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收费标准探讨

发布时间:2019-08-10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摘要:高等教育的普及使得高校学费成为每个家庭关注的问题。通过建立学杂费对收入的双对数的回归模型,利用经济计量分析软件EViews5中的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方程估计出学费标准模型。同时根据政府对高校所拨财政教育费用,建立类似于人口预测的模型,用微分方程的方法得到学费标准模型。最后通过改造的巴泽尔模型,根据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量和普通高校容纳学生数的变化,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考虑同年实际可以达到的普通高校学费标准。
  关键词:高等教育 供求关系 学费标准 回归模型
  ·【中图分类号】G647.5
  Abstract:The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makes the tuition fees of university become the concern of every family.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tuition on the income of the double logarithm regression model, using econometric analysis software EViews5 ordinary least squares method estimation equation to estimate the tuition standard model. At the same time, according to the government"s financial education expenditure, establish a model similar to the population prediction , using the method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s to get the tuition standard model. Finally through the transformation of Barzel model., according to the demand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changes in the number of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supply and demand, the same year can be considered to achieve the actual standard of college tuition fees
  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 Supply and demand relationship; Tuition standard; Regression model
  一.模型假设
  (一).假设培养费用和其他教育经费的年增长率一定。
  (二).假设政府拨款相对于时间是连续函数。
  二.模型建立
  (一). 根据家庭收入估算收费标准
  符号定义:y-生均学杂费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首先根据家庭收入多少来确定收费标准。假设:高等学校的生均学杂费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成正相关。利用表1中的数据,对高等学校学费水平作实证分析。
  为了检验上述假设,建立了以下计量模型,选择生均学杂费对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生均学杂费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双对数函数作为回归函数的形式。即:
  lny= + ln + (1)
  lny= + ln + (2)
  其中, 、 、 、 为参数, 、 为随机扰动项。不考虑学费确定的滞后性,即学费的确定不是根据前一年度或前若干年度的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而是基于对当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预测,故以同一年度的数据代入假设模型。
  根据上面构造的模型和已经收集的数据(見表1)运用经济计量分析软件EViews5中的普通最小二乘法(OLS)估计方程,得到如下结果(见附录):学费水平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成正相关。估计方程为(标准误差在估计方程下方的括号中):
  lny=2.889+0.699ln (3)
  (6.031) (1.19)
  为0.699(t统计值为1.19),说明y(学费水平)对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高度相关,其估计弹性是0.699,即在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每增长1%,生均学杂费就增长0.699%。 为2.889(t统计值为6.031),它表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零时,生均学杂费将是一个很小的固定值。可以这样理解,在2000-2011年间我国没有任何一个时期的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可能为零,这有助于解释零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值的预测的不明智性(估计方程(4)中的 于此类似)。经表格计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估计方程(标准误差在估计方程下方的括号中)为:
  lny=2.495+0.655ln (4)
  (7.79) (1.91)
  其回归分析和预测类似于学费水平对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分析、预测,不再赘述。
  以上实证分析结果表明,y(学费水平)对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估计弹性 =0.699,y(学费水平)对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估计弹性 =0.655,它们说明相对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即再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教育成本中学生分担的那一部分的增长速度将近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的0.699倍,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的0.655倍多。

相关热词搜索:高等教育 收费标准 探讨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