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法在高职人文素养课教学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9-08-06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摘 要】以网络文学赏析课程教学为例,通过项目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探讨项目教学法在高职人文素养类公共课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高职 人文素养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0C-0147-02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师生共同完成项目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其“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方面有积极作用,受到普遍欢迎,尤其在以提倡实践教学的高职院校课堂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目前项目教学法更多应用于专业技能教学,而在人文素养类公共课教学中应用和实践较少。其实在人文素养课的教学过程中应用项目教学法,也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本文以高职网络文学赏析课程教学为例,探讨项目教学法在高职人文素养类公共课教学中的应用。
  一、共同设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设定主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课程性质。人文素养是人的内在素质和文化底蕴,是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反映。人文素养的培养可以促进人在享受科技文明带来的丰富的物质财富的同时,引导人发掘生命的意义,理解和思考“做怎样的人”,帮助人提升审美情趣、改进精神生活质量;指导人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培养健全的情感和正确的人生理念。网络文学赏析是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根据网络普及现状和学生阅读习惯而开设的一门人文素质选修课,旨在拓宽学生眼界和视野,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第二,课程内容。所谓网络文学,指新近产生的,以互联网为展示平台和传播媒介的,借助超文本链接和多媒体演绎等手段来表现的文学作品、类文学文本及含有一部分文学成分的网络艺术品,以网络原创作品为主。
  第三,目标设定的方法。从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来看,网络文学赏析仍然属于文学类教学,是中学语文课程的延伸和拓展,因此,可以从“三维目标”来设定教学目标,即知识与技能维度的目标,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目标。
  在考虑以上几个因素的前提下,教师和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形成了以下目标:(1)了解网络文学基本知识及有关的网络文学作品,掌握鉴赏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2)培养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能力,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技能;(3)引导学生开展网络阅读,开阔眼界和视野,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二、共同进行项目设计
  项目设计是项目教学法中的关键环节,人文素养课的项目设计往往由于缺乏实际的工作情境而带有较强的主观性。为了设定更加合理的项目,必须考虑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必须紧紧结合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项目的设定是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因此进行项目设计时要以教学目标为纲,纲举目张,而课程内容则直接决定了项目的选择。二是充分考虑现有的条件。硬件方面包括课堂布置、教学设备、教学资源等;软件方面包括教师现有教学能力和水平,学生学力、学习期待和学习状态等。三是考虑学生的专业和学生的数量等因素。由于是选修课,学生的专业不同,知识结构也有一定的差异,如何体现与专业的结合是一大难题。学生数量的多少也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项目数量。四是项目设计的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般有教师设计、学生自主设计、师生共同设定教学项目等几种方式,几种方式各有优劣,课程的不同,项目设计的方法上也会有差别。
  基于以上几点考虑,笔者和学生设计了以下几个项目(主题):(1)网络新词大搜查(列出新词,释义,出处);(2)网络文学网站及网络写手盘点(列出网站名称,主要内容,网络写手及其作品简介);(3)网络诗歌(选择至少一篇网络诗歌对其内容、写法、意义进行分析,并阐述自己的体会);(4)网络散文(选择至少一篇网络散文对其内容、写法、意义进行分析,并阐述自己的体会);(5)网络小说(选择至少一篇网络小说对其内容、写法、意义进行分析,并阐述自己的体会);(6)博客文学(简介博客的兴起和发展、博客的特点、微博的发展和特点或展示自己的微博、介绍微博的使用技巧、介绍某位博主的博客);(7)网络段子(收集整理网络段子并现场表演、网络段子的特点分析、网络段子的内涵分析、网络段子在社会的影响力,如小明系列冷笑话);(8)微信研究;(9)网络文学语言特征(分析网络文学语言与传统文学语言的区别、网络诗歌的语言、网络小说的语言);(10)其他相关主题。
  三、课前准备
  (一)分组。项目教学中的分组与一般的课堂分组讨论不同,项目教学的分组强调每个小组成员的参与,人人有任务。在分组时,一是要考虑两个原则:兴趣原则、人数原则。分组不宜简单以专业或人数划分,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团队凝聚力和项目研究的动力;每组的人数一般以3~5人为宜。二是要理清组员之间、组与组之间、小组与教师的关系。组员之间应是既有自主探究,也有分工合作;组与组之间既有独立研究,又互为补充,相互学习,相互竞争和监督;课堂以学生(小组)为主体,教师全程参与项目研讨中。
  (二)备课。备课环节包含了学生备课和教师备课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备课,各小组针对所选定的主题,研究制订教学方案,并进行分工。二是教师备课,教师参与学生项目研究,对学生的教学方案进行及时指导,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同时要进行知识拓展与延伸。
  根据教学班的人数(共44人),将全班分成9个小组。每组选定一个项目(主题)进行研讨,并通过PPT课件形式展示,要求每个组员都必须根据分工自行制作本人所负责内容的PPT,先在小组展示,经小组讨论修改后发给老师,再根据老师给出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完善。此环节不仅保证了师生共同参与项目研究,也增进了组员之间合作探究、师生互动交流的感情。

相关热词搜索:教学法 素养 高职 课教学 人文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