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取向视阈下教育学案例的开发与设计

发布时间:2019-08-09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作者简介:乔明辉(1963—),女,河南巩义人,洛阳理工学院,讲师,本科。研究方向:教育心理。摘要:在师范生专业成长过程中,教育学案例是师范生专业学习的载体,是教育类知识建构和发展的逻辑力量。长期以来,高校教师习惯以预设的经典案例为本,使案例成了花瓶。因此,要超越以教师提供案例为主的教育学教学模式,引导师范生在教育实践的“生态”层面,以专业的敏感性和职业的情感性全程参与案例的开发、设计与分享,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发展其实践能力,加速专业成长,并使案例资源不断丰富、生成和更新。关键词:生态;案例;开发与设计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6—0006—02一、师范生实践取向案例开发与设计的现状新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强调重视个人经验,强化实践意识,关注现实问题。在师范生的专业成长过程中,教育类案例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存在着案例教学目标重理论、轻实践,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注重对知识原理的终极追求;案例教学内容重预设轻生成、重静态轻变化、重经典轻现实,离学生的世界很遥远;案例教学模式重分析轻开发与设计,忽略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和情感,弱化了学生对教育实践的现实体验;案例教学过程重教师轻学生,教师的主体性不断张扬,学生主动性与积极性不断失落。因此,引导师范生开发与设计案例才能改变案例教学被动依附于理论和缺乏生机的现状,才能走出案例教学“见物不见人”的困境,使师生在一个动态的生态环境中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二、实践价值取向的逻辑起点教育实践活动是师范生教育认知的前提,认识发生的始源性机制应该是主体参与,师范生的学习不仅仅在于掌握知识的多寡,更在于探究知识的过程与方法。只有师范生自主建构起来的新知识才能纳入到他们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才能成为真正有意义的知识。师范生并不甘于被动接受他人的观点,乐于探究知识发生的过程,并对教育情境充满期待,渴望能站在学科研究的最前沿,掌握最新的教育发展动态,能跟得上特色化、个性化的教育思想。三、师范生实践取向案例开发与设计的专业价值1.有助于培养师范生的问题取向意识布鲁纳说过:“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案例开发、编制和分享过程,是师范生以主体角色、参与者的心态去观察、探索、收集、思考所见所闻教育现象的过程。师范生通过问题情境形成新的认知冲突,唤起探究欲,寻找问题的合理解决方法。问题取向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师范生凭借已有的学科经验去验证、消化、吸收各种教育影响,并转化为内在的精神营养,有助于对现实生活经验进行独特的“解读”。把实践作为反思和解读的文本,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反思精神、研究技巧和应对教育现实问题的能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智慧潜能,能增强案例的即时效应,充分实现案例教学模式提倡的现实性、互动性和开放性。2.有助于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转换打通学生书本世界和学生生活世界的界限一直是教师教育的理想追求,是现阶段培养和加速师范生未来从教专业化的有效形式之一。实践取向的案例开发与设计改变了传统的、封闭的、教师单方面分析、学生被动听课的现状,唤醒了学习者的反思意识与培养实践认知能力的需要,有助于师范生凭借教育实践经验去验证、消化吸收各种教育理论,并转化为内在的精神营养,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良好的认知基础。3.有助于师范生教育观念的提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正从知识的授受走向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从事先预设走向动态生成,从认知活动走向交往活动。高师教育学作为引领师范生专业成长的课程,作为密切服务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课程,必须反映课程改革的变化。师范生在大学里获得的直面教育教学实践的本领,会促使他们成为新课改的知情者、促进者、研究者、行动者,大学中潜移默化接受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更新了师范生的教师观、学生观、学习观,也加速了师范生的专业成长。四、实践取向案例开发与设计的程序第一,经典案例的赏析要“精”。教育案例通过多媒体或纸质材料向学生展示,给学生以示范的价值和引导的功能,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案例情境中,使学生体验案例的魅力,能激发学生主动搜集、自主开发和设计案例的兴趣。教师所提炼的经典案例应具有典型的代表性,能举一反三,富有时代性,能反映教师角色的转变以及学习方式的转变等等。第二,分组开发案例要“合”。为了避免学生选编的案例过于集中、重复、低效、简单复制,教师可根据教材章节和常见的教育教学原理确定子目录,根据学生自愿,采用分组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通过文献查阅等方式寻找到相关的适当案例,使案例资源更加丰富,防止学生漫无目标、随心所欲地从网上下载一篇交差。案例资源无处不在,要引导师范生学会综合运用笔录、照相、录音、录像等各种手段采集信息,整合教育实践资源。第三,学生自主开发案例的途径要“全”。案例的素材取之于实践,要创设一个良好宽松的教学实践场,提供蕴含案例资源的教育情境,全方位、多渠道地提供最直接的视听感受。增加学生见习的机会,组织师范生走进中小学课堂,创建教师式听课的行为模式,在真实的教学情景中现场观看教学全过程,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再生成,从而达到对基础教育现状的亲知、亲历解读。同时,要充分利用微格教学的优势,使师范生对自己的教学模拟进行反思,用教师职业取向视角去审视和感悟教学,自觉从师范生角色向教师角色调适过渡,并用文本形式写出案例报告。学生自主设计案例阶段尤其需要高校指导教师和基地小学合作教师对学生进行程序性引导,发挥其主导作用。第四,案例撰写要明确“格”。案例开发步骤是:了解教学背景—观察教学过程—课后访谈调查—资料整理分析—提炼案例。在见习观摩、微格教学、社会实践活动结束之后,教师要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指导学生把活动中所见、所闻、所感等各种有价值信息完整地、有条理地总结和展示出来。案例的撰写过程是个人缄默知识“外显”的过程,因此对案例进行修改、润饰和提升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具体包括补充案例的背景资料、检查案例问题及其相关答案、评价案例分析的适当性以及整理案例的文字描述等。一个好的案例必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所提供的是真实的问题、矛盾和困境,存在着从各个侧面进行研究、分析和解释的可能性。开发案例要注意案例的典型性、真实性、实践性、故事性和问题性等原则以及基础性、时代性和完整性等鲜明特征,案例要符合教育教学实际,案例撰写格式一般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第五,案例结果要“享”。案例开发是个性化过程。个性化的视角、个性化的语言表达风格最能反映当前教育教学中最普遍的问题,能体现教师教育课程理念,对问题的分析和讨论能从理论的高度去发掘并能提炼出自己的观点,能引起其他同学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等方面进行优选并进行分类。第六,案例库要“活”。为了满足师范生不断增长的实践需求,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向他们展示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案例,使其对未来教师职业生涯有更全面的感性认识,需要定期对案例资源进行动态更新,不断扩充、修改和完善。选编案例时一定要注意案例的真实性,只有真实的案例才有说服力,才能在实践中经受检验。案例内容要顺应基础教育改革,能体现当前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新理念、新要求,要及时把优秀的、鲜活的案例纳入到案例教学中,同时还要善于利用网络时代的信息资源优势建立起形式多样、内容全面、结构完善且富有时代特色的教育案例库。[参考文献][1]尚国营.课改背景下高师教育学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02).[2]潘建红.《教育学》案例教学的实践模式初探[J].宜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3]吴耐军.高师公共教育学“角色体验”教学模式研究[D] .河北师范大学,2010.[4]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寇平平.论“问题教学”在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1).作者简介:1月1日来稿1月1日来稿

相关热词搜索:教育学 取向 实践 案例 开发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