已有相当充分的认识,这对今天的新闻舆论工作也有借鉴意义。2.公众舆论中真理和无穷错误直接混杂在一起公众舆论中不乏正确的意见,不乏真理、智慧和正义,特别是在人人都可以相对自由发声的自媒体时代;但公众舆论无人把关,未经筛选和过滤,所以存在错误意见在所难免。黑格尔曾经说过:“在公共舆论中真理和无穷错误直接混杂在一起。”“舆论”一词,用英文可以表述为“public opinion”,意为公众意见、公众言论。公众的意见或言论所体现的导向是否正确,决定了其对社会和人心发挥的是正向作用还是反向作用。舆论发挥

 正向作用的先决条件是导向正确(当然,导向正确的舆论须通过恰当的方式进行传播,坚持有效引导,避免公众因反感而抵制),而导向错误的舆论所起的作用必然是负面的。公众舆论需要通过导向正确的舆论引导使公众对舆论涉及的人事正确认知、思考、判断,服从真理,摈斥错误,从“真理和无穷错误直接混杂在一起”的状况中解放出来。20 世纪 90 年代,基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舆论特点,江泽民提出了“舆论引导”“舆论导向”的重大命题,此后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不断发展完善。1996 年 9 月 26 日,江泽民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提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此即著名的“福祸论”。之所以说“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是因为导向正确的舆论,有利于形成激浊扬清、凝心聚力的社会舆论氛围,有利于激励公众齐心协力干大事、干正事、干成事。之所以说“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是因为导向错误的舆论,会将社会成员的心搞乱、搞散、搞坏,从而由人心失守到政权失守,后果将是极其严重的。2008 年 6 月 20 日,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进一步指出:“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这是著名的“利误论”。是实行正确的舆论引导还是进行错误的舆论引导,于党于国于民有天壤之别。鲜明强烈的正反对比,说明舆论引导正确与否是与党、国家和人民有关的重要问题。舆论引导能力是执政能力结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2016 年 2 月19 日,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这是从执政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高度论述新闻舆论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而早在 2002 年 12 月 24

 日,习近平在浙江省新闻单位负责人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时就曾说过,“新闻宣传一旦出了问题,舆论工具一旦不掌握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手中,不按照党和人民的意志、利益进行舆论导向,就会带来严重的危害和巨大的损失”,阐明了不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将出现的严重后果。这些论述都是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充分显示了新闻舆论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举足轻重的地位。3.新闻舆论是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舆论与公众舆论同属于社会舆论,它与公众舆论的差别在于:其一,其主体是新闻媒体,而不是公众。随着自媒体的发展盛行,自媒体广泛参与到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舆论的始发者、参与者、传播者的队伍不断扩大。其二,新闻舆论是由新闻媒体(在某些情况下也包括自媒体)通过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形成的舆论,而不像公众舆论是由公众一般地参与议论、发表意见形成的。也就是说,新闻舆论必须依赖于传播新闻的媒体才能形成,而公众舆论则并非如此。其三,新闻舆论除可以体现舆论运行规律外,还可体现新闻传播规律,这一点也与公众舆论不同。新闻传播规律,包含内在规律和受外部条件影响制约的规律。内在规律的要义是:真实律——对新闻事实进行据实报道和如实报道,以达到新闻在真实性方面的严苛要求;价值律——所报道的事实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能满足受众的新闻需求,在这方面,新闻有异于宣传,新闻舆论有别于公众舆论;时效律——新闻对时效有着自己的执着追求,以此区别于一般的宣传。外部规律则指政治(如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政治家办报等)、经济(如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竞争、资本等)、文化(如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思想文化、科技文化等)因素对新闻传播的制约影响作用。需要说明的是,新闻传播内在规律

 的各个要义与外部的诸多影响和制约因素,往往交互发生作用,通过形成合力的方式对新闻活动产生影响。4.新闻舆论和公众舆论之间的相互影响新闻舆论在很多情况下能对公众舆论产生影响。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所做的是影响人心的工作(使人心“向”而不是“背”,使人心“聚”而不是“散”),这项工作尤其重要,须臾不可放松。习近平总书记曾就舆论做过如下区分:“好的舆论可以成为发展的‘推进器’、民意的‘晴雨表’、社会的‘黏合剂’、道德的‘风向标’,不好的舆论可以成为民众的‘迷魂汤’、社会的‘分离器’、杀人的‘软刀子’、动乱的‘催化剂’。”舆论的好与不好是由其导向决定的,“好的舆论”和“不好的舆论”,指的就是导向正确的舆论和导向不正确的舆论,两者的本质差别在于:对于社会而言,前者起的是推动健康发展的作用,使之得以聚合,更为团结,后者则可产生使社会分裂、发生震荡的恶劣影响;对于民众而言,前者通过把握民意的“晴雨”有序地推进人民民主,而后者则对公众“灌迷魂汤”,使公众对民主失去正确、理性的认识;对于公民个人而言,前者倡导社会公德和个人道德,后者则可能使道德水平下降。使“好的舆论”广为传播,“不好的舆论”逐渐缩小影响,最终失去存在的空间,这是新闻媒体应该做的事情。在我国,新闻媒体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应该说,新闻舆论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公众舆论的反映,这是新闻媒体接地气的表现,也是其责任感的自觉体现。公众也会通过自己的方式推动新闻舆论反映公众舆论。事实上,新闻舆论在形成和发挥作用的过程中,也常吸收公众舆论中诸多合理的思想元素和意见成分,新闻媒体发出的声音因公众声音的融入更为壮大,更有影响。就此而论,新闻舆论不应该只有新闻媒体的声音,公众意见也应该融入,新闻舆论应是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共同的声音。

 “舆论倒逼”是在较特殊的情况下公众舆论对新闻舆论强制性作用的体现。“报纸是作为社会舆论的纸币流通的”,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个重要观点。这里的“报纸”可引申为一切新闻媒体(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处的时代,新闻媒体仅有报刊)。新闻媒体既是社会舆论的形成中心,同时也是社会舆论的传播载体。也就是说,舆论的形成通常离不开新闻媒体(报纸),舆论形成后的传播同样需要新闻媒体(报纸),新闻媒体(报纸)的存在价值就在于像纸币一样在市场上流通,只不过纸币的功能是作为金的代表进行交易,而报纸的功能则是进行舆论传播罢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上述论述,将报纸与纸币联系在一起,生动形象地阐明了“报纸”这一新闻媒体在形成舆论和传播舆论方面发挥的作用。那么“纸币流通”有什么特点呢?马克思认为,“纸币流通的特殊规律只能从纸币是金的代表这种关系中产生”,发行纸币须与它所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数量相对应。报纸的发行状况取决于它所反映的社会舆论的广泛程度,其中的道理,就如同纸币必须代表金银才能在交换中流通一样。

 三、对新闻舆论与意识形态关系的认知 新闻舆论和意识形态共同作用于社会成员的心灵。新闻舆论是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表现场域,新闻舆论中,必然会透映出主流意识形态的诸多内容。新闻舆论与意识形态存在相互作用关系。

 1.新闻舆论和意识形态共同作用于社会成员的心灵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历史反复证明,人心向背决定社会是否稳定,决定国家能否长治久安。从某种意义上说,赢得民心是巩固政权的关键所在,甚至可以

 说是“最大的政治”。对占据社会统治地位者而言,人心向往之并以之为核心而聚拢,其政权方可稳固,国家方可稳定。人心背离、涣散,国家政权就会遭遇分崩离析的厄运。《管子》有云:“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心不“顺”不“向”,政何以能“兴”?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决定性力量。人心向背,即人民群众拥护还是反对,决定一个政党及其所掌握政权的生死存亡。可见,舆论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不仅因为它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涵,而且还因为它关乎人心的向背和聚散。新闻舆论以新闻媒体提供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的方式作用于社会成员的心灵,意识形态以呈现观念形态的方式作用于社会成员的心灵,两者在作用于社会成员心灵这一点上有共同性。2.新闻以独特的方式存在于意识形态领域在意识形态领域,新闻并没有与政治、法律、哲学、宗教、艺术、道德等并列,成为其中分门别类的名目之一,但这并不表明意识形态领域没有新闻的位置。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观强调新闻及新闻舆论与意识形态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那么何以如此呢?我们知道,新闻是以社会生活真实反映的方式存在的。它不仅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反映社会经济基础,而且以自己的特有方式反映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现实情况和丰富内容。所谓“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其含义大致为:按照新闻的要求向社会公众报道新闻事实,提供新闻信息。具体地说,事实和信息必须具备新闻价值,能满足公众的新闻需求;对于新闻事实和新闻信息,必须据实报道和如实报道,体现新闻所要求的真实性(这与同样是社会生活反映的文学有很大差别);在报道过程中,必须确保新闻所要求的时效性(这与同样需要秉笔直书的

 历史有很大差异)。新闻当然应该基于事实进行客观真实的报道,这似乎与属于主观范畴的观念形态没有直接的关系,甚至似乎是不兼容的。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事实上,新闻舆论工作者在采写作品的过程中,对新闻事实所做的选择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依某种观念形态的标准而行的,对题材和素材的认知、使用及驾驭受制于其本身的思想观念,通过新闻作品所表达的题旨、深意和隐含的倾向也与其自身的观念密不可分。就此而论,新闻虽然不是意识形态中具体的哪一部分,但经济基础和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等,都可以成为新闻反映的对象,而在反映中也可以直接表露或间接折射出其观念形态,所以说新闻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存在于意识形态领域之中。在判定新闻作品有没有意识形态色彩的问题上,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一概否认新闻的意识形态内涵和色彩,既违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时也不符合新闻的实际情况。报道者对新闻事实的判断、选择和陈述,无一不隐含着其主观倾向和价值取向。就此而论,在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的具体实践中,没有倾向、绝对中立的零度写作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的。当然,关于自然界信息的传递,可以不包含意识形态的成分,这种情况也是客观存在的。因此说新闻作品一概具有意识形态色彩,也是不符合事实和不恰当的。3.新闻舆论与意识形态存在相互作用关系(1)意识形态对新闻舆论的作用。意识形态对新闻舆论有着制约作用。新闻舆论总是会受到一定的意识形态的制约,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意识形态对新闻舆论的制约作用其实是一种指导和引领的作用。使新闻舆论体现出正确的导向,始终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倾力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并始终在遵

 循新闻传播规律的轨道上运行,这种指导和引领作用是无可取代的。(2)新闻舆论对意识形态的作用。新闻舆论对意识形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则,新闻舆论通过反映民声民意与意识形态发生紧密联系。舆论是社会的“晴雨表”,新闻舆论亦然。社会生活的晴雨必然在舆论包括新闻舆论中得到充分反映和体现。新闻舆论是新闻媒体和新闻舆论工作者有选择地报道和评论社会生活中的人事而形成的舆论。需要说明的是:自媒体时代的新闻媒体包括发布新闻的自媒体;新闻评论的作者不限于新闻工作者,过去如此,现在更如此。报道者在新闻选择中会间接或直接地反映民声民意,完全不反映民声民意的新闻舆论并不是真实的舆论。在自媒体参与新闻传播以后,舆论包括新闻舆论更多地反映了民声民意。自媒体参与制作的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可以较方便地在网络平台上传播,因自媒体准入门槛比较低,把关严格程度逊于传统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故其率真程度、敢于直言的程度要高于传统媒体包括主流媒体,所以自媒体新闻对于人心向背和聚散的反映更为直接和感性。虽然自媒体新闻的真实性不能完全保证,但对其所反映的人心向背和人心聚散的情况不可等闲视之。如2020 年年初,武汉眼科医生李文亮因感染新冠病毒不幸去世,从网络平台上关于他一系列情况复杂的报道中可捕捉到与民声民意密切相关的信息,其与意识形态的相关性不容忽视。在新闻舆论反映的民声民意中,有政治、法律、哲学、道德等多方面极其丰富的意识形态内容。是否得民心关乎“最大的政治”,也需合法理,厘清合法与违法的界限,其中还有辩证法和唯物论等哲学范畴的内容,对伦理道德也有所关涉。二则,新闻舆论对意识形态的作用还体现在前者对后者产生的影响上。新闻舆论反映的民声民意会

 影响人们对意识形态的态度。“经中央批准,国家监察委员会决定派出调查组赴湖北省武汉市,就群众反映的涉及李文亮医生的有关问题作全面调查。”这一决定,在关于李文亮的舆论达到高潮时作出,体现了中央对民声民意的极度关切。围绕此事形成的新闻舆论使公众感受到民声民意受到了高度重视和充分尊重,由此公众更加认同主流意识形态中“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的理念。这是舆论引导方面取得的良效,也是新闻舆论作用于意识形态产生的良效。当然,导向错误的舆论会影响公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对人心向背和人心聚散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是客观存在、不可回避的。导向错误的舆论使人心“背”和人心“散”的负面影响有时是疾风暴雨般的影响,有时则会潜移默化地发生作用。无论哪种情况,都会极大地影响主流意识形态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新闻涉及的报道内容和评论内容非常广泛。其中有些内容来自自然界,如天气变化、火山喷发、山洪暴发、森林大火、泥石流、龙卷风等,很难说这些事件本身有什么意识形态内涵,但是它们一旦与人的利益发生了联系,对之进行的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就会带有意识形态的色彩。也就是说,只要是由社会中人与事形成的新闻舆论,就会不可避免地带有意识形态的色彩。新闻舆论中也必然包含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观念成分。新闻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总是以表达与主流意识形态相吻合的意见及传播主流意识形态为己任,新闻舆论如果能够按规律运行,将有利于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容为公众广泛关注和接受,使主流意识形态能够更好地发挥其“铸魂”作用。新闻舆论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内容丰富,意涵深刻,值得深入研究思考。

相关热词搜索:意识形态 舆论 关系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