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课中央”的教学诠释与教育学意蕴探析

发布时间:2019-08-09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摘 要】教者基于“人在课中央”的自我理解,即“人”(师生)的“身在”“意在”“心在”,在《乡愁》课例上,通过深情引读、优美朗读、细腻品读、深入解读等四个环节诠释了展评主题,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由此课进一步深究“人在课中央”的教育意蕴:教学要以人的生命建构为着眼点,要以寻求全新的学生生存方式为立足点,要以追求教学意义的生成为终极点,要以叩问教师的专业创造力与构想力为发力点。
  【关键词】人在课中央;教学诠释;教育学;意蕴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59-0053-03
  【作者简介】许昌良,江苏省无锡市凤翔实验学校(江苏无锡,214045)校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
  2017年江苏省“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的主题是“人在课中央”,诸多青年才俊在这个平台上一展英姿,可谓精彩纷呈。每一位展评教师的课堂都是基于教学价值观、学科素养、文本解读以及自己文化背景、性格倾向的综合。没有好课是能够复制或者重复的,但是追寻教育价值、指向儿童发展的方向是应当一致的。本文以江苏省清江中学赛区的八节语文课中张元媛老师的课为例,探索“人在课中央”的教育意蕴。
  一、教者对“人在课中央”的主题解读及《乡愁》的教学诠释
  何谓“人在课中央”?张元媛老师认为这里的人既是指老师,更是指学生。这里的“在”首先是指“身在”,身在课堂之中;第二层是指“意在”,教师和学生都能全身心的投入课中,一心一意、专心致志,进入课堂佳境;第三层是指“思在”,教师能上出自己的思考、上出自己的思想,而学生在课堂上也能有自己独立的思考、独到的见解。
  在教学中张元媛老师紧紧抓住朗读这一诗歌教学之法宝,以“紧扣语言、以读带析、在读中品、于品中读”为教学创意,按照“读─品─悟”的教学思路,采用“深情引读—优美朗读—细腻品读—深入解读”这几个环节,引导学生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品味诗歌的语言美,体会诗歌的情感美,使学生对诗歌的赏析上升到审美层次。
  纵观整节课,较好地诠释了“人在课中央”的主旨,正如一位听课教师的评价:整堂课虽然没有花哨的设计,但是就像是一篇情韵丰沛的散文,不着痕迹地打动着你。而达成这一目标的秘诀其实很简单,就是抓住了一堂语文课、一堂诗歌鉴赏课的根本:感情体悟和语言品味。当然,受限于展评时间,教学中一些对话没能够充分展开,教师倾注于预设,有“牵扯”学生回到预设的痕迹。如果教师能大胆放手,也许意义生成的地方会更多,课会更加精彩。
  二、“人在课中央”的教育学意义探析
  本次“杏坛杯”展评的主题“人在课中央”是极富诗意的,然而,比诗意更有意义的是教育学意蕴。教育学是真正的“人”学。我对“人在课中央”这一主题的理解是,其一,是“人”立在课中央,是关于“人”的课,是以“人”为中心的,是指向“人”而不是课,更不是追求热闹的场景,不是追求应考的分数;其二,“人”是怎样在课中央?是“立起来”的,力挺立住的,而不是趴下的,更不是跪着的;三是“人”在哪里?是不偏不倚的,是中正的,是在中心的,是把“人”当作目的的。课程与教学作为教育学的重要领域,天然地和教育学有着直系的血缘关系。课是具体的、具象的,透过现象看本质,一节优质课以及其凸显的主题会带给我们许多教育遐思。课体现出的抽象性的、一般普遍的规律,其意义与价值不容小觑,往往会成为我们追寻教育价值的行动路标。
  长期以来,教育由于受牛顿经典物理学为世界图景的静止、宏大、客观的现代科学主义取向哲学观影响,寻求控制与效率,目的就是培养适应社会、改造自然的受科学理性和技术理性支配的工具,忽略甚至放逐人的整体性的生命和精神的意义和价值,忽略并放逐人作为独特个体的内在发展需求,是一种只见工具不见人的异化了的教育目的。[1]在思维方式上是主客体的二元对立思维,要么极端化为“教师中心”,要么极端化为“学生中心”。就当前情况看,基本上是教师主导与控制的师生“授—受”关系。整个教学缺少学生的真正参与和缺乏有意义的理解、投入、反思与建构,更遑论学生的主体意识。“人在课中央”其实希冀的是建立一种师生间的“你—我”关系。教育家马丁·布伯认为,“真正的教师与學生的关系便是这种‘我—你’关系的一种表现。为了帮助学生把自己最佳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老师必须把他看作具有潜在性与现实性的特定人格……把他的人格当作一个整体,由此来肯定他。”[2]
  “人在课中央”就是要肯定学生的整体人格意义,唤醒学生的主体精神,把“人”看作教育的真正目的。
  1.“人在课中央”的教育诉求提醒我们,教学要以人的生命建构为着眼点。
  教学的目的是具有本体论价值与意义的,它涉及“教学为何”这一终极问题。我们之所以要呼唤“人在课中央”,就是力图消解一种积弊,即只将重心放在知识体系上,为了考试获得好分数,进而达到升学的目的。于是教育沦为一种简单的工具,教师熟练地运用这个工具传授知识,学生规规矩矩地接受知识,教学过程也就成了知识搬运的过程,放弃了对教学真正意义、人生意义的追问,忽视了学生是活生生的生命体。教育学的鲜明立场即在于,承认人的高贵性。人具有不同于动物的本质特征,就是有精神、情感和心理等多方面的特殊需求。正如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所论:“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德国的哲学家康德也说过:“人,总之一切理性动物,是作为目的本身而存在的,并不是仅仅作为手段给某个意志任意使用的。我们必须在他的一切行动中,不管这种行动对他自己的,还是对其他理性动物的,永远把他当作目的看待。”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曾指出:“我只想把出发点归之于‘人’,回到人!回到人!只进行‘人的教育’,无论主观愿望如何,回到人,进行‘人的教育’,便会有真正的教育。”教育目的回到了“人”,意味着教学要抛弃仅仅将人视为手段的传统观念,知识技能方面的传授将为完整的人的生存所替代。回到课堂现场,主张“人在课中央”,就是将“人”作为目的,课只是“人的教育”的一个现场、一种路径。人的发展、人的成全、人的生长才是教学的真正意义。

相关热词搜索:意蕴 探析 教育学 诠释 课中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