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9-08-06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摘 要:当今时代是一个迫切需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深入研究的时代。这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储备人才,肩负着建设和发展学科理论体系以及运用理论解决现实难题的重要任务。这些任务的实现归根结底取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然而,现阶段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的科研素质却偏低、科研能力不强。针对这一问题,从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角度出发,分析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科研能力较弱的状况以及产生的原因,并对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出对策性思考,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 研究生; 科研能力
  DOI:10.15938/j.cnki.iper.2015.03.011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5)03-0041-05
   一、引言
   当今的中国,正处在大变革时期。针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新特点,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加以透视与分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加以解决。因此,当今的时代也是一个需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深入研究的时代。这既给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现实需要一大批高层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储备人才,肩负着建设和发展学科理论体系以及运用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的责任和重担。而能否承担这一责任和重担归根结底取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著名哲学家约翰·帕斯英尔在一次国际研究生教育哲学会议上强调说:“研究生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从而促使他们对一些重要的、带根本性的问题进行批判、做出判断。”《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硕士研究生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就是要通过专业课和公共课的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学术前沿与动态,了解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及相关学科的前沿动态,理论联系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具有一定的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2014年1月,教育部社科司委托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艾四林教授、吴潜涛教授等主持开展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基本情况调查。经过近一年的调查研究,形成了国内首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报告(2013)》。《报告》在肯定2013年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绩的同时,也实事求是地指出了学科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科研能力比较弱,不能适应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需要。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必修课,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1]可以看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研究给予了高度重视。在此形势下,全面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研究,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局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存在的问题审视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去探索当今世界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而现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不能满足这一形势发展的需要,呈现出整体相对较弱的状况。
   1.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部分研究生的科研水平较低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融意识形态性、知识性、科学性和实践性等多种特性于一体的学科,这对于从事这一学科的研究生提出了较高的素质要求,尤其较强的科研能力的要求。但目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生科研水平却相对较低,通过发表的学术论文和毕业的学位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体现出来。以东北某985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例,2013年学院在籍研究生460余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10余人,当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共230余篇,人均近0.5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60余篇,人均0.1篇。2014年在籍研究生460余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20余名,当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30篇,人均近0.5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不到70篇,人均0.1篇。也就是说,近两年来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发表论文的数量较少,而且有学术意义和价值的更少。有相当部分论文是与导师合作发表的,自己独立发表论文数量更少。另外,还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从未发表过学术论文。体现在学位论文上,已经完成的学位论文大多停留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问题的重复性描述上。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学位论文复制比检测中,相当多的学生都超过要求的标准,甚至个别学生的论文复制比达到50%以上,更很少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2.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问题意识不足
   英国学者波普尔认为,科学始于问题。他指出,“我断言,(科学)不是从观察开始,并总是从问题开始,它们或者是实际问题,或者是已经陷入困难的理论,一旦我们碰到问题,我们就可以研究它”。[2]在他看来,问题是科学发展的动力源。还指出,“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3]问题是理论研究的逻辑和现实起点。马克思也指出,“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它是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4]这就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所特有的问题意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于对时代问题的关注,根据时代提出问题,依靠理论解答问题。其持久的生命力,正是在于它总是能够认清时代本质,解答时代问题,把握时代方向。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尤其重要的就是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书斋化现象比较严重,欠缺质疑经典理论和学术权威的勇气。其根源就在于缺乏问题意识。因为欠缺问题意识,而不了解自己所感兴趣的问题领域,对于所研究问题方向的历史和现状不能够准确把握,以致把前人早己论述过的内容误认为是自己的新发现,甚至把前人早己否定了的错误论点当作创新点加以分析和研究。体现在学位论文上,集中表现为论文选题一般不善于发现问题,较少关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热点和前沿问题,即使关注,也往往停留在表面,所以出现了学位论文选题困难,有的研究生是从老师研究的课题中定题目,有的是导师给选定题目,更有甚者凭自己的一时冲动选定题目,然后搜索己有研究,胡乱拼凑,写出来的论文自然很少有学术价值。

相关热词搜索:学科 马克思主义理论 科研 研究生 提升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