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深化应用数学专业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改革

发布时间:2019-08-07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摘 要:为了培养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应用数学专业开设了计量经济学课程。本文分析了目前教学的现状,针对应用数学专业学生的特点和不足,提出教学改革的目标及措施。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经过70多年的发展,计量经济学已经在经济学科中居于重要地位,并成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学分支。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萨缪尔森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学是计量经济学的时代。目前计量经济学在我国经济研究中处于重要地位,计量模型方法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的实证研究方法,而且计量模型也已经成为经济管理部门和研究机构分析经济形式、研究实际经济问题和制定经济政策的常用工具。为了培养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我国众多高等院校应用数学专业普遍开设计量经济学课程。由于计量经济学需要一些先修课程作为基础,比如西方经济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多元统计分析等,而应用型大学的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尤其是经济学方面,所以学习的主动性不高,并且易对计量经济学中烦琐公式的推导产生排斥心理。目前计量经济学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存在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如何深化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改革。
  一、計量经济学的教学现状
  1. 重视数学方法,轻视经济理论。在计量经济学研究中,理论、方法和数据是成功建立一个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三个要素。理论指的是经济理论,是计量经济学研究的基础。方法,主要包括模型方法和计算方法,是计量经济学研究的工具和手段,也是计量经济学不同于其他经济学分支学科的主要特征。方法的研究往往成为计量经济学教学的重点,但是不能因此忽略对经济学理论的探讨,因为选择模型数学形式的主要依据是经济行为理论,而且建立的理论模型不仅要较好地解释经济行为还能较好地反映历史上已经发生的诸变量之间的关系。与其他经济类专业的学生相比,应用数学专业学生的数学基础更扎实,但由于缺乏经济学理论基础,难以正确地设定和提出一个实际的计量经济学模型,然后利用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利用实证结果分析实际经济问题。计量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经济学课程,数学方法只是进行计量经济学研究的工具,而目前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方式并没有充分考虑到计量经济学的学科特点,忽视了应用数学专业学生的特点和不足。
  2. 以理论讲授为主,学生实践参与较少。在目前的计量经济学教学中,主要以教师理论授课为主,学生实践参与的机会较少,课堂教学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软件运用的实际操作训练。应用数学专业的学生本身缺少经济学背景,课堂教学中又被动接受教师讲授的理论知识,无法理解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体会不到理论方法的重要性,逐渐对计量经济学失去兴趣。比如,学生虽然知道估计和检验的方法,但是遇到实际经济问题时不知道采用哪种方法、如何进行数据处理、如何利用计算的结果对经济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等。笔者多年指导毕业设计发现,部分学生的实证检验也只会用最简单的一元线性回归,甚至对建立的计量经济学模型缺少基本的计量经济学检验,比如异方差、序列相关、多重共线等问题的检验。因此,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造成了学生无法掌握建立一个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步骤和要点,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针对应用型高校办学宗旨,紧密围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以培养实践能力为本的课程体系,设定如下教学改革目标。
  二、教学改革的目标
  1. 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理念。加强课程内容与实践的结合,实现与科研、实践单位的合作与学习,实现教学的直观性和互动性,为后续金融实践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2. 开展针对性较强的系统性教学。建立有专业特色的案例库,综合教材和参考资料,突出模型设定,模型估计,模型检验,模型应用的全过程,真正实现经济理论、统计学与数学的结合。根据金融方向选择案例库,增强立体化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探究案例的过程中加深理论知识的学习,案例分析体现出对经济热点主题的反映和解释,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探索精神。
  3. 寻求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在以多媒体为主的教学方式上,再辅以板书教学和网络教学等手段。为了增加与学生的互动,可以定期开展系列专题讨论,借助计算机软件将理论内容融入实践,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4. 考核方式多样化。建立立体的综合评价系统,客观科学地根据学习过程中的知识获取、思维创新等方面的能力进行评价。考核的内容既包括有形的内容(出勤、作业、考试成绩),也包括无形的内容(学习态度、课堂表现、实践能力等)。增加过程考核的比重,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积极性,活跃学习氛围。
  为了强化学生对计量经济学的认识,使课程教学达到预定的目标,起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作用。下面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来讨论如何实现教学改革目标。
  三、教学内容的安排
  针对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宗旨,考虑应用数学专业学生的数学基础以及计量经济学的课时安排,教学内容的设计应重点突出经典和传统的计量经济学模型的理论与方法,使学生对整个学科的内容体系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并对它的最新发展有所了解。计量经济学主要是用来解决实际经济问题,教学的内容体系中既要介绍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数学理论基础、模型的参数估计方法、检验方法,还要强调应用模型的经济学和统计学基础,建立应用模型对实际问题的处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计量经济学模型如何提出和发展,为学生在未来的实践中提出和发展新的模型打下基础。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为了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计量经济学的兴趣,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教学手段来更新教学方法,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 采用以多媒体讲授为主的案例教学。针对应用数学专业的学生特点,弥补其经济理论知识的匮乏,要增加案例分析和讲解。案例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经济问题,建立计量模型的能力。通过案例可以了解建模需要的经济背景,掌握相关的经济理论,让学生感受到计量经济学在解决实际经济问题时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

相关热词搜索:教学改革 深化 计量 经济学 应用数学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